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故事 | 振興鄉村的“一根蔥”“一碗麵”“一隻羊”
節近立冬,正值西府人插蔥秧的時候,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長青鎮的群眾,忙碌在田地間,鬱鬱蔥蔥的蔥秧甚是喜人,過完年這片蔥地就有收成了。
石頭坡村60多歲的脫貧戶文虎正在村集體經濟流轉的地上忙乎著,起壟、插秧,幹得不亦樂乎。文虎為啥心勁這麼大?老人家掰指頭一算賬,今年給村集體打工加上分紅和流轉土地的錢,能掙個3萬多,比年輕娃在外邊打工強。
“長青蔥、臨河風,皮薄肉嫩吃一冬。”長青鎮自古就有種植大蔥的傳統,如今,鎮上因地制宜,在全鎮範圍內推廣大蔥種植,發展“一根蔥”經濟。
鳳翔區長青鎮高嘴頭村現代化大棚內大蔥長勢喜人
石頭坡村成立合作社,流轉來800畝土地專門種植大蔥,從育苗到栽植“一條龍”作業,3000多村民把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如今在自己地裏給村集體“打工”掙錢。
鎮上其他村也不甘落後,高嘴頭村不僅建有46個蔥苗培育大棚,還種了150余畝大蔥,這些大蔥一眼望不到頭。在種大蔥時,村上通過農用機械搭載導航系統,按照設定數據保持直線行駛種植;在大蔥生長各階段,按照精確的水肥比例,採用針管按毫升配比氮肥、磷鉀肥等進口水溶肥,確保大蔥水肥平衡,助其快速生長。
“我們採用科技手段實現精細化管理,提高了大蔥的品質和産量,目前大蔥還沒到收穫時間,已有不少客商提前洽談訂購。”高嘴頭村黨支部書記張錄強説,今年大蔥畝産量在1萬斤以上,按照目前市場行情,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能突破200萬元。
“一根蔥”經濟讓鳳翔長青的群眾過上了好日子。無獨有偶,在百十公里外的金臺區硤石鎮,這個素有“柴胡小鎮”之稱的地方,從柴胡的種植、研究到初加工,已經形成了一條相對完整的産業鏈。
硤石鎮六川店村村民楊紅科今年11畝柴胡收成不錯。去年他家靠柴胡收益6萬餘元,今年行情看好,估計還能賣個好價。看著滿院晾曬的柴胡,楊紅科喜笑顏開。嘗到柴胡産業甜頭的不止楊紅科1家,僅六川店村就有近300戶在種柴胡,而硤石鎮全鎮柴胡種植面積達3萬畝。
因産而興、依産致富,寶雞市可以説是縣縣有首位産業、鎮鎮有示範點、戶戶有增收門路。
千陽縣奶山羊養殖場現代化管理促進效益
縱觀渭河南北,産業振興給西府大地帶來別樣風采。隴縣乳業、眉縣獼猴桃、千陽蘋果、扶風生物醫藥、鳳縣綠色礦業等特色産業加速發展,麟遊現代能化基地建設全面提速,鳳翔白酒産業産值突破百億元,岐山“一碗麵”入選全國農業全産業鏈典型縣名單,太白被確定為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縣域首位産業發展步入“快車道”;深化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全市脫貧人口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幅達到15%以上,隴縣入選全國鄉村振興示範縣。
近年來,寶雞市堅持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主攻方向,制定下發《抓縣域經濟促鄉村振興行動方案》,各縣區立足資源稟賦、産業基礎和發展優勢,大力發展首位産業,通過大力實施培育産業鏈、補齊服務鏈、壯大人才鏈、塑造文明鏈、構建共治鏈“五鏈”行動,推進縣城與鄉村資源整合、優勢互補、融合發展,以縣域競爭力根植鄉村振興的源動力,以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我們建好銜接資金項目庫,將55%以上的資金用於産業發展,將30%以上用於支援縣區發展首位産業,加快推進‘一村 (鎮)一品、一縣一業’。”寶雞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同志説,如今,渭北垣區優質蘋果、秦嶺北麓優質獼猴桃兩大果業帶形成規模,果品面積141.5萬畝,蔬菜面積69.8萬畝,其中高山蔬菜29萬畝、面積全省最大,扶風、鳳翔、陳倉3個縣區入選全省關中西部設施蔬菜標準化示範基地縣。奶山羊存欄101.6萬隻,今年上半年全市奶類産量25萬噸,同比增長8.9%,千陽蘋果、隴縣和千陽奶山羊、眉縣和岐山獼猴桃分別納入國家黃土高原蘋果、關中奶山羊、秦嶺獼猴桃産業集群。
據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寶雞市縣域生産總值達到780億元,同比增長0.9%;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181元,同比增長6.4%。産業興旺支援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不斷激活寶雞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攝影統籌 弓旭東 孫亞婷 劉家秀)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陜西頻道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三秦故事 | 振興鄉村的“一根蔥”“一碗麵”“一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