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

“雙11”後快遞業如何迎接新挑戰?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已經結束,對於快遞行業來説,在“雙11”結束後,物流高峰才拉開序幕。據郵政部門預計,“雙11”旺季産生的郵件快件將在11月20日前基本完成投遞。那麼在此期間,郵政快遞業是如何應對旺季挑戰的?記者通過雲採訪的形式了解各地快遞處理的亮點。

指揮中心裏有個“最強大腦”

“今年‘雙11’我們快遞人真的不再苦哈哈地忙亂一團了,工作越來越輕鬆、高效,快遞小哥、司機、操作工、客服很少再徹夜加班,但與此同時,我們的客戶服務卻越來越好,派件和攬件都越來越快。”圓通速遞江蘇宿遷沭陽分公司副總經理袁哲人認為,這都得益於指揮中心裏有了一個“最強大腦”——網點管家。

據袁哲人介紹,有了網點管家,網點可以最早提前6小時查看中心進港件的裝卸數據,以便提早規劃、提前安排多少人、多大車去拉件,非常精準。此外,網點可以實時查看在中心對應格口的裝車情況。這樣一來,後續網點的分揀、快遞小哥的派送,都能夠提早進行,收件時效也就能保證。“人員的操作效率從之前的單小時每人平均1300票到目前每人平均最高突破2000票,整體操作時長縮短了近40%。”

在“網點管家”上,還可以通過“客戶管家”實現與客戶的線上通聯。據袁哲人介紹,他們是以出港為主的,對接很多不同産品類型及多個平臺的電商客戶,之前多的時候客服有20多人,還經常忙不過來。有了智慧客服“小圓”後,將商家客服、快遞公司客服及“小圓”“一群綁定”,只要在群裏發起類似顧客退件、更址等常見需求,智慧客服就會暫態回應、解決並及時反饋,如遇到更複雜的疑難問題,人工客服也會第一時間對接。“現在客服人員減少一半了,處理問題卻更高效,客戶好評還提升了。”袁哲人説。

首創大小件立體分揀系統

11月15日上午8點30分,德邦上海嘉定轉運中心內,當車輛經過場站調度停靠到固定月臺時,卸車三組運營外場組長王華濤開啟設備,只見伸縮皮帶機自動伸長到車廂內部,與他同組的分揀人員將貨物掃描放置到皮帶機上,貨物通過皮帶機運輸到自動化分揀設備上。

據該轉運中心高級經理李洋介紹,這是公司首創擁有專利的大小件融合多層立體自動化分揀系統,能將疊在一起的快件在傳送帶上進行分離,有效地降低了物件的破損率。

王華濤也告訴記者,這臺設備的工業照相機在標簽識別上採用360°六面環繞條碼識別的技術,通過工業照相機對貨物資訊進行無接觸識別,再自動達到自動模組帶區域,轉向輪根據貨物的收件地自動分揀歸類,不用再將所有快件的條碼翻動朝上,減少人工分揀時效,降低失誤率。

“而且我們的皮帶機比平時看到的皮帶機寬一些,由於承運的貨物大多是重件、大件,因此這個設備的寬度是針對大件量身定做的,進出貨線也是行業內最寬1.4米、1.6米、甚至1.8米,適配于重貨分揀。”李洋説,這套分揀系統最快時單小時分揀貨物峰值達到2.5萬多件,單日分揀貨物峰值可達50多萬。相較于原有人工分揀方式,工作效率提升3倍以上。也正是這套系統,支撐了他們“雙11”旺季人力、場地、車輛的全面升級。

農産品家門口就能發貨

“‘雙11’來了,我每天都能發出快遞1000件左右。”11月10日,正在韻達四川省德昌縣網點寄快遞的電商老闆張靜告訴記者,她是德昌縣六所鎮幼山村村民,返鄉創業從事電商有5年了,日常主要通過各大電商平臺銷售本地草莓、梨、核桃、葡萄、桑葚、藍莓、枇杷等農産品。剛開始只有縣城有快遞,需要自己將貨物運到城裏快遞站點去發貨,每天只能發幾十件。現在每天發件量幾百件到上千件不等,在家門口就能發貨。

之所以能做到在家門口就能發貨,據該網點負責人徐峰介紹,網點以快遞為依託、以電子商務創業為助力點,以本地優質農特産品為支撐,在全縣建立了100多個電子商務服務站,組建了覆蓋德昌縣95%鄉鎮的農村快遞網路,成功打通快遞最後一公里,實現電商及快遞融合發展,將電子商務服務站點開遍了德昌各鄉村鎮。

徐峰告訴記者,去年他還投資建設了德昌縣電子商務産業園&快遞物流雲倉中心,計劃將電商、快遞、物流、創新創業孵化中心全部融合到一個園區。以助力鄉村振興為總體目標,依託園區及遍佈鄉鎮以及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深挖當地有特色、有優勢的産業,形成以網際網路+物流、網際網路+人文、網際網路+旅遊的電商發展模式,並提供從創業、培訓、運營、到快遞全鏈路一條龍服務。記者 甘皙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雙11”後快遞業如何迎接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