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創新 務實合作 著力打造蘇陜協作新樣板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地處長江下游的江蘇省南京市,對地處長江中上游的陜西省商洛市“情有獨鍾”。按照中央和蘇陜兩省統一部署,寧商兩市自1996年就開始掛鉤協作。26年來,兩市高度重視,緊密協作、紮實推進,取得了豐碩成果。
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展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是黨中央著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決策。今年以來,南京市與商洛市對口協作工作適應形勢任務變化,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幫扶機制,拓展幫扶領域,優化幫扶方式,加強産業合作、資源互補、勞務對接、人才交流,形成了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創新舉措,完善機制,寧商協作激揚“新氣象”
建立“三聯動”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商洛深入摸底調研,對近年來江蘇省來商洛投資企業進行全面梳理,建立項目清單,發現問題並制定推進措施。在此基礎上,印發了《關於建立寧商協作及産業合作重大項目協調服務機制的通知》,梳理確定了江蘇潤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LED半導體封裝及應用、煌朝集團年産100萬平方米真空玻璃等當前正在推進的14個重點産業合作項目,總投資20.15億元。由省、市、縣三級重點監測和協調推進,建立“三聯動”協調推進機制,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夯實工作責任,實行月統計、季會商研判制度,不定期深入項目督查督導,現場辦公解決問題,推動項目早開工、早見效。目前,14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年度計劃投資8.67億元,本年度已完成投資7.21億元,為全市促投資穩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推行“一一三”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為了規範蘇陜協作項目實施,加強資金使用管理,進一步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益,商洛市依據《省級蘇陜協作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原則,建立了寧商協作項目資金管理“一一三”工作機制。即,一套項目申報流程,嚴把“組織安排、縣區申報、科室初審、專家評審、審定上報、下達執行”六個環節;一套項目儲備體系,嚴格落實“分級建庫、動態管理、確保品質”三項要求;三項工作制度,實行“督查、協調、獎懲”三項制度。
採取“三協同”項目高效推進措施。2022年蘇陜協作資金安排商洛項目128個、資金6.46億元,重點支援産業幫扶、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幹部人才交流等項目建設。圍繞項目早開工、早見效,商洛市聚合各方力量,協同攻堅作戰,建立市委市政府督辦室、寧商協作工作組、市發展改革委“三協同”機制,每個縣區抽調兩名業務骨幹,組建7個檢查組,定期到縣區開展立體拉網式交叉檢查,現場辦公推動項目快速建設、資金加快撥付。截至目前,128個蘇陜協作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43.94億元,資金撥付率達93%以上。
經過不懈努力,寧商協作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寧商協作幹部激情滿懷,以無限的熱情投入商洛的大發展,協作工作也得到了各方的全力支援。蘇陜協作項目新雨丹中藥科技産業園視頻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播放,《全方位賦能 穩就業“飯碗”》入選今年8月國家鄉村振興局全國東西部協作示範培訓班典型案例,商州區、商南縣、柞水縣等一批典型案例在東西部協作公眾號上刊發。全市累計在各級報刊、網站、公眾號等省級以上媒體發佈宣傳報道及案例130余篇。
系統謀劃,壓茬推進,結對幫扶實現“新突破”
新一輪“結對共建”全面完成。南京有51所學校、20家醫院、40個鎮街、75個村、41家企業和社會組織與商洛進行結對幫扶,今年南京累計投入額外財政資金5930萬元,較去年增加922萬元。
“組團式”幫扶有效展開。山陽縣“組團式”教育團隊促成156名山陽職教中心學生赴江蘇昆山跟崗實習,並與昆山經濟開發區和部分企業初步達成“訂單班”“冠名班”等人才培養合作意向;鎮安縣“組團式”教育團隊成功舉辦近千人次産業工人技能培訓,鎮安中學教育團隊實施“寧鎮牽手、名師同享”發展戰略,創設“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南京名師同享共成長”,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帶動鄉村教育發展;柞水縣“組團式”醫療幫扶團隊以培養當地人才為抓手,與南京大學合作開展柞水人民醫院研究生教育,選送15名優秀骨幹到鼓樓醫院集團進修,為柞水縣困難群眾設立3萬元/人大病救助補貼;丹鳳縣醫院五大中心等專科建設及綜合服務能力提升有序實施。
“四方雙結對、共建示範村”紮實推進。15家南京民營企業與商洛5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村實現結對共建。全省鄉村振興現場觀摩會在商南縣試馬鎮紅廟村舉行;洛南縣聯絡組爭取2000萬元協作資金支援草店村建設三産融合示範基地;商州區聯絡組推動南京青企會與三岔河鎮閆坪村結對;丹鳳縣聯絡組推動數字鄉村示範點建設;柞水縣聯絡組投入1700多萬元資金支援中臺村發展2500多畝高品質高山茶園。
社會幫扶精準聚焦。突出教育、醫療、産業和疫情防控等方面,探索實施“助力扶志”“助力圓夢”“助力興業”“助力抗疫”四項工程,累計向商洛捐贈社會幫扶資金3250多萬元,捐贈物資價值1966萬元,穩居蘇陜結對市首位。支援抗疫救災,今年8月,商洛疫情防控期間,南京市級財政和有關區捐贈各類防疫物資、生活物資和現金價值700多萬元。
固本強基,提質增效,寧商協作取得“新成效”
黨建引領聚焦辦好民生實事。著力打造“寧商協作100件民生微實事”黨建品牌,統籌各方資源,努力把商洛市民百姓的“關鍵小事”辦成寧商協作的“暖心大事”。協調南醫大二附院實施“心佑工程”,組織40名患兒到南京免費手術治療;協調南京市兒童醫院實施“重塑花蕾”行動,讓4名患兒獲得免費手術治療;洛南縣組織江蘇企業家率“藍鯨之愛”聯盟開展送教獻愛心活動,並設立助學金和鄉村教師助教金計劃;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和柞水縣等縣區開展了千余個“兒童微心願”認領活動;蘇陜協作南京市工作組籌集77萬元用於支援商洛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民生項目。
産業發展突出培育內生動能。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從“輸血”到“造血”,再到“活血”;從項目拉動到産業帶動,再到市場轉動,寧商協作不斷進入佳境。寧商兩地合作共建寧商産業園區達到19個,其中農業産業園11個,引導入園企業25家;累計援建(幫扶)車間62個,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2381人。洛南縣初步形成以環亞源、維維豆奶等為代表的一批來自江蘇的龍頭企業集群;商州區産業脫貧示範園提檔升級為電子科技産業園,招引國飛無人機等4家東部企業,電子資訊産業從“零”突破“十億級”。鏈式招引主導産業,商州區繪製氟化工産業圖譜精準招商的做法在商洛推廣,丹鳳縣成功推動新雨丹中藥材産業園二期開工建設。科技賦能特色産業。圍繞商洛産業發展技術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洛南縣和柞水縣分別實現了“南瓜北移”“南稻北種”“南茶北植”;依託江蘇丘陵地區南京農業科學研究所在商州區和洛南縣建立了草莓種苗跨地繁殖基地;柞水縣蘇陜共建茶園首屆開採節順利舉行,中國鄉村振興雜誌刊登《南京幹部陜西柞水“種茶”記》;蘇陜協作洛南優良水稻喜獲豐收,在今年豐收節期間,被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政協報、中國青年報以及中國政府網、新華社客戶端等媒體相繼報道。
消費幫扶提質擴面提升水準。寧商兩地推進消費協作,從提升農産品品質源頭上發力,從銷售渠道上拓展,從品牌塑造上升級,充分發揮南京大市場、大平臺、大流通優勢,南京市總工會出臺《實施消費幫扶、支援對口支援地區兩年行動計劃》,組織編制《商洛農副産品採購指南》,舉辦首屆洛南縣“蘇陜美食節”,上線“鮮豐匯”商洛館,續簽南京地鐵4號線“柞水木耳號”,開通杭州1000輛巴士廣告,組織12家商洛企業參加2022江蘇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地區特色商品展,幫銷商洛農副産品首次突破5億元。
勞務協作堅持依靠品牌賦能。兩地聚焦脫貧勞動力就業需求和技能特點,精準組織推動勞務協作。堅持市場化運作、規範化培育,強化技能化開發、規模化輸出,加強“山陽輔警”“鎮安月嫂”“商南技工”“丹鳳廚工”的品牌化推廣、産業化發展,加快打造“洛南嫂子”“柞水汽配工”勞務品牌。南京公安山陽輔警招聘拓展到商洛全市,首次開展了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幫助456名商洛青年圓夢南京警營;“丹鳳廚工”李鋒被江蘇省推薦為全國優秀農民工,獲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表彰;“鎮安月嫂”入圍“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勞務品牌全國選拔賽”。《全方位賦能 穩就業“飯碗”》入選今年8月國家鄉村振興局全國東西部協作示範培訓班典型案例。
商洛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力打造中國康養之都、高品質發展轉型區、生態文明示範區、營商環境最優區、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區“一都四區”,協同建設西安—商洛“生活圈、生産圈、生態圈”,著力構建新材料、綠色食品、健康醫藥等“3+N”産業集群。商洛和南京將在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深化經濟協作等方面進一步開展務實合作,共同打造新時期寧商協作的升級版、東西部協作的新樣板。(楊科)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開拓創新 務實合作 著力打造蘇陜協作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