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

軟體名城鍛造硬核實力(産經觀察·關注數字産業集群②)

前不久,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軟體合作洽談會上,優卡集團、數聚智造人工智慧等多家企業簽約,將總部落戶成都。今年以來,四川成都市已簽約30個軟體項目,累計簽約投資金額約486.7億元。

連續舉辦20屆的軟洽會,見證了成都軟體産業集群的成長歷程:産業規模從2003年時的不足70億元增至2021年的5700多億元。

作為數字産業集群的典型代表,成都軟體産業集群何以快速成長?邁向高品質發展,成都又有哪些思路?記者進行了採訪。

成都軟體産業集群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躍上新臺階

異地就醫,只需使用身份證,就能直接在醫院窗口結算,讓患者省去了醫保報銷的“跑腿之苦”。這背後,有一套強大的國産應用軟體系統在支撐。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涉及人員流、業務流、資金流等資訊的互聯互通,需要依靠十分複雜的軟體系統來實現。”四川久遠銀海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喬登儉介紹,經過構建技術底座、確立聯通標準、打通接入渠道,由公司承建的國家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于2020年5月成功上線。

本土軟體企業拿下國家重大項目,是成都軟體産業集群茁壯成長的縮影。

“20多年來,歷經‘築巢引鳳’起步發展、‘名城建設’優化環境、‘高品質發展’建圈強鏈三個階段,成都軟體産業集群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躍上新臺階。”成都市軟體行業協會秘書長程宏介紹:2000年前後,成都推出“築巢引鳳”計劃,向全球發出“求賢帖”,吸引了微軟、IBM、華為等一批企業前來投資,逐步成為軟體産業熱土;2011年12月,成都被工信部授予“中國軟體名城”稱號,軟體産業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這之後,成都又先後制定出臺一系列規劃舉措,以及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領域相關政策,穩步推進集群高品質發展。

“受益於産業集群發展,公司從20年前的不足100人發展到現在的4800多人,年營業收入從最初的幾百萬元增長到如今的超13億元,市場覆蓋全國220余個城市,為16萬家醫藥機構和7億社會公眾提供資訊化服務。”喬登儉説。

在工業軟體領域,成飛公司的管控中心繫統已達到規模級應用;在基礎軟體領域,中瓴智行憑藉自主研發的智慧出行虛擬化作業系統,一舉填補國內空白;極米科技積極投身軟硬結合的智慧觀影平臺,成為國內投影機市場的領先企業……隨著水準的持續提升,軟體已經成為成都全市的支柱性産業之一。

截至目前,成都軟體産業集群已擁有億元級企業332家,“專精特新”企業90家,上市企業47家,相關市場主體從2003年的千余戶提升到如今的超過18萬戶,從業人員達到約57萬人,創新平臺超100個,擁有軟體著作權超過37.1萬件。今年前三季度,成都軟體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65.6億元,同比增長7.9%,保持較好發展態勢。

政産學研共同促進、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助力集群發展壯大

第二十屆軟洽會上,特別設置了一座別出心裁的時空走廊。左側,産業園區、鏈主企業、創新平臺等資訊一覽無余。右側,詳細記錄了國家軟體産業基地成功掛牌、華為成都研究所奠基開工、成都天府軟體園竣工投運、資訊安全第一股成功上市等一個個重要節點,梳理出20多年來成都軟體産業的發展脈絡。從中不難發現,政産學研共同促進、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為軟體産業集群在成都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

——以人才資源為支撐,吸引企業集聚。

“不同於其他産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高度依賴人才和知識。多年來紮根在成都、發展在成都,看中的便是這裡豐富的人才資源。”喬登儉告訴記者,如今,公司員工中超過1/3是研發人員,其中八成以上來自川渝地區,“近年來,我們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讓企業收穫了加速成長的源源動力。”

“在成都,以四川大學等為代表的60多所高校,每年可向軟體企業輸送相關專業畢業生6萬多人。”在程宏看來,充足的人才儲備和較高的人才隊伍穩定性是成都軟體産業集群的重要優勢。

——以資訊基礎設施為底座,支撐産業創新。

成都天府新區興隆湖東南角,一座藍色立方體建築裏,安放著一個最高運算速度可達10億億次/秒的“最強大腦”。這裡,就是國家超算成都中心。

“借助超算中心的強大算力,成都承接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國家超算成都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9月投運以來,超算中心已先後為35個城市的800余個用戶提供了算力服務,覆蓋裝備製造、人工智慧等領域。截至今年10月,完成用戶計算任務數超1900萬個,協助招引企業80余家。

不只是超算中心,近年來,中國移動(西部)雲計算中心、阿裏雲西部雲計算中心、華為·成都智算中心等一批資訊基礎設施在蓉城穩步推進;智慧交通、智慧政務、城市大腦等融合基礎設施加快佈局,夯實了軟體産業集群的發展底座。“良好的資訊基礎設施既是基礎軟體、資訊安全等軟體産業的堅實基礎支撐,也為軟體産品提供了廣闊應用場景。”程宏説。

——以産業鏈為紐帶,形成協同效應。

“梯次互補的集群生態,有利於通過技術互通、業務共用提高産業協作效率。”喬登儉説,公司在2020年國家超算成都中心、華為等聯合舉辦的數字中國創新大賽中獲獎後,與華為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並於2021年成功研發出醫共體資訊平臺,“目前,公司正與集群內多家軟體廠商在國産晶片、數據庫、作業系統等方面深度合作。”

與咪咕洽談中長視頻事宜、跟騰訊展開電競合作,極米科技與同處成都天府軟體園的多家上下游企業密切合作。“集群內集聚了多領域的眾多優秀軟體企業,不管是業務拓展還是人才招引,都為企業發展帶來很大便利。”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羅廷説。

引進龍頭企業、加強技術攻關、完善基礎設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

“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應當具備的主要條件。”成都市經濟和資訊化局副局長蒲斌告訴記者,下一步,成都軟體産業集群將從幾方面持續發力,力爭實現更大發展。

——吸引更多龍頭企業。

據介紹,成都將圍繞集群産業重點領域組建招商專班實施靶向招商,依託國際國內重大展會平臺積極開展會展招商,力爭吸引全球軟體百強、中國軟體百強、中國網際網路百強企業等赴成都佈局。同時,引導推動高成長型企業利用主機板、中小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實現跨越式發展。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我們將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持續挖掘智慧民生行業的市場潛力。期待有關部門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加強産學研、上下游協同合作,並出臺相關支援政策,鼓勵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喬登儉説。

“技術創新能力是産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蒲斌告訴記者,下一步,成都一方面將聚焦産業前沿領域,遴選一批示範效應突出、上下游帶動能力強的鏈主企業和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高成長性企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創新産品開發和示範推廣;另一方面,積極面向國家軟體産業發展戰略需求,推動企業和科研機構協同開展關鍵領域重大共性技術聯合攻關。

——完善數字基礎設施。

據介紹,成都軟體産業集群將以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支撐,全面提升算力、通信、人工智慧等方面基礎設施,構建公共服務智慧便捷、社會治理模式創新、産業加速轉型升級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此外,還將鼓勵集群企業依託國家重大工程輸出軟體技術、産品和服務,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軟體名城鍛造硬核實力(産經觀察·關注數字産業集群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