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閒置地變身豐收田
初冬時節,在洋縣磨子橋鎮中營村的木蘭生態科技示範基地,放眼望去,一顆顆翠綠的碧根果挂滿枝頭,10余名工人穿梭于林間地頭,忙著采收成熟的果子,大家喜笑顏開,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
“我們這裡大都是丘陵坡地,耕作不便,種糧産量也不高,土地漸漸都閒置了。基地建起後,我不僅拿到了土地流轉費,還在基地內務工,既能把家裏照顧上,還有1萬多元的年收入,我很滿意。”11月7日,正在採摘碧根果的工人岳靈俠説。
岳靈俠説的基地,是指木蘭生態科技示範基地。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流轉土地,招商引資,分批次引入40余個碧根果品種,于2019年建成了這個集種質保藏、豐産示範、品種創新、快速繁育為一體的碧根果産學研基地。經過幾年培育,如今,220畝碧根果已全面挂果。
“碧根果樹是集果用、油用、材用、園林綠化于一體的生態經濟型樹種,果實營養價值豐富,果仁中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是理想的健康食品。目前,我們的碧根果長勢良好,未來5年內計劃推廣種植5萬畝以上,可實現綜合産值2億元。”木蘭生態科技示範基地總經理陳智強説。
在洋縣,盤活土地資源,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故事還有許多。近年來,洋縣緊扣“撂荒旱地整治”工作,積極採取“復耕復種一批、集中流轉一批、代耕代種一批、兜底託管一批、改善提升一批”的措施,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多種類種植經濟作物,讓撂荒地切切實實煥發出生機和活力。截至目前,全縣建成農業産業基地80余個、農業産業園16個;發展優質水果3.9萬餘畝、中藥材2.3萬餘畝。
“在盤活土地資源上,洋縣因地制宜,在縣域內山區和丘陵區,以撂荒旱地為主,在漢江過境段,以水澇荒田為主,選擇最適合的經濟作物,統籌推進,讓土地效益最大化,拓寬農業增收渠道。”洋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柯紅軍説。
今年56歲的梅紅娥是洋縣改造水澇荒田發展農業産業的受益者之一。梅紅娥家住漢江南岸的洋縣黃家營鎮三岔村,一家6口人,是脫貧戶,以前老伴和兒子、兒媳常年在外務工。“去年初,老伴和兒子回家,在老溝口南面的2畝水澇荒田裏建了一個香菇大棚,在老溝口北面的1畝多水澇荒田發展了荷田養鴨,全家人既能生活在一起,又有家庭産業,現在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在香菇大棚內,梅紅娥一邊查看香菇長勢一邊説。
在梅紅娥家南面兩山之間的夾溝裏,有一片被小溪衝出的土地,當地人叫老溝口。記者站在老溝口前的鄉間小路上,南面正是梅紅娥家的香菇大棚;向北望去,綠色圍擋內,1000多只鴨子在荷葉下自由覓食,一派田園風光。
“這樣的地塊耕作困難,加之山區光照不足,種植糧食病蟲害多、産量低。‘藕田養鴨’模式充分利用了鴨子食性雜的特點,讓鴨子吃荷田裏的雜草、害蟲,鴨糞又是很好的肥料,既節約生産成本,又能促進蓮藕增産。今年蓮藕和鴨子的總産值可達3萬多元。”梅紅娥的兒子梅自強説。
黃家營鎮鎮長張小濱告訴記者,黃家營鎮積極開展“整治撂荒地、荒田變良田”行動3年來,累計改造荒田2200余畝,建立了3個農業産業基地,分別發展椴木香菇12萬架、袋料香菇8萬袋、種植中藥材1500余畝;建成農業綜合種養示範點11個,共發展稻田養魚320畝、藕田養鴨120畝。産業興旺了,全鎮14個村集體經濟都有收益。
2020年以來,洋縣下大力氣進行水澇荒田改造,走“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效、糧漁雙贏”産業發展之路,建立水田綜合種養化、生態種養化模式,不斷加大對發展綜合種養産業生産經營主體的土地流轉、田間工程及養殖設施建設、苗種原良種場和繁育示範基地産品認證等環節的資金和項目扶持力度,持續推動三産融合發展。目前,全縣已完成水澇荒田改造1.4萬畝,建成農業綜合種養基地20個,農業産業園8個,綜合種養千畝示範基地1個、百畝示範基地8個。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昔日閒置地變身豐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