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非遺傳承人和他的“銀匠村”

看到自立冬以來,“小村”裏還有一批批遊客前來遊覽、體驗,45歲的王國春感慨地説:“這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很有看頭。”

王國春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他口中的“小村”,名叫“銀匠村”,是一個坐落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卡拉村東部的“村中之村”,由他投資、設計、建造。在這裡,遊客可以體驗苗族銀飾鍛制、蠟染、刺繡、古法造紙、鳥籠製作等多種非遺項目的設計、加工過程。

這是卡拉村一角(11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銀匠村”依山而建,佔地面積50畝,共有房屋30多棟。遠遠望去,房屋高低起伏;遊走其中,亭臺樓閣,別樣新穎。王國春説:“雖然名叫‘銀匠村’,但實際上是集合了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非遺村’。”

“我的目標是實現非遺項目的‘産業集聚’和‘文化融合’。”他説,丹寨縣擁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30項,長期以來,這些非遺項目呈現分散發展狀態,技藝傳承也有待深入開展。

打小跟著父輩學習銀飾鍛造的王國春,長大後以銀飾為業,先後創辦了自己的銀飾公司和品牌。創業過程中他漸漸意識到,“非遺項目必須形成凝聚力。”經過多年準備,他最終選擇在卡拉村將“銀匠村”的夢想付諸實踐。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卡拉村,銀飾鍛造技藝傳承人王國春在鍛造銀制器具(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卡拉村是‘鳥籠藝術之鄉’,具有一定知名度,且背靠景區、客流穩定,村民也很支援。”王國春説。從2019年開始,他就馬不停蹄投入建設:首期修建擁有數千平方米的研學基地;二期聚焦“銀匠村”主體打造,今年5月基本完工。

“村裏的建築風格以當地少數民族建築為主,輔以創新設計和裝飾。”王國春説,他收購了40棟丹寨當地群眾廢棄的吊腳樓,將它們打散運回、組合重建,讓它們煥發了新生命。

築好巢還得引來鳳。“我先後與黔東南州多家高職院校合作,優先保障‘銀匠村’的研學發展和技藝傳承。”王國春説,在此基礎上,他邀請當地十幾名非遺傳承人入駐“銀匠村”,並積極宣傳、吸引客流。

29歲的張義蘋是一名蠟染技藝非遺傳承人,帶動當地數十名婦女從事蠟染製作。“我們主要生産、銷售蠟染産品,入駐‘銀匠村’半年來,我為更多學生和遊客傳授蠟染技藝,讓更多人了解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拓展了增收渠道。”她説。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卡拉村,鳥籠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王秋(右)在編制鳥籠(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非遺項目要走好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的路子,才能取得更大成功。”34歲的王秋是卡拉村的一名鳥籠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過去,製作鳥籠是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今年入駐“銀匠村”後,她把鳥籠製作技藝與研學深度“捆綁”,走上了一條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子。

據介紹,近兩年來,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且工程是分期完成,“銀匠村”依然吸引了超過40萬人次的學生和遊客前來遊覽體驗,並帶動上百人實現就業。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卡拉村,蠟染技藝非遺傳承人張義蘋(前)在畫蠟畫(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我對未來充滿信心。”王國春説,他計劃打造20多棟非遺工坊,進一步完善“銀匠村”的功能和産業佈局,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記者羅羽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和他的“銀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