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長春市九台區龍嘉街道紅光村:金色“稻”路成村民致富路

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佈2022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經各省份遴選推薦、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推介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炭廠村等255個鄉村為2022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其中農家樂特色村84家,吉林省8個村榜上有名。吉林這8個村為何上了農業部的“紅名單”?今日起,跟隨人民網吉林頻道走進這8個村莊,傾聽發展故事,感受鄉村變化。

長春市九台區龍嘉街道紅光村是一個典型的朝鮮族聚居村,位於長春市九台區龍嘉街道東北部,飲馬河西岸,全村幅員面積3.65平方公里,水田面積276公頃,轄3個自然屯、7個村民小組,共有406戶、1067口人。走進紅光村,金黃稻田隨風起伏,鄉間小路平坦整潔,道路兩旁鮮花盛放,村民臉上幸福洋溢……一派恬淡寧靜的田園風景展現眼前。

談到紅光村多年來的發展,長春市九台區龍嘉街道文廣旅科科長孫思亮打開了她的話匣子:“以前村裏耕地地塊分散,大型農機無法投入作業,傳統模式的耕種方式導致産量上不來。現在一眼望去,整個稻田都看不到頭,播種、秋收等全部都是機械化,查苗情只需瞅一下‘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大螢幕即可……”  

據介紹,紅光村是朝鮮族村,多數勞動力在外務工,276公頃水田咋種一度成了全村的難題。他們通過“村集體+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完成了“稻村”的精彩變身。而這只是紅光村實現鄉村巨變的一部分。

用自家的宅基地使用權換取樓房居住權,村民住上了寬敞亮堂、設施齊全的樓房;14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設有娛樂活動室、醫護室、書畫室等,村裏老年人的生活歡樂充實;村民自願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農戶每公頃年分紅在1.4萬元左右;建設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示範園區268公頃,實現了節本增效、提質增效、品牌增效、生態增效、社會增效;稻田養鴨、稻田養蟹、稻田養魚等技術,既減少生産成本,又提高了經濟效益;深入推進一二三産融合,持續推進稻米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

多年來,從住房、道路、經濟收入到村民精神面貌,紅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農業興了,農村美了,農民富了,紅光村又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在産業發展和富民增收的基礎上,開始探索鄉村文旅之路。

在稻田邊種植鮮花,修建棧道、觀景平臺和景觀小品,來觀光的人可以走進稻田看美景、聞稻香、聽蛙鳴……與稻田詩情畫意相呼應,村裏還建設了一座現代農業稻田公園,如今這裡也成了村裏新的“網紅”打卡地。據悉,稻田公園是九台區在紅光村及周邊打造以稻米全産業鏈為主題的大型農業公園,融匯了稻米産業、稻米文化、科研示範、民俗文化、旅遊觀光、餐飲服務、農業園藝等多功能聚集的“吉林稻府”農業公園項目。登上觀稻平臺遠望,遠處蔚藍天空下,面積達268公頃的稻田盡收眼底。

“2020年,紅光村還打造了紅光村史館和九台稻米産業展覽館。”孫思亮介紹,在村史館中,參觀者不僅能了解紅光村的發展史,還能看到村莊未來的發展規劃。結合現代科技,為大家詮釋國家發展給農業生産帶來的巨大收益。而九台稻米産業展覽館是集歷史文化教育、産業培育、文明實踐為一體的綜合性展館,是全省第一家以稻米産業為核心定位的展館,使得紅光村村民物質富足,精神也富足。

值得一提的是,紅光村創新推出了家庭研學遊。“老一輩的人基本都經歷過農耕,但現在的小孩子對農耕文化了解得很少。紅光村推出的三代人共同體驗農耕趣事的項目,非常接地氣,深受遊客的喜愛。”孫思亮説,明年紅光村還將推出從育苗、插秧到秋收全過程體驗式的研學課程,將會讓孩子們在獲得更多樂趣的同時有更多收穫。

據了解,為了把農、文、旅融合做強做大,紅光村於今年6月份開始謀劃建設“一河兩岸田園綜合體”,將開設朝鮮族民宿、特色美食街等,豐富旅遊業態,讓紅光村更加聚人氣、有活力。

多年來,紅光村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實行村企聯營,逐步實現綠色水稻現代化、産業化發展,先後被評為“全國水稻全程機械化示範村”“吉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吉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今年被農業農村部評為2022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未來的紅光村將以稻田文化為靈魂,持續推動農、文、旅融合,打造鄉村旅遊品牌。並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為村民提供創業及就業平臺,把“走出去”的人“引回來”,讓紅光全體村民受益,共同建設美麗、幸福家園。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長春市九台區龍嘉街道紅光村:金色“稻”路成村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