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秦創原臨空智港:注入“智慧”基因 擎動臨空經濟發展
距離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僅有8公里,作為咸陽臨空經濟帶的核心區和先行區,近年來咸陽經開區發揮區位優勢,全面系統推進臨空經濟帶建設,著力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産業承接地和商品集散地。
11月15日下午,“聚焦高品質發展——第六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網路主題活動走進咸陽經開區秦創原臨空智港項目施工現場,詳細了解科技創新、産業佈局等情況。
總投資15.83億元 打造臨空經濟示範園區
“該項目總投資15.83億元,建設週期24個月,畝均投資729萬元,總建築面積25.6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綜合服務中心、高端研發中心、科技轉化中心、路演展示中心、企業孵化中心等‘五個中心’科創載體。”咸陽市北垣新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濤説。
據了解,咸陽經開區秦創原臨空智港項目總投資15.83億元,總佔地217畝,總建築面積約28.21萬㎡,主要建設綜合服務中心、高端研發中心、科技轉化中心、路演展示中心、企業孵化中心等“五個科創載體”。
以“智慧”為特色,産業是臨空經濟的核心內容,是臨空經濟真正的“血肉”。隨著新舊動能轉換和國際化步伐加快,咸陽經開區秦創原臨空智港項目突出臨空經濟的首位産業地位,著眼産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引進和培育總部經濟、“專精特新”、航空製造等主導産業,精心打造集生産研發、路演展示、商務辦公、生活配套為一體的雙碳型、智慧化、數字化産業園區。
在臨空産業大平臺框架下,如何成為更具能量的變數X(産業載體),走在空港發展的第一線,也是眾多企業、産業面臨的挑戰。
目前在建的秦創原臨空智港項目著眼于推動産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研發、科創、孵化、示範一體化發展,引進培育總部經濟、專精特新、航空製造等臨空指向産業,打造雙碳型、智慧化、數字化臨空經濟示範園區。
建成運營後,將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瞪羚企業20家以上,年産值超過20億元,畝均産值920萬元,年稅收1.6億元以上,畝均稅收75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
咸陽經開區緊鄰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8公里,是咸陽臨空經濟帶的核心區和先行區,規劃面積130平方公里,核心區開發面積22平方公里。當前,咸陽經開區圍繞建設臨空經濟集聚區、産城融合樣板區、生態宜居示範區、改革創新先行區,正破繭蝶變。
建設與招商同步 已簽約和重點對接項目21個
15日下午,當採訪團走進咸陽經開區秦創原臨空智港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工程機械發出陣陣轟鳴,工作人員正在加緊施工,現場秩序井然。
彭濤介紹,該項目有三個特點:一是大面積壓減物流用地,盤活土地資源,支援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建設,打造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器”。二是聚焦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打造空港新城咸陽經開區臨空組團發展重要支撐,推動臨空經濟首位産業快速發展。三是堅持建設與招商同步開展。
截至目前,已經簽約和重點對接項目21個,分別為四維數字導航等6個專業技術服務類項目;真空鍍膜氣相沉積項目等5個通用設備製造類項目;航空模具及新材料研發製造等3個航空航太製造;第三代半導體封裝材料及CMP硅片拋光研發製造等2個電子設備製造類項目;雲喲科技陜西地區邊緣計算運算中心等3個技術服務類項目;高性能銅鋁複合新材料研發製造1個金屬製品業類項目;中天盛隆煤礦水文檢測設備及系統項目1個專用設備製造類項目。
創新載體是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圍繞兩鏈融合,打造立體聯動“孵化器”、科技成果産業化“加速器”和兩鏈融合“促進器”的核心。
近年來,咸陽市堅持把建設秦創原咸陽核心區作為重大戰略工程,以加速産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為主線,以重點産業項目和重點産業園區建設為抓手,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以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為目標,全力推動咸陽高新技術産業高品質發展。(強一飛 周金柱)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