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塞上碑林”:如何防範風雨侵蝕是一個課題
“紅石峽的每一副摩崖題刻都鑲嵌著特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我們走進那個歷史時代的一扇大門。紅石峽不但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也是一部厚重的歷史典籍,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史實資料,其豐富的藝術價值與厚重的史學價值值得我們每一個歷史研究者重視。”這是一些史學研究者關於紅石峽摩崖石刻的學術性概述。
然而,今天當人們步入紅石峽景區時,震撼之餘,發現崖壁上的一些題刻,在歷經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後,逐漸剝蝕掉了,有的字跡變得模糊不清,只能看到影影綽綽的刻痕了。儘管一些題刻被做過精心保護,但眼前的景象與記者18年前到此採訪時的情景判若兩樣。
原紅石峽文管所所長李建平在紅石峽工作了整整20年,可以説對摩崖石刻群的每一寸崖壁都瞭如指掌。據他介紹,當年的保護措施確實延緩了石刻的風化速度,而僅僅過去十多年時間,石刻表面就又被嚴重剝蝕了。此後,由省考古研究院設計,文保部門分別進行過規模不等的防滲排水、風雨檐廊等加固保護工程,但很難阻止石刻的腐蝕進度。
李建平説,榆林氣候條件特殊,乾燥的空氣在西北風加持下,加之烈日長時間暴曬,崖壁下部積水及壁下廣澤渠和榆溪河水的影響,對東崖壁的石刻侵蝕速度是驚人的,最主要這些摩崖石刻為質地較軟的粗砂岩,吸水性強,這更加快了字跡的剝落。
紅石峽在1992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於紅石峽景區的後續開發和摩崖石刻群的進一步保護,一些業內人士呼籲,應該迅速採取搶救性保護措施,保護這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塞上碑林”。 記者 楊永存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塞上碑林”:如何防範風雨侵蝕是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