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

廈門打造國內一流電力營商環境

“獲得電力”指標是衡量一座城市營商環境水準的重要尺規。近年來,廈門經濟特區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投資廈門、紮根廈門。根植于先行先試的經濟特區窗口,國網廈門供電公司主動對標國內電力營商環境最高水準,不斷提升辦電的“廈門速度”,持續創新服務綠色轉型,持續賦能經濟特區高品質發展。

辦電的“廈門速度”

申請新增4台1000千伏安箱式變壓器——去年11月,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同安供電服務中心接到一個高要求的施工用電申請。申請施工用電的,是廈門新能安鋰離子電池生産基地項目(一期),這是動力電池全球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在廈門的第一個百億元級項目,也是同翔高新城的重量級項目。

項目施工用電需求急,但該企業剛落戶廈門,手續、資料不完整。“我們便實施先導式辦電,把流程前置、時間縮短。”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同安供電服務中心副主任葉素娟介紹,去年11月20日,該項目臨時用電4台箱變成功送電,創下了從用電申請到施工用電僅15天的紀錄。此後,同片區二期4台1000千伏安施工用電箱變安裝工程也在去年12月3日方案確定後,于12月18日完成竣工送電。

廈門市同翔高新城片區指揮部工程部負責人紀超群説:“供電公司在設計規劃前期就提前介入,施工更是連續刷新‘電網速度’,為同翔高新城的起步和騰飛提供了有力的供電保障”。

項目建設,施工用電是第一步。電提前送一天,項目就早一天投産。數據顯示,廈門供電公司創新融合“電力+招商”模式,累計實施“先導式”辦電1200多項。

今年8月,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在福建省首創“開門接電”模式,率先在集美軟體園三期建成“開門接電”示範區,實現企業“送電到府、拎包入駐”——企業落戶園區,接電“零距離、零成本、零等待”。這一創新模式預計為示範區企業節省投資約3000萬元。

“企業未到電先到,這種創新模式大大提升了園區的營商環境。”廈門資訊集團項目負責人曾璟説。

全國率先的“零投資”政策

“工程建設預算要60萬元左右,可最終只花了不到25萬元。”今年3月7日,廈門市華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新變壓器正式投用,為新型農業生産注入更加充足的電能。公司負責人莊元福説,由於享受到了好政策,工程省了不少錢。

廈門市森山幽谷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方重慶也為好政策豎起大拇指。該公司地處偏遠的深山野嶺,施工難度極大,為了讓企業儘快用上電,國網廈門供電公司組織員翻山越嶺架設1700米的高壓電纜,整個外線工程為客戶節省了265萬元。

他們口中的“好政策”,是廈門在全國率先推出的用電申請容量在1250千伏安及以下的中小微企業外線工程建設“零投資”政策。這項政策實施近兩年來,為實體經濟降本、減負、增效,累計為中小微企業節省建設成本1800余萬元。

今年以來,廈門市發改、工信、財政等部門再次加大惠企政策力度,明確全市範圍、全容量10千伏及以上電力客戶外線工程由政府出資,實現客戶外接電力設施建設全面“零投資”,僅此一項預計一年可為企業節省3.6億元。

綠色“電碳生態地圖”

電碳生態地圖是以電力大數據融合連結煤、油、氣、熱等其他各類能源消費數據,建立專業模型繪製的數據平臺系統,打通“電-碳-能”數據鏈條,實現從電量看碳排放的全景、動態展現。

廈門太平貨櫃公司就從電碳生態地圖中嘗到了甜頭。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利用電碳生態地圖為其量身定制用能提升方案。企業依據方案啟動實施3.91兆瓦光伏項目,預計年發電量可達469萬度,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678噸。

“綠電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産運營成本,提高了産品的出口競爭力。” 廈門太平貨櫃公司總經理潘春淩介紹,公司已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廈門作為全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在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方面具備較好的綠色發展基礎。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亟需建立客觀、直觀、精準的碳核算評價體系,電力在能源消費端佔比最大,電力大數據具有實時性、精準性和普遍性覆蓋的優勢,在碳排放核算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2021年,國網福建電力、國網廈門供電公司聯合國網英大碳資産管理公司在國內建立首個電碳生態地圖,有力支撐政府科學降碳路徑研究,為地區産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調整、綠色低碳技術引進和研發提供精準導航。

“通過電碳生態地圖對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水準及節能增效水準的精準畫像,供電公司能夠為減排潛力大或減排困難企業開展有針對的‘供電+能效服務’,加快企業低碳轉型,帶動綠色新型産業發展。”國網廈門供電公司行銷部能效管理中級師葉鎏芳介紹。

目前,電碳生態地圖已涵蓋廈門160余萬戶用電客戶,並實現了每月動態更新,高效服務政府決策和社會用能轉型。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廈門打造國內一流電力營商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