四川劍閣:密織監督網路護航鄉村振興
“自來水接到屋裏頭,我們吃水不再愁!”前不久,四川劍閣縣“紀檢監察小分隊”來到普安鎮飛鳳村回訪,村民胥文龍打開廚房水龍頭,看著嘩嘩的流水,高興地豎起了大拇指。
紀檢監察小分隊,是劍閣紀檢系統直達基層,護航鄉村振興的創新舉措。今年4月,小分隊在走村入戶時發現,飛鳳村存在飲用水安全問題,隨即將情況反饋給鄉鎮黨委和縣水利局,很快解決了該村40余戶村民飲水難的問題。
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劍閣縣不斷織密監督網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縱向到底,監督直達最基層
“縣、鎮、村、組被黨紀政務處分10人,違紀違法資金予以收繳!”今年2月,劍閣縣紀委監委查處元山鎮福泉村違規使用集體資金放貸案件。相關人員挪用集體資金違規向社會放貸,10餘年累計放貸968萬元,涉及49人次,非法獲取利息211.35萬元,涉案人員最終被嚴厲懲處。
“像這麼複雜的案件,僅憑鄉鎮之力是辦不下來的。”元山鎮紀委相關負責人説,劍閣縣“委+室組地”聯動,不到兩個月就厘清了這個案件複雜的資金問題。
“委+室組地”,即一名委領導、一個紀檢監察室、一個派駐(出)紀檢監察組、一個鄉(鎮)紀檢監察組織,組成一個“整體”,縱向齊發力,有效解決了基層因紀檢力量不足和人情關係複雜而出現的監督“寬鬆軟”問題。
同時,劍閣縣還組建了364支“紀檢監察小分隊”,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定時間、不定路線直奔基層、直插末梢,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掌握在基層、解決在基層。
縱向到底、直達基層的監督,破解了一大批基層疑難雜症:龍源鎮登雲村始終關不住水的3口山坪塘被“打回重建”,文筆村前後支書相互告狀的問題得以化解……不少“陳年舊賬”得到快速處置,群眾滿意率達100%,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推進掃除了障礙,凝聚了力量。
橫向環扣,聯查聯辦提質效
“每個棒産出的幹木耳最少賺50塊錢,我們先搞5000棒,年收入可達25萬元……”金仙鎮金像村前任村支書動員群眾的話語猶在耳邊,村民們卻一臉愁苦:“買回的是偽劣産品,木耳棒僅1年就停止生長,經濟損失達7萬多元。”
劍閣縣在扶貧資産審計中發現這一問題,立即移送問題線索。經紀檢、巡察、審計聯合核實調查後,鎮村全面自查自糾,管理制度上墻,向群眾説清“木耳問題”,涉及的2名幹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這就是劍閣縣的“紀巡審”聯動協作機制,即縣審計部門在鄉鎮分片設置審計工作站,與區域包片巡察、派出派駐監督檢查緊密聯繫,橫向充分聯合,發現問題互移互核、精準處置快查快辦、定期研判共商共建,力促監督與工作同在、整改與工作同推、落實與大局齊步。
今年以來,該縣已啟動“紀巡審”聯動監督2輪次,督促整改問題37個,問責處理9人,健全相關制度12項。
在村級監督中,劍閣縣還創新推出“六跟六問”模式,推動村黨支部、村務監督委員會、村級義務監督員、群眾四方監督力量整合發力,從“跟蹤企業問服務、跟蹤項目問廉潔、跟蹤徵地問補償、跟蹤流轉問惠農、跟蹤收益問用途、跟蹤民風問治理”六個方面,開展全方位的監督。
百姓問廉,群眾監督有力度
“這條路來往車輛較多,萬一齣了安全事故,誰來負責?”前不久,楊村鎮佛山村村民茍春山屋後公路路基被沖毀,成為懸空公路,他在“百姓問廉”壩壩會上提出這個隱患。問題立即得到答覆——馬上申請資金整修,整修前做好安全警示。而今,修復工作已經展開,公路很快就要恢復原樣了,茍春山表示:“十分滿意!”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難以突破、久拖不決以及整改不力等相關問題,劍閣縣紀委監委創新開展“劍閣問政、機關問效、百姓問廉”三個層級的現場質詢節目,通過當場表達訴求、當場解讀政策、當場表態執行、各界人士點評、回訪監督落實“五步曲”,以最快的速度推動解決民生訴求。
“問只是形式,重點還在改。縣紀委監委組織專班實時跟進問題解決情況,並通過隨機抽查、回訪群眾等方式進行動態管理,確保問題‘點對點’銷號。”劍閣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百姓問廉”壩壩會,把舞臺搬到壩壩頭,讓清風吹向家門口,充分激發了群眾監督的力量,全力護航鄉村振興。今年以來,“百姓問廉”壩壩會已經推動解決了“生薑滯銷”“傳統村落防火設施設置”“居民安置點垃圾處置”“殘疾兒童等級鑒定”等一大批問題,贏得了群眾肯定。(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四川劍閣:密織監督網路護航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