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滇協作讓這裡的蘋果成為群眾的“致富果”
眼下,正是蘋果采收的時節。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布嘎鄉蘋果種植基地,果樹成片,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果農們忙著採摘裝運。
蘋果成為當地的“致富果”,得益於滬滇協作。2021年6月,上海市松江區正式結對幫扶昭陽區,兩地各級各部門立足當地的自然稟賦優勢,採取資金、技術、消費幫扶等舉措,探索滬滇協作新路徑,為蘋果産業注入“活水”。
過去,布嘎鄉的蘋果以農戶散種為主,為推動蘋果種植規模化、産業化,上海市松江區投入幫扶資金在布嘎鄉建設了5000畝的蘋果種植基地,項目還包括蘋果苗木購植、灌溉系統建設、農機設備採購、園區基建等配套工作。
布嘎鄉鄉長張亞東説,進入豐産期後,這個基地可年産蘋果2萬噸,帶動當地群眾500人就業。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離不開産業振興。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委副書記魏永翔説,結對幫扶以來,松江區為昭陽區的蘋果産業先後投入幫扶資金近億元,助力蘋果産業提檔升級。
灑漁鎮是昭陽區的蘋果主産區,蘋果種植規模大、産量高,但農戶的蘋果種植技術水準參差不齊,品牌化相對較弱。
針對這一實際,上海援滇幹部經過研判,在灑漁鎮投建了一個鄉村振興示範園項目,涵蓋蘋果包裝、分選、運輸、倉儲、物流等方面,採取“黨支部+集體經濟+公司+農戶”的方式組織管理,著力培育蘋果産業初加工基地,提高蘋果的市場競爭力。
上海援滇幹部、昭陽區副區長吳丹説,這些項目的投建,讓昭陽區的蘋果産業穩步實現産業化、規模化、規範化、高效化運轉,有助於提升品質、打造品牌,進一步提升蘋果産業的附加值。
得益於滬滇協作,54歲的灑漁鎮巡龍村果農李章瓊眼下忙得不亦樂乎,還請來不少親戚朋友幫忙分裝蘋果。作為蘋果種植大戶,李章瓊家今年采收了8萬多斤蘋果。“以往要拉到當地集市去賣,今年來自上海的工作人員幫我們打通了銷售渠道,賣了5萬多斤蘋果到上海,價格也好,我們很放心。”談起政府的支援,李章瓊連連稱讚。
如何讓蘋果賣得出、賣得遠、賣得好?滬滇兩地合力開展線上線下消費幫扶,借助上海的大市場、大流通優勢,以社會幫扶、蘋果品牌推介會等形式,力推昭陽區的蘋果“走”出去。10余家蘋果企業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推介活動,松江區的企業家和愛心人士也到昭陽區進行考察。如今,越來越多的蘋果企業和果農通過電商和直播平臺銷售蘋果。
昭通超越農業有限公司種植了6萬畝蘋果。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忠偉説,松江區結對幫扶昭陽區以來,依託推介活動,公司主打的“昭陽紅”蘋果已進入上海多家超市,在滬銷售價格和銷量均提升20%左右。
目前,昭陽區的蘋果種植面積從兩年前的60多萬畝增至73萬畝,年産量達85萬噸,蘋果銷往國內各地和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蘋果産業年綜合産值達90億元,輻射帶動45.6萬餘人增收致富。
昭陽區鄉村振興局局長陳勇昌説,滬滇協作為昭陽區的蘋果産業發展補齊了短板,讓蘋果産業甜上加甜,小小蘋果成了群眾的“致富果”和“希望果”。新華社記者林碧鋒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滬滇協作讓這裡的蘋果成為群眾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