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后稷傳説:關於農業始祖的集體記憶

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眼下,糧食歸倉、果蔬上市,勞作一年的人們進入冬閒時節,盡情享用豐收果實。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從狩獵採集到農業興起,后稷發揮了重要作用。千百年來,在山西晉南與陜西關中,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講述著后稷教民稼穡的神話。人們的生存與農業生産密不可分,因此對后稷這位農業始祖充滿仰慕。

近年來,楊淩示範區、武功縣,山西省稷山縣、聞喜縣等地大力蒐集保護后稷傳説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産。民間文學農業始祖后稷傳説、稷王傳説及民俗姜嫄廟會等,相繼被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並得到有效保護與傳承。

作為民間文學的傳説、具有特殊意義的民俗及各地空間風物相互交融,使得后稷傳説烙印在秦晉兩地民眾的腦海中,並一代又一代地傳播。

■ 由“棄”到“后稷”

“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栗,即有邰家室……”數千年前,周人感念始祖后稷教民稼穡之功,創作並記錄下后稷相關傳説,逐漸形成《詩經》中的《生民》。《生民》成為后稷傳説在早期最為可靠的文獻記錄。

“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在《史記》中,司馬遷詳細記錄了后稷出生並成長為“農師”的經歷。

在官方,傳説以文字形式記錄。而在民間,傳説則多為口口相傳。同時,文字記錄的傳説內容可能會轉化為口頭傳説,而口頭傳説也可能會被再次記錄下來,從而呈現更加複雜的傳説面貌。2009年,農業始祖后稷傳説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每年6月,在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前夕,農業始祖后稷傳説傳承人劉志宏便會走進校園為學生講述后稷傳説。

劉志宏介紹,農業始祖后稷傳説主要包括姜嫄履跡産子、后稷教民稼穡等內容。姜嫄因踩巨人足跡而生子,認為此子為不祥之物遂拋棄。但此子歷經三棄而不死,姜嫄又將其抱回撫養並起名為棄。棄從小喜歡種植並掌握了農業技術,熱心指導人們種莊稼。後來,人們為感念棄之功績便尊稱其為“后稷”。

如今,在楊淩示範區楊陵區揉谷鎮多數村子,后稷教民稼穡的傳説仍在流傳。揉谷鎮法禧村村民郭建謀説:“法禧村臨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淩職業技術學院,村民對於農業生産非常重視,容易接受新品種和新技術。老人經常向年輕一輩講述后稷傳説。”

山西省萬榮縣漢薛鎮東文村流傳著姜嫄在騎騾子趕路途中生子的故事。東文村確有一地被稱作“落子坡”,當地人稱東文村就是后稷的舅家。山西省聞喜縣郭家莊鎮冰池村留有一方水池,當地人稱這就是姜嫄丟棄后稷的水池。傳説,后稷被棄之時,水池在頃刻之間結成寒冰。后稷躺在冰上大哭,大鳥張開翅膀為他禦寒。

■ “孝子面”與“賽蒸饃會”

民俗學專家董乃斌、程薔在《民間敘事論綱》一文中指出,民間敘事首先大量存在於民間文學作品中……但還有許多民間敘事存在於人們的行為中,如祭祀、禮儀、遊戲等。它們往往不能像口頭創作那樣轉換成對應的文本,而主要存在於民俗或有關文字記述之中,但同樣是民間敘事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姜嫄廟會、武功鎮東河灘會等民俗就是與后稷傳説相關的行為敘事。2011年,姜嫄廟會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姜嫄廟會傳承人、楊淩示範區楊陵區揉谷鎮姜嫄村村民馬撐來介紹,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三,姜嫄村村民在姜嫄祠舉行祭祀大典緬懷姜嫄和后稷。祭祀活動有獻花、獻樂、吃“孝子面”等環節,具有早期祭祀儀式的烙印。

在姜嫄廟會中,吃“孝子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儀式。馬撐來介紹:“傳説,后稷用‘孝子面’招待母親姜嫄和先民。如今,姜嫄村在舉辦姜嫄廟會時擺‘孝子面’宴席,招待過來上會的各地群眾。不論你是哪人,只要在姜嫄廟會時來到姜嫄村,都會吃上可口的‘孝子面’。”在過去經濟困難的年月,當地村民時常自發捐款捐物,為“孝子面”宴席籌集食材。

馬撐來説:“吃了姜嫄‘孝子面’,父母恩情記心間。自省孝心長與短,何況又在聖母前。”人們通過祭祀姜嫄和后稷,反省自己對父母是否關心,進一步弘揚孝文化。

每年農曆十一月初七,在武功縣武功鎮漆水河畔,盛大的河灘會吸引著各地農人商賈。傳説,河灘會是民眾為紀念后稷教民稼穡功績而發起的。在每年冬閒,人們帶著蒸饃和果蔬為后稷獻貢品,蒸饃的好壞反映出莊戶的收成豐歉。這時,人們會對各家的蒸饃評點一番,因此河灘會又稱“賽蒸饃會”。後來,關中乃至西北各地的農人約定在此交換農産品,聞名西北的武功鎮東河灘會逐漸形成。

■ 后稷遺跡遍佈關中晉南

民俗學專家段友文、劉彥的論文《山陜后稷神話的多元化民間敘事》指出,關於后稷傳説的記憶不僅以語言的形式進行時間性的傳承,還存在以各種物質載體為傳播媒介的活形態敘事形式。這種敘事形式使后稷傳説成為一種民眾日常生活的有形標識,與其他敘事形態共同構建起后稷傳説的象徵和知識系統。

在山西省,后稷祠廟等遺跡以稷王山為中心呈輻射狀分佈。《稷山縣誌》記載:“稷神山在縣南五十里,東連聞喜……以后稷教稼於此,故名……山上有稷祠、山下有稷亭。”后稷相關遺跡在稷山、聞喜、萬榮等地分佈較廣,尤以稷山縣城的稷王廟最為出眾。

至今,稷王山出産一種被稱作五穀石的石子。這種石子有的像麥粒,有的像稻粒……大多與農作物種子的形狀、顏色相似。傳説,后稷在教民耕種時,將五穀種子藏于稷王山,以供子孫後代使用。由於年代久遠,種子多化成了石子。曾有人提議,將稷王山五穀石收集起來,供本省陳列和農學會研究,並送至各地博物館展覽收藏。

在楊淩示範區楊陵區揉谷鎮姜嫄村,村民將村莊稱為姜嫄聖母棲息地鳳凰穴。馬撐來介紹:“鳳凰穴是對姜嫄聖母棲息地的尊稱。村莊南面的祠堂是鳳凰頭,其左右兩口水井是鳳凰眼睛。村莊東西兩邊的兩棵大皂角樹是鳳凰翅膀,後面的柏樹林是鳳凰尾巴。”

武功老縣城位於武功鎮。如今的武功鎮成為當地發展文旅産業的重要區域。武功鎮東門外的漆水河畔,矗立著后稷雕像與教稼臺。相傳,后稷為教習民眾耕作種植,將糧食量具“鬥”翻面並置於地面,站于其上講授農業技藝。後來,人們倣照“覆鬥”樣式建造土臺,為后稷教民稼穡提供專門場地。該土臺被稱為“教稼臺”。

后稷傳説在一輩又一輩民眾中口口相傳,人們將身邊的空間實體與傳説故事聯繫起來,當地的空間風物或因其命名,或被寫入故事。民俗學專家江帆在其著作《生態民俗學》中指出,民間文學傳承中普遍存在“戀鄉情結”,一些故事原有的、模糊的空間被轉換成實在的現實生活空間,或者原本素樸的家園山水景觀在故事中被進行藝術性提升。本報記者 仵永傑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后稷傳説:關於農業始祖的集體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