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陪診服務如何“走得更遠”

兒女在外地的空巢老人、單身在異鄉的都市白領,生病後到醫療機構就診,常常因為無人陪伴帶來諸多困難和不便。由此,陪診服務悄然興起,提供掛號、取號、代取藥品、取報告、陪伴就診等服務,並從一線城市向各城市逐漸擴展。記者在北京、安徽等地調研發現,新興的陪診服務的確滿足了一定的現實需求,但由於其準入門檻低、服務品質參差不齊,有的機構或人員甚至以“陪診”之名,行“黃牛”之實,妨礙醫療公平。對此,監管和行業規範需同步跟上,在保障供需雙方和醫院合法權益的基礎上,讓陪診服務更加規範安全。

陪診服務市場有需求

在北京工作的胡女士親屬都在外地,數月前因胃腸鏡檢查前往醫院就診,並聯繫了陪診服務。就診當天,陪診師王女士提前幫忙取了號,全程陪同就診,還引導胡女士做檢查前的各種準備,並幫忙拿藥,直至就診完成離開醫院。

陪診師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客戶許多都是老人和單身的白領,也有外地患者。他們沒有家人陪伴,或對醫院不熟悉,希望有人帶著,心裏更踏實。採訪中,許多患者表示,即便醫院配備有志願者或護工進行引導,但終究無法和陪診師這樣一對一的服務相比擬。

安徽合肥一家陪診公司的運營經理王暉表示,家庭結構的變化和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速,以及異地就醫的現實需要和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都使得陪診服務需求越來越強烈。記者了解到,目前提供一對一陪診服務的主要是一些公司和個人。各地價格不同,基本都在半天200至300元、全天300至500元不等,多為與陪診師面談,並沒有相應的價格標準。

存諸多隱患需加強規範和監管

記者調研發現,雖然陪診服務的確滿足了部分患者的現實需求,但由於該新興行業發展迅速,行業規範和監管制度還處於缺位狀態,仍然存在一些風險隱患。

——準入門檻低,服務品質參差不齊。陪診師高月表示,這個行業的門檻確實不高,各醫院的就醫流程大同小異,只要熟悉各大醫院的佈局就行,因此從事這個行業的也是什麼人都有。

——規範和監管缺位,一些名為“陪診”實為“黃牛”。記者調研發現,一些陪診服務聲稱可以幫忙加號,還能提前預約檢查,但需要額外加價。此外,由於沒有相關行業規定和監管,陪診師和患者雙方的權利、責任並不清晰。就診過程中出現突發情況責任如何認定,費用該如何計算,對陪診品質不滿如何處理等問題都還未明確。

——沒有“靠譜”平臺,服務“真假”難辨。記者以“陪診師”為關鍵詞,在多個網路平臺搜索,均顯示數百條甚至上千條相關內容,廣告繁多,讓人無法分辨和選擇。

受訪專家認為,相關部門要及時關注陪診行業的特點,從服務保障患者就醫的層面完善相關行業規範和監管制度。

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王雲飛認為,相關部門可出臺指導性文件,規範其準入門檻、服務內容、收費標準等,讓陪診師和患者均有章可循。另外,陪診服務開始前,雙方應簽訂合同,明確各自權利和義務,保護患者隱私,避免患者、陪診師以及醫院之間産生糾紛。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科研助理宋煜認為,在陪診服務過程中出現糾紛,同樣會加劇醫患矛盾。對此,可發揮醫療服務機構的主體作用,提升自身專業化導醫服務的規模和品質,並對在院內開展陪診服務的人員加強管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陪診服務如何“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