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如何壯大?陜西給出了這13條措施
力爭到2023年底,全省農村集體經濟“空殼村”基本清除;開展集體資産股權質押貸款、退出、繼承試點;鼓勵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聯合組建混合所有制經營主體……
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快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陜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包括13個方面的具體措施。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集體成員利用集體所有的資源要素、通過合作或聯合實現共同發展的一种經濟形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形式。近年來陜西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早在2020年,陜西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就出臺了支援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十二條措施,從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四方面,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2021年,陜西全省農村集體資産總值達到2131億元,較上年增長6.1%;收益達到54.8億元,同比增長29.6%。
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統一
從實踐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要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統一起來。比如,把能發展經濟、在村裏威望高的能人選為村“兩委”幹部;堅持領導幹部包村、部門聯村、幹部駐村等幫扶制度,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南溝村總土地面積24平方公里,有村民1000余人。最近,該村黨支部書記張潤生正在忙著督促村民給村裏的蘋果樹施肥打藥,為明年的豐收做準備。
張潤生早年在南溝村做小隊長,帶著村民進行流域治理,後來因為家裏實在太窮,村裏也沒産業,就去志丹縣和延安市區打工多年,成了村裏的“致富能人”。
2013年延安市遭遇強降雨,本就極度貧困的南溝村雪上加霜。2014年,張潤生受村民邀請,回到南溝村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和黨支部其他幹部一起帶領村民們重建家園,填溝造地,改造山地種蘋果,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2015年以來,南溝村探索出了“支部引領、企業帶動、合作經營、黨員示範、群眾參與”的發展模式,盤活流轉土地資源,種植蘋果、櫻桃,養殖湖羊,建設南溝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大力發展生態遊、鄉村遊,通過發展産業、流轉土地、入股分紅、景區經營、農閒務工等,帶動村民收入持續增加。2021年,南溝村集體收入超過50萬元,村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1.75萬元。
南溝村以村支書帶動村黨支部建設,又以村黨支部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是陜西省堅持黨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領導的一個縮影。
2021年,歷時4個月,陜西16859個村、3179個城市社區的“兩委”換屆工作全面完成,村、社區“一肩挑”分別佔比99.3%和96.5%,較好實現了“年齡整體降低、學歷大幅提升、結構更加優化、推進平穩有序”的換屆目標,為建強基層黨組織,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此次陜西出臺的13個方面具體措施,第一條就是“理順組織關係”,具體包括“有序推動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式擔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穩妥處理行政村撤並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存續問題”、“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委會‘政經分離’試點”等內容,再次説明瞭陜西省對堅持黨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領導的高度重視。
以優勢産業帶動集體經濟發展
鄉村要振興,産業必先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需立足當地特色,根據每個村的經濟文化資源因村施策,以當地的優勢産業帶動集體經濟發展。
此次陜西出臺的措施裏,提到了“拓展多元發展路徑”,具體內容包括“盤活土地資源”、“鼓勵支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入股鄉村旅遊、光伏發電等重大産業項目”等。
最近,農業農村部公佈了2022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推介名單,陜西省上榜的8個村,恰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入股當地重大産業項目最好的例證。
其中,西安市鄠邑區玉蟬街道的胡家莊村近年來産業不斷壯大和多元化,已經從單一的葡萄産業,擴展到集葡萄種植觀光、親子休閒、數字康養、鄉村慢生活體驗為一體,成為文農旅相結合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典型,其“村企聯動”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曾入選《陜西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優秀案例》。
商洛市鎮安縣青銅關鎮豐收村地處鎮安縣城以南16公里處,有村民620戶2337人,包括原來分散住在山上的163戶612名村民,如今他們搬遷到山下集中居住。
豐收村依託塔雲山、童話磨石溝兩個景區旅遊資源,以磨木路省道幹線、景區沿線、集鎮周邊涉及的行政村為主線,突出一河兩路三大節點,建成了一個生態美、環境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秦嶺山水旅遊鄉村。
近年來,豐收村在清産核資的基礎上,探索出了“委託理財分紅、休閒農旅融合、股份合作聯業、資源開發聯營”的四大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實現了從“輸血”向“活血”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榆林市綏德縣郝家橋村積極發展特色産業,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該村黨支部書記劉振喜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僅光伏産業就為村集體增收52萬元,2000畝標準化果園累計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80余萬元。2021年我們村每人平均純收入12466元,村集體收入132萬元,預計到2022年年底,郝家橋村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將達到1.8萬元以上。”
這些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憑藉的正是當地豐富的農業種植資源和旅遊資源,再通過確權登記、賦權活能、流轉交易等工作,將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提高當地資産資源市場化配置效率,促進當地優勢資源快速産業化。
近年來,隨著農業産業化深入推進,陜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産業基礎也越來越成熟。
《陜西省“十四五”鄉村産業發展規劃》裏提到,2020年,陜西全省有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031家(其中國家級44家、省級562家),農業産業化聯合體90家,農民合作社6.3萬家。這些企業、聯合體和合作社,可以作為陜西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多元發展的有效載體。
司法保障紀檢監督必不可少
今年3月10日,延安市洛川縣人民檢察院針對辦理的一起銷售農資偽劣産品案件,對在辦案中發現的行業監管漏洞,以公開宣告的方式向洛川縣農業農村局送達檢察建議書,建議包括加強監管力度,凈化農資市場環境;適時開展專項行動,清理整頓農資生産經營主體等內容。
通過本次公開宣告送達檢察建議,洛川縣檢察院將與洛川縣農業農村局在建立工作協作長效機制、線索移送、資訊共用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為服務蘋果生産,保障洛川農業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新”主要體現在産權清晰。建立在清晰産權基礎上的集體經濟組織如合作社、企業等,其相關利益分配、財務監督等環節,不僅需要組織保障,還需要司法、紀檢監督等保障。此次陜西出臺措施裏的“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清理”剛好可以發揮類似作用。
這條措施包括“依法完善口頭合同,終止到期合同、無效合同……依法終止集體不認可、群眾反映大、長期拖欠租金等嚴重違約的合同”、“對專項清理工作中發現的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置,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等內容。
近年來,陜西省在健全農村集體經濟司法保障、紀檢監督等方面採取了諸多措施。
《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辦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賦予農民專業合作社享有與其他市場主體平等的法律地位;2021年,陜西省紀委監委駐省農業農村廳紀檢監察組,專門下沉一線調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突出問題,並督促整改落實。
陜西各地紛紛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專項治理督查:西安市高陵區紀委監委選聘118名村(社區)紀檢監察監督員,開展清理農村集體經濟合同規範農村“三資”管理專項治理;紫陽縣紀委監委組建5個監督檢查組和1個綜合協調組,強化縣域村集體經濟專項督查……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此次陜西出臺的13條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具體措施,最終都要穿到村幹部這根“針”上來,要由村一級來實施落實。《措施》中提到的“建立集體經濟獎勵激勵機制,實行村幹部績效報酬與集體經濟發展效益掛鉤”、“鼓勵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等激勵措施,也很有必要,而且需要早日落實見效。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如何壯大?陜西給出了這13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