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

露營旅遊消費釋放積極信號

露營市場再添一把火。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等十四部門出臺文件,對露營營地建設、露營全産業鏈發展、規範露營管理經營等問題逐一明確,為豐富旅遊休閒産品供給,促進露營旅遊消費釋放出積極信號。

眼下已經是冬季,露營旅遊休閒市場卻迎來陣陣“春風”。11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等十四部門印發《關於推動露營旅遊休閒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對露營營地建設、露營全産業鏈發展、規範露營管理經營等問題逐一明確。這是繼11月初八部門聯合發佈《戶外運動産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中14處提及露營後,有關部門短時間內第二次釋放支援露營旅遊有序、高品質發展,豐富旅遊休閒産品供給,促進露營旅遊消費的積極信號。

從鮮有人關注的小眾玩法到旅遊市場正當紅的細分産品,露營的走紅只用了短短兩年時間。這看似偶然,實則事出有因。受疫情影響,本地遊、周邊遊崛起,新鮮的露營在一眾本地遊、周邊遊産品中迅速俘獲消費者的芳心——遠離喧囂、擁抱自然,避免人流在室內扎堆聚集等特點,滿足了人們對出遊安全的考量;老少咸宜,既能實現舉家出遊、共用親子之樂,又適合年輕人把酒言歡,在社交網路上分享生活。拋開這些表面原因,從根本上説,露營順應了消費升級的需求,契合旅遊消費個性化、差異化、多層次的發展趨勢,走紅是遲早的事。

搶佔旅遊市場的“新風口”,露營這條賽道迎來眾多參與者。有數據顯示,我國超六成露營相關企業成立於2020年之後,其中,2020年新增超8400家,增速高達86%。通過“先行者”前期的市場教育,越來越多人打起行囊加入露營隊伍,消費需求在短時間內呈現高速增長之勢。

不過,與之不匹配的是,我國露營市場整體起步晚,發展速度、品質與市場需求和期待之間還有較大差距。這表現在諸多方面,比如,我國營地的數量還不能滿足實際需求,這導致了很多營地每逢旺季、節假日“一帳難求”,有些消費者苦於找不到露營場地,甚至不惜“鋌而走險”,到一些不具備條件的野生景點“安營紮寨”,破壞環境不説,有時還會遭遇意外危險;一些營地的管理服務水準不高,有些在人身、消防、食品等安全問題上存在隱患,有的在活動內容安排方面缺乏新意,讓人難以産生消費黏性。目前,營地的價格普遍從幾百元到上千元,服務標準卻有點讓消費者捉摸不透。再比如,我國露營旅遊休閒上下游産業鏈存在不大不強的問題,缺乏優質品牌和龍頭企業,産品體系也不夠豐富完善,等等。

這些短時間內集中呈現的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勢必會影響露營旅遊休閒産業的健康發展,也無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

現在,針對露營營地開發、運營等廣受關注的關鍵問題,剛剛出臺的《意見》指出了切實可探索的方向。比如,在符合相關規定和規劃的前提下,探索支援在轉型退出的鄉村民宿等項目基礎上發展露營旅遊休閒服務;鼓勵和引導營地與文博、演藝、美術等相關機構合作,結合音樂節、藝術節、體育比賽等群眾性節事賽事活動,充實服務內容等。《意見》還為露營今後的規範管理和安全防範工作劃出了“紅線”。

露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終究需要政府和市場共同發力。如今,政策的出臺已經為市場吹來“春風”,接下來,就要看各地和企業如何乘勢而為了。(張 雪)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露營旅遊消費釋放積極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