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石門十三品”的前世今生

被譽為“棧道之鄉”的漢中,因其獨特的地理特徵,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行旅通商的要地,也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蜚聲海內外的《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和世界上最早人工開鑿的通車隧道——石門,就是歷史留給漢中這方熱土最好的饋贈……

深秋時節,記者驅車前往位於漢中古城東南一隅的漢中市博物館採訪。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當年漢中最高(總高25米,相當於九層樓的高度)的古建築——望江樓。雖然已值深秋,但攀緣在古建築上的爬山虎卻綠意盎然生機蓬勃;那亭亭玉立的修竹、濃蔭如蓋的漢桂……滿院氤氳,依然瀰漫著古樸典雅的宮廷氣息;高聳入雲的皂角古樹遒勁挺拔,粗獷的枝丫旁逸斜出,鳥瞰著這座皇家大院——勳業已成陳跡去,江山留給後人看。

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石門

記者在漢中市博物館研究室主任何健、一級講解員熊嬌的陪同下來到了褒斜棧道展廳。

講解員熊嬌指著漢中地形模擬沙盤介紹道:“漢中位於陜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 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她娓娓動聽的講解,將記者帶入了那烽火連天的年代……

漢中作為連接巴蜀與長安的交通樞紐,其戰略地位尤為重要。古代先民用他們“火焚水激”的智慧先後開鑿了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七條古道;在這些古棧道中,褒斜道又以號稱“天下第一驛”的褒城驛和“書中仙品”石門十三品摩崖石刻而馳名中外……

褒斜棧道南端位於漢中城區西北角17公里處的褒河谷口,兩岸怪石嶙峋陡峭兀立,穿越山澗的褒谷河水一瀉千里飛流直下,捲起千堆白浪……

太史公司馬遷曾在《史記》中寫道:“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意思是褒斜棧道對千里蜀道起著扼制的作用,褒谷口險峻的石崖阻礙了棧道的暢通。所以早在1900年前的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便下詔在此鑿通一條高寬各約4米,長達16米,可供雙向車馬並行的穿山隧道。附近摩崖石壁上大書“石門”兩個雄渾蒼勁的大字,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車隧道。

引領世界通車隧道之“先河”的石門和歷史悠久綿延千里的漫漫古道,自然是歷代鎮守使、往來文人墨客青睞、追逐的焦點,頌其暢通、咏其功勳者不可勝數,僅是鐫刻于石門內外及附近山體的摩崖石刻群就達幾十處之多,形成了一座蔚為壯觀的藝術殿堂。其中,《石門十三品》就是這座殿堂之巔最為璀璨奪目的藝術明珠。基於此,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早在1961年便被國家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作家、古棧道研究專家王蓬曾在他的力作《中國棧道》中説,這些中國古代穿越莽莽秦巴山區的棧道,是早于萬里長城的一項規模宏大的土木建築工程,是當時中央管轄的國家級“高速公路”。同時,也是鐫刻在秦嶺峭壁上的偉大史詩, 它使黃河、長江流域兩大文明得以交匯,祖國版圖得以統一。

國之瑰寶,藝術珍品

步入石門十三品展廳,形態各異的石刻藏品琳瑯滿目,讓人驚嘆不已!講解員熊嬌介紹道:“《石門十三品》也稱《漢魏十三品》。主要有《石門》《鄐君開通褒斜道》《鄐君碑釋文》《李君表》《石門頌》《楊淮表紀》《玉盆》《石虎》《袞雪》《李苞通閣道題名》《潘宗伯韓仲元通閣道題名釋文》《石門銘》《山河堰落成記》十三塊巨型摩崖石刻組成。”

熊嬌指著《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石刻(簡稱《大開通》)説,《大開通》刻于東漢永平九年(西元66年)石門洞南270米處的山崖間,經過風雨漫漶之後,能辨識清楚的只有97個字:“永平六年,漢中郡以詔書受廣漢、蜀漢、巴郡徒兩千六百九十人,開通褒余道。”説明在東漢永平六年,漢明帝劉莊下詔令漢中郡修復褒斜道,屬於刑徒開道。“凡用功七十六萬六千八百餘人,瓦卅六萬九千八百四器。”交代了開通褒斜道所用的人工、器材數量等資訊,規模之巨空前罕見。此外,也是研究古代有關郵驛制度最早的石刻資料。

清代著名學者楊守敬在《平碑記》中評價《大開通》曰:“其字體長短廣狹,層差不齊,古秀天然,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摹擬,此之謂神品。”

《大開通》書法勁瘦直硬、健骨開張,明顯具有篆書向隸書過渡的痕跡。確有“上承小篆之餘風,下開隸書之先河”的風骨。因此,是研究我國書法史上由小篆向隸書過渡的重要實物資料,可謂是東漢石刻中的稀世珍寶。

後來,楊守敬把石門石刻拓片帶到了日本,日本深受震撼。他們對《大開通》這種古樸雄健的書風頂禮膜拜,尊楊守敬為日本“書法之父”,對日本書法界産生了深刻的影晌。日本書道泰斗種谷扇舟先生曾三次飛抵中國,專程到漢中造訪石門摩崖石刻,並在展廳奮筆揮毫寫下了“漢中石門,日本之師”的題字。

如果把《石門十三品》喻為一座藝術寶庫的話,那麼,首開在石門摩崖上勒石刻字之“先河”的便是《大開通》。它比頂級“神品”《石門頌》早82年;比北魏才誕生的《石門銘》早了近5個世紀。對此,有學者著文將《大開通》稱之為“漢上第一古石”,可以説《大開通》是石門摩崖石刻中的“開山之作”。

《石門頌》是石門洞內的一方漢隸極作。石刻高261釐米,全文621個字,刻于東漢建和二年(西元148年),它與略陽的《郙閣頌》、甘肅成縣的《西狹頌》並稱為“漢三頌”。石刻主要記述的是東漢順帝時期“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橋梁斷絕,子午復循”之情形。由於少數民族的屢次進犯,導致漢中路毀橋斷,交通阻塞,人們南北往來只好行走“臨危槍碭,履尾心寒”的子午道,“愁苦之難,焉可具言。”於是,司隸校尉楊孟文“深執忠伉,數上奏請”朝廷重修褒斜道,在“有司議駁”的情況下,楊孟文並不退卻,而是據理力爭,終於“百僚鹹從,帝用是聽,廢子由斯,得其度經”,才使年久失修的褒斜道得以重新暢通。

《石門頌》書法靈動飄逸,率真質樸,挺拔多姿,用筆也自然流暢。古今中外的書法大家莫不推崇備至,奉為神品。清代著名書法家楊守敬在《平碑記》中評價道:“其行筆真如野鶴閒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清代王昶説它是漢隸之極作,學隸書者必學之範本。

中華書局出版的權威工具書《辭海》問世時,封面題字就選自《石門頌》;2004年中國郵政局發行了一套隸書郵票,收錄了四篇隸書佳作,其中一枚就是《石門頌》,更加有力地證明《石門頌》不愧為“漢隸極作,國之瑰寶”。

《袞雪》是一張漢中歷史文化名片,相傳這二字是曹操留下的唯一墨寶。據史料記載,曹操生前的確兩次到過漢中。一次是建安二十年曹操討伐張魯,不戰而勝高興而歸。當年他派夏侯淵鎮守漢中,自己回到了關中。建安二十四年,黃忠在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漢中震蕩,陽平關岌岌可危。曹操再次來到漢中“圍剿”劉備,戰敗後被迫退居沔水,心中甚是不悅。進退維谷之際徘徊于褒斜谷口,見激流傾瀉而下,水擊岩石白浪翻滾,猶如雪花飛舞。曹操見此壯麗景致,觸景生情揮筆寫下“袞雪”二字以抒情懷。隨從問曰:“‘滾’字為何不寫三點水?”曹操笑曰:“江水甚多,何須畫蛇添足!”

《石門銘》與江蘇鎮江《瘞鶴銘》並稱為中國南北二銘。北魏永平年間,褒斜道陡峭崎嶇,行路艱難。於是,梁秦二州刺史泰山羊祉上表請求開創褒谷舊路,最終宣武帝下詔派遣左校令賈三德領徒一萬人、石師百人,共同完成這項工程,文章詳細記述了褒斜道的通塞、復開的歷史。

《石門銘》融記事、頌功、抒情于一體,引用大量歷史典故,以古論今,讚美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上表請求開道的事跡,歌頌了左校令賈三德在工程中“精解冥會”的傑出才能和“忠公無私”的高尚品德。整篇文章讀起來自如灑脫,文采飛揚,極富感染力。

《石門銘》的書法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魏體,圓筆為主,方圓兼備,剛柔並濟,極具中和之美。一代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在眾多的魏碑中,唯獨鍾情于漢中的《石門銘》。據説他還曾在《石門銘》下睡過一宿,潛心研究它的書法,久久不願離去,並深情地説:“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濕枕。”不僅闡述了他學習魏碑書法的心得體會,也表達了他對《石門銘》由衷的喜愛之情。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評價《石門銘》:“飛逸奇渾,翩翩欲仙,若瑤島散仙,驂鸞跨鶴,不識人間煙火。”整方石刻氣勢雄偉,意趣天成,在魏碑中被譽為書刻俱佳、珠聯璧合的藝術珍品。

“定居”深山又緣何“喬遷”博物館?

走出展廳,看到記者對這些原本“定居”于褒斜道谷口石門內外崇山峻嶺中的巨型摩崖石刻,是怎麼被移至博物館之事疑惑不解時,研究室主任何健解釋説:“《石門十三品》早在1961年3月就被列入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為了發展社會生産力,國家決定興建石門大壩,從灌溉和發電兩方面造福漢中人民。因此,決定搬遷《石門十三品》。”

何健主任説,從1969年到1971年,經過三年的艱苦努力,先後將《石門十三品》為主體的摩崖石刻搬遷至漢中市博物館。當時,這些雕刻在摩崖之上的藝術珍品與山崖連為一體,不僅體積巨大,且經過長時間的風化剝蝕,裂隙縱橫,在國內外尚無先例可循,又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在鑿取方法上只能以手工操作為主。通過在摩崖周圍開槽,然後從背面剝離,分塊鑿取,使摩崖脫離山體。鑿取下的摩崖石刻重量從幾百公斤到幾噸甚至十幾噸,運輸又成了難題。工人師傅們先在凹凸不平的溝壑山地上,鋪設墊有枕木的方木軌,又在木軌上放置圓木作滾輪,前拉後撬,依靠圓木移至公路上,再裝上平板車,小心翼翼地運輸至漢中市博物館。

“在修復過程中,鑿遷下的摩崖石刻經拼對後,先用毛刷除污,力求在不損傷原石前提下,使黏合面清潔乾燥。根據黏合的強度、溫濕度、膨脹系數等參數,先從背後對摩崖進行整體加固,再通過實驗,選擇穩定的黏合劑黏接摩崖,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貌。”何健説,《石門十三品》搬遷在當時是國內較為罕見的大型摩崖石刻異地搬遷保護實例,它為今後石門摩崖石刻的保護和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併為國內石質類文物的保護與修復積累了寶貴經驗。 記者 胡毅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石門十三品”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