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千年青銅水禽重獲新生

走進全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一個擺放青銅水禽的展櫃吸引了觀眾的目光。鴻雁、天鵝這些可愛的動物彩繪青銅器神態逼真、形態各異。看著眼前這些精美的青銅水禽,你可能想像不到它們剛剛出土時銹蝕、礦化,破碎不堪的樣子。

現在,經過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巧手“醫治”,青銅水禽終於重獲新生!

重回考古現場

這些可愛的青銅水禽是在哪發現的?讓我們回到當時的考古現場。

2001年,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與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聯合組建的秦始皇陵考古隊對秦始皇帝陵園區K0007陪葬坑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量彩繪青銅水禽。青銅水禽出土于過洞之中,出土時大多由西向東依次排列于坑底南、北側的夯土二層臺上。

從種類上看,青銅水禽可分為天鵝、仙鶴、鴻雁三大類,分別為20件、6件、20件。從姿態上看,青銅水禽可分為立姿和臥姿兩類。20件青銅天鵝中,3件為立姿,17件為臥姿。20件青銅鴻雁中,4件為立姿,16件為臥姿。6件青銅仙鶴均為立姿。立姿青銅水禽掌下均設有踏板,而臥姿青銅水禽則沒有。青銅仙鶴的踏板為鏤空雲紋,而青銅天鵝和青銅鴻雁的踏板為板狀長方形。

令考古工作者驚喜的是,所有青銅水禽表面原來均飾有彩繪,青銅鴻雁一般以黑色顏料裝飾,青銅天鵝和青銅仙鶴則以白色顏料裝飾。

為了將這些文物安全提取,考古人員在現場進行了一些臨時性的保護工作,對部分青銅水禽銹蝕嚴重的部位用加固材料進行加固,以增加其自身強度。

經過初步清理,考古人員將保存較好的青銅水禽直接提取,放于木箱之中,腐蝕嚴重、強度差的青銅水禽或者殘塊則用石膏繃帶進行打包提取。由於長期處於潮濕的埋藏環境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加上該陪葬坑在歷史上曾遭人為破壞以及坑體坍塌,青銅水禽出土時保存狀況較差,腐蝕、殘損較為嚴重。個別青銅水禽還存在變形現象,表面大部分彩繪層均已脫落。

中德合作“醫治”青銅水禽

鋻於這批珍貴文物的重要性,青銅水禽的保護修復工作被列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德國羅馬日耳曼中央博物館2003—2006年期間文物科技保護項目。

作為中方技術人員,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副院長邵安定博士參與了青銅水禽的保護修復工作。

“對青銅水禽進行實驗室保護修復,首先要對青銅器進行病害評估,找出‘病因’。對青銅器進行病害評估,就是根據病害的類型、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保護方案。”邵安定介紹。

圍繞前期的保護修復工作,中德文保人員在青銅水禽鑄造工藝、合金成分、顏料鑒定等方面進行了相關探索,科學分析後制定保護工作方案。文保人員檢測發現,青銅水禽是用含錫量為10%左右的銅錫二元合金鑄造而成,與秦始皇帝陵園區的其他青銅器相似。青銅水禽與早期秦文化青銅器使用相近甚至相同的銅礦礦料,因此這些礦料可能來自秦嶺山區。

邵安定和同事們利用科技手段對青銅仙鶴的白色顏料、青銅鴻雁的黑色顏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白色顏料為磷灰石(骨白),而且在其樣品中發現少量漢藍和漢紫的顆粒,黑色顏料確認為炭黑顏料。原料的確定為文物修復提供了科學依據,修復工作隨即展開。文保人員對這些青銅水禽表面的覆蓋層用超聲波潔牙機進行機械清除,對比較脆弱的部位用手術刀、三棱刮刀、毛刷等工具進行手工清理。清理完成後,文保人員在室溫下將青銅水禽浸泡在特殊溶液中一週時間,對有害銹進行穩定處理。最終,6件青銅水禽得以成功修復。

院校合作深度保護研究

2010年,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援下,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對剩餘青銅水禽進行保護修復。邵安定將青銅水禽的製作工藝作為他博士論文的題目,為此開展了長達5年的系統研究,最終得出了一系列令人信服的結論,填補了該領域研究的空白。

經過深入檢測、分析和對比研究,邵安定認為青銅水禽為失蠟法整體鑄造而成,與西元前一千紀古埃及、古希臘的大型青銅雕像的相關工藝較為接近。這種工藝在中國先秦青銅器上較為少見,表明此階段秦文明中的青銅製作工藝受到地中海相關文明的影響。

“通過對青銅水禽的病害分析以及保護修復實踐,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青銅水禽的內部結構,積累了對體型龐大、銹蝕嚴重的彩繪青銅文物的保護修復經驗,對後續青銅水禽以及其他類似青銅器的保護修復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邵安定説。

如今,經過文物修復人員的巧手,部分青銅水禽得以在寬敞明亮的陜西考古博物館展廳裏與大家相見。這些青銅水禽按照實際大小仿製,栩栩如生、悠閒自在,有的怡然嬉戲,有的低頭覓食,姿態各異,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秦朝“大國工匠”對生活的細膩觀察和高超的工藝水準。本報記者 郭青 通訊員 張珊珊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千年青銅水禽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