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兩款報紙古籍跨越80載時光即將“重生”

叉腳,俯身,伏案——

將雙眼當成“顯微鏡”般無限靠近,紙面的每一毫米破損都是要消滅的“敵人”,上頭文字的每一個筆畫都是要保護的“友軍”,手持的鑷子則是上戰場的“槍”,“一攻一守”間,擔負起的是“用歷史告訴未來”的古籍修復戰。

今年9月初起,這樣一場特殊的“戰役”在杭州臨安悄然打響,古籍修復隊“五人組”進駐當地裱糊工作室,目標是修復好臨安檔案館館藏的《民族日報》《浙西日報》兩款報紙古籍。

剝離發黴結板的“時光舊衣”

剛剛“脫手”了數十張被膠帶紙強行“二次修復”的《浙西日報》原版古籍,“五人組”這才松了一口氣。

面對記者的到訪,余師傅拿出了修復前《浙西日報》的“初面貌”照片。照片裏,報紙紙張遭損壞後,被膠帶紙毛糙地粘貼在一起,紙張冗成一團,膠下的紙色隨著時間累積産生化學反應,已與週遭的紙色相異。

“普通的舊報一天可以修4張左右,像這樣被‘二次損壞’的報紙至少要花4天才能修一張。得用藥水一點一點地把膠帶從報紙上剝離,盡最大努力保存原有紙張和印刷字體。”余師傅今年34歲,但對這類古籍修復的經驗卻已不少。

“最難修的是那種結板成‘磚頭’的古籍,要根據古籍的紙質不同而靈活處理。拉力強度比較好的紙張,用藥水浸泡、清洗、揭頁;如果紙張很脆,一碰就散了,要先上鍋蒸,再清洗揭頁。裏面的學問太多了……”35歲的劉師傅是隊中公認最具天賦的修復員,當年學習一個月左右就上手的記錄,至今未有人能打破。她的話語間,充滿著對高難度修復挑戰的信心和激情。

不過,想要做好修復師,依然需要常年經驗的積累。“十個人一起來學修古籍,最後有一個人能留下來,師父就很高興了!”隊裏年紀最輕的張師傅,一句回答激起了整個團隊的共鳴。面對蟲蛀、發黴、結板的古籍,既需要修復師們精湛的手藝,更需他們擁有一顆飽含熱愛且堅韌的匠心。

重現“紅色歲月”的真實記錄

此次修復工程,緣于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檔案館不斷加大紅色檔案徵集力度,在全市範圍內廣泛徵集紅色檔案。自今年9月份開始,臨安積極響應,重點修復臨安檔案館館藏的《民族日報》《浙西日報》兩款報紙古籍。

其中,《民族日報》是于1939年1月5日在臨安於潛鎮鶴村祠堂裏誕生的。這份一張四開版的日報,名義上與《浙西日報》一樣,是由當時的浙西行署創辦,實則為共産黨掌握領導權進行抗日愛國宣傳的陣地。臨安區檔案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番修復內容,包括近2000張1939—1945年間的《民族日報》,1000余張1937—1945年間的《浙西日報》。

“一張古籍到修復員手上,它的命運就全部交過來了。”46歲的徐師傅,是全隊公認最有“情懷”的修復員。他邊檢視修復的成品邊説:“我們修的東西雖然不能和故宮裏的比,但也都是文物,是給子孫後代留下的文化財富啊。”

據介紹,臨安區檔案館計劃今年年底前把修復好的《民族日報》全部數字化高清錄入線上的紅色資源檔案專題庫,《浙西日報》也將完成線上錄入。修復好的原版報紙古籍母版,將全部製作檔案盒在館內保存。為更好地保護母版,下一步,還計劃製作倣真件供後續查閱使用。

來源:杭州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兩款報紙古籍跨越80載時光即將“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