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破圈”思維 讓非遺引領西安文旅新潮流

非物質文化遺産,堪稱一座城市的活態民間歷史,記錄著一座城市千百年來民間生活的精神氣質,成為一個地域民間文明的象徵。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産各色項目延續至今而不衰絕,是依靠著無數非遺傳承人、志願者、專家乃至全民守護的信念,將無數面臨瀕危之境的非遺手藝絕活挖掘、保護起來。那些活躍在西安民間的非遺手藝,日漸從鄉間地頭、從土坯房、從窯洞中走了出來,走向學校、廣場、街道、公園、文化街區甚至央視舞臺……成為展示西安更接地氣、更富煙火氣息的文旅名片。

非遺項目漸成西安文旅名片

非遺作為文化的一種存在方式和表現形態,一直與人們的生命、生活、思維、習慣、風俗等融為一體。時代流轉變遷,農耕文明在資訊工業化時代僅剩些許影子,機械化生産代替了手工製作,手工技藝在現代城鄉生活中漸行漸遠,甚至淡出人們視線,年輕一代無從知曉那些被遺忘的傳統手工技藝背後所承載的生活資訊與文化內涵。近十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産不僅上升至國家層面被重點保護起來,在全社會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在西安,許多有趣味、有生命力的非遺項目,更是與當地文旅項目高度融合,吸引著各地的人們,成為西安一張既接地氣又能展示關中地區鄉土文明的文旅名片。

本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省鄉村振興局聯合公佈了陜西省第二批省級非遺工坊,共有34家單位入選,其中包括西安市4家單位。程剛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西安市起良蔡侯紙博物館、易俗社文化街區非遺就業工坊、中國長安非遺鄉集四家單位入選省級非遺工坊,這四家省級非遺工坊中傳承的項目包括古法斫琴、古法造紙、泥叫叫、秦腔、臉譜繪製、唐流彩技藝等等,涵蓋了農耕文明時期,關中地區各階層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非遺工坊的功能, 不僅僅能夠充分發揮非遺帶動就業增收作用,積極吸納弱勢群體、留守婦女、殘疾人參與傳統工藝的學習培訓,激發內生動力,有效促進就業、持續增加收入,更能吸引遊人了解西安各個方面的傳統文化內涵。

目前,西安市共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10項,省級項目101項,市級項目229項。海量非物質文化遺産日漸成為西安各個地區的文化招牌,和旅遊深度融合,這不僅僅是兩者的簡單疊加,更能形成兩者共生共榮、共建共用的狀態。2022年,作為全國文化旅遊“熱搜城市”,古城西安面對旅遊形式和群眾需求的新變化,緊跟潮流,不斷拓寬發展路徑,積極打造出一批高顏值、文藝范兒、沉浸式的文旅項目。比如,當遊人們徜徉在易俗社文化街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秦腔,是這裡地位最重要、標識最顯眼的文化IP。依託秦腔文化所衍生出的兩座博物館,以及各種文創産品、文藝作品,街區裏隨處可見的秦腔元素,都在西安地標鐘樓下彰顯著西安古老文明的特殊魅力,和秦腔藝術賦予這座城市的文化附加值。

設在詩經裏小鎮的程剛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是依託中國古琴博物館而興建的。這些年來,中國古琴博物館吸引了天南海北的人們絡繹不絕地來訪,許多遊人第一次在這裡了解到擁有三千多年曆史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古琴的淵源和製作工藝。但是,儘管古琴早已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非遺名錄,但古琴製造工藝卻一直處在瀕危邊緣,這次被列為省級非遺工坊的程剛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目的就是培養更多能夠擁有精湛手藝的徒弟,讓源自西安的古琴製造技藝長久不衰,持續流傳。

讓更多人看到非遺的能量

今年夏天,在陜西省美術博物館舉行的庫淑蘭剪紙作品展引爆了網路對於一位以剪紙藝術走向世界的鄉村農婦的懷念、追憶,讓人們看到了非遺的能量。在非物質文化遺産領域,就是這些從泥土裏生長出來的藝術家,帶著鄉土味道、黃土血脈的作品,足以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折服。

儘管對於“00後”來説,庫淑蘭很陌生,這位陜西省旬邑縣的普通農婦的展覽可謂打破了非遺與藝術的界限,以口碑和震撼程度在網路和年輕市民中廣為流傳。一時間,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成為知名網紅打卡地,網路流量吸引得年輕觀眾絡繹不絕擁向展廳,人們從展品中得知她是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家,是首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的中國藝術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她創造出了大量能夠打破地域文化壁壘、經受時代變遷的不朽傑作。她和她的作品是研究中國民間美術、傳統文化以及當代藝術創作領域的經典樣本。

非遺的能量不至於此,“破圈”思維讓更多人看到了傳統非遺項目在當代的創造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非遺西安鼓樂曾經沉寂多年,但其中一支東倉鼓樂社不僅僅走向央視舞臺,更通過情景劇+聲光電+沉浸式交互體驗的打造,將東倉鼓樂打造成大型音樂舞劇《鼓》,成為西安大唐芙蓉園一張響噹噹的名片,吸引著五湖四海的遊人,來體味唐代宮廷清音遺韻的震撼之美。而東倉鼓樂社的傳承人們則以唐代宮廷樂師的形象走紅網路,他們將樂師們的日常拍成段子,不僅全網各平臺粉絲破百萬,播放量更是破億,每一場演奏的直播,都能引來大量粉絲刷屏。

在東木頭市的碑林區文化館儘管場地不大,設施條件也相對簡陋,平日裏守護的也僅僅只有碑林區的數十個非遺項目。但正是因為在非遺保護、傳承方面成就卓著,碑林區文化館一躍榮升為國家級文化館,這樣的成績在全國公共文化場館中也實屬罕見。這得益於碑林區文化館館長王敏的“破圈”思維,例如她今年辦非遺雅集,走向了老菜場文化創意街區。她組織多位知名非遺傳承人,為西安市民群眾展示了布糊畫、剪紙、棉絮畫、關中葫蘆、核雕等非遺技藝。除靜態的展示外,非遺傳承人們還帶來了戲曲粧容、戲曲盔帽、古琴等特色現場表演。眾多市民群眾好奇地與非遺傳承人們互動,對各種幾近消失的老手藝讚不絕口。尤其杖頭木偶表演,引得老外觀眾也上前親自耍起了木偶戲,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趣味。

除了讓非遺“破圈”走向文化街區、走向景區、走向商貿街區,引領大眾風潮之外,王敏讓“破圈”思維延續到了網上。她在文化館內引進了非遺戲曲容粧傳承人黨莉莉工作室,讓普通市民能夠近距離親身體驗戲曲的演唱、表演、盔帽、戲服、粧扮等方面,全方位了解了戲曲文化。而且,每一次體驗過程都會在網上全程直播,吸引了海量網友關注戲曲關注秦腔。前段時間王寶釧挖野菜18年的梗在網上大火,搭著這一波熱潮,一位戲曲愛好者粧扮成薛平貴、反串王寶釧的過程在網上連續直播,秦腔戲裝的造型火了,引得無數網友紛紛點讚,在抖音平臺直播收穫大票粉絲。許多網友留言稱:看到這樣風流倜儻、英武瀟灑的薛平貴,才有理由相信王寶釧甘願苦守寒窯十八年。

“隱身”樓上仍是旅遊“打卡地”

用有形實物展示無形文化,開展活態展示展演互動和傳習活動,是西北地區首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的宗旨。“伴隨著典雅的古琴彈奏,我一秒鐘就上到了西安市群藝館的9樓,進入了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的第一展覽館……”這是一位西安市民通過西安市非遺博物館的360°VR全景系統“雲”逛博物館時的感受。

作為西北地區首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近年來,伴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入推進以及科技、傳媒的加持,隱身於西安市群眾藝術館7樓到9樓的西安市非遺博物館無法繼續保持“低調”,萬餘件展品、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活動以及主動登門規劃線路的導遊、直播“網紅”,讓這裡與市民遊客貼得更近,成為主客共用的西安文化會客廳。 “博物館位於群藝館的樓上,並不像大多數博物館那樣,是一棟獨立的建築,門口也無法停放大巴車,但近年來時常有導遊和研學機構主動找到府來,把遊客和學生送進博物館。”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西安市非遺博物館館長白利群説。

2016年,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正式在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落成。這家博物館前身是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非遺陳列廳,從2006年起一直免費向公眾開放,歷經十餘年逐步發展到今日規模。目前,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展廳總建築面積達1500平方米,展品匯集了西安市1000多位民間藝人提供的20000多件非遺相關作品、工具、實物以及圖文資料等,正式收藏的藏品82(套)1000多件,全年免費接待觀眾量30000人次,總計前來參觀的全國觀眾達到數十萬人次。

西安非遺博物館的建立,不僅向全國觀眾展示著曾經在西安這片土地上存在過的,那些行將消失的老手藝,也為全國非遺同行提供了絕佳的交流平臺。這座博物館還被文化部授予“全國非遺保護先進集體”稱號。作為一個動態的展館,這裡既是民間藝術家、傳承人薈萃交流之地,也是西安市針對未成年人點燃非遺教育的火種、開展非遺教育實踐的示範性基地。這裡,還是民間藝人活態傳承基地,是陜西省文化廳、教育廳命名的首批中小學生社會教育基地。

可以説,西安市非遺博物館填補了西安博物館行業的空白,也是一個新的領域,新的課題。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王智説:“在這裡能見到很多在現代生活中已難尋蹤跡的老物件,如紡車、手推獨輪車、風箱、草鞋、糧倉、指南車、打鐵及古法造紙工具等。館內展示的由農民藝術家、陜西省工藝美術大師苗春生創作的大型關中泥塑組群《關中記憶》令人震撼,1300多個泥塑小人神態各異,100多個家禽牲畜以及農家小院、拴馬樁、戲樓、店舖等30多種,讓人嘆為觀止……”“未來,我們將在不斷提升非遺博物館知名度的同時,繼續建好用好這一非遺展示交流平臺,讓非遺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讓古老的文化和技藝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白利群説。記者 職茵 尚洪濤/圖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破圈”思維 讓非遺引領西安文旅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