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陜西首個文博類數字平臺“華夏寶庫”上線運作

隨著技術的發展,數字化從描繪的藍圖正加速成為現實,“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更是被寫進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之中。擁抱數字化浪潮,逐漸成為博物館推動高品質發展,更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路徑。這一過程中,博物館文創則發揮著“先鋒”的作用——珍貴的館藏文物通過二次創意,插上數字化的翅膀,成為被年輕人追慕的潮流語言和社交符號,不僅使得文物活了起來,也讓其背後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變得更易接受、更受歡迎。

圖片1

作為陜西歷史博物館擁抱數字化浪潮的重要抓手,由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屬企業——陜西歷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歷時三個月打造的“華夏寶庫”,已于11月15日正式上線。該平臺係陜西首個文博類數字平臺,得名于陜西歷史博物館“古都明珠 華夏寶庫”的定位。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開發的“華夏鏈”,旨在打通博物館文物藏品與博物館IP在數字化浪潮下的關係,進一步活化館藏文物資源所蘊藏的價值,從而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的示範引領作用,通過跨界合作的方式,推動一批具有創新性、示範性、拉動性強的文化項目落地,為博物館高品質發展提供新的動能。

據介紹,“華夏寶庫”已于11月21日推出了以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西漢鎏金鎏銀銅竹節熏爐為創意藍本的首款免費數字文創産品,總計發放了2000件,不足3分鐘便被一搶而空。11月28日,“華夏寶庫”打造的首張權益卡——“天寵寶寶”典藏博物卡將正式上線。

下一步,陜西歷史博物館將以打造“華夏寶庫”為契機,全力構築數字文創産品、數字紀念票、數字旅遊套票、數字展廳建設及數字研學五大核心業務板塊,通過搭建技術服務平臺、授權服務平臺、數字互聯生態圈,聯動省內外文博機構,共同做強做大“華夏鏈”。一方面用科技為文物傳承賦能,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另一方面放大博物館的價值,借助數字技術向社會提供優質的文化供給,更好地服務於廣大文化創意産業從業者,讓陜西歷史博物館這座歷史文化的“華夏寶庫”持續綻放輝煌。(袁相龍)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