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史密簋:方寸之間補青史

“這個青銅器看起來實在是太破了,為什麼還能放在大廳裏展出?”

“它裏邊居然有一大段文字,寫的是什麼呢?”

……

10月26日,在安康博物館二樓的展廳裏,幾名遊客被一件不同尋常的文物勾起了好奇心。原來,他們發現,展廳中的一件名為史密簋的青銅器,與周圍文物相比顯得“格格不入”——器型號稱為簋,卻沒有常見的簋所擁有的雙耳、器蓋,底座、圈足也不見蹤影,器身上還有豁口、破洞若干,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破舊的“碗”。

“別看史密簋‘顏值’不高,但它的歷史價值可一點也不低。它一經面世,就在國內文史學界引發了轟動,成為眾多專家學者爭相研究的對象。”安康博物館講解員穆夢瑤解釋,史密簋是安康地區迄今為止出土的唯一一件帶銘文的西周青銅器,其銘文記述了一場未載于史冊的戰爭,佐證了西周鄉遂制度的存在,為西周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史密簋從何而來,與它相關的故事又有哪些?帶著諸多疑問,記者走進安康博物館,尋訪它的前世今生。

史密簋

名稱:史密簋

等級:一級文物

出生時間:西周

戶籍登記時間:1986年

現住址:安康博物館

壹 曲折的發現之旅

1986年,安康市漢濱區金星村村民王金富在漢江王家壩附近的河灘地耕作時,挖到一塊很大的土塊,便隨手用镢頭敲擊了一番,意外發現一片銹跡。察覺到異樣後,王金富趕忙將其拿到河邊清洗,果然清理出了一件寶貝——青銅器,這便是史密簋。

史密簋出土時十分殘破,兩隻簋耳和底座都已丟失。“掏凈泥土一看,像是個古代頭盔,也有可能是一件容器。”王金富沒太在意。

幾經輾轉,時間來到1987年冬天。時任安康歷史博物館館長李啟良在一位同事家看到紙片上用鋼筆描摹的篆字,發現其中許多字的筆畫很像金文,詢問得知摹寫的是一件青銅器上的文字,器物就在安康。從未聽説安康出土過有這麼多銘文的青銅器,李啟良很是激動,可隨後的線索很快中斷了。大約一年後,他收到陜西省文物局轉來的一封信,大意是安康一位農民持有一件帶著許多文字的青銅器,省文物局要求安康歷史博物館儘快派人去查看。

“這多半和之前所見的摹本有關。”李啟良判斷。

事情果然如他所料。仔細查看後,他發現這是一件殘損嚴重的青銅簋。其口沿直徑20.6釐米,一側破缺,一側似曾有耳;殘高12釐米,底部有三處等距離破洞,其中一處似為足部殘存;腹徑25釐米,腹部呈圓弧狀隆突,有三道折棱,近口沿部飾有一圈竊曲紋;簋底外部佈滿斜方格紋。可以斷定,這曾是一件精緻的四足兩耳竊曲紋簋。

讓他驚喜的是,儘管這件青銅簋損壞嚴重,但內底部曲折的銘文筆意古拙、佈局疏朗、線條流暢、字跡基本清晰。銘文共93字,記述了西周時期周天子派師俗、史密率軍東征的史實,彌補了史籍關於這場重要戰爭的空白。後來,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學勤正是依據銘文內容,將這件青銅簋定名為史密簋。

幾經週折,史密簋被有關部門回收,最終在安康博物館“安家”。如今,史密簋陳列在安康博物館。那破損的豁口,像是一個微笑,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安康博物館二樓展廳,史密簋在一個玻璃展櫃裏安然而立,昏黃的燈光下,它散發著青銅所特有的光澤,仿佛訴説著2000多年的歲月滄桑。

貳 獨特的歷史價值

有關西周中期的傳世文獻極少,正因如此,這一時期青銅器銘文上的記載彌足珍貴。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斷句不同、對個別文字的辨識有差異,同時也因為對西周時期周邊少數民族了解有限,專家學者們雖對史密簋銘文的理解存在一定分歧,但對銘文所記述的史事達成了基本共識。

史密簋銘文講述了這樣一段史事。西周中期,南夷的盧方、虎方與東夷的杞方、舟方等方國聯合起來,侵犯西周王朝的東方邊境。於是周天子派遣將領師俗、史密率軍東征,同時指揮齊國、萊國等圍攻位於今山東境內的長必地區。南夷、東夷的方國雖然聲勢浩大,卻實力不濟,很快便被師俗、史密擊敗。其間,史密抓獲了百餘名俘虜。凱旋後,史密為歌頌周天子功德,炫耀戰功,並紀念去世的父親,便鑄造了這件青銅簋,希望它能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惟十又一月,王命師俗、史密曰:東征……師俗率齊師、遂人右,伐長必。史密左,率族人、萊伯、僰……伐長必,獲百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史密簋銘文一經整理公佈,很快便在學術界掀起了研究西周史的熱潮。專家學者們重新審視漢水中上游這片土地上的往事,提出了許多疑問,展開了抽絲剝繭般的研究,試圖由此解開有關西周史的諸多未解之謎。

——古文字學家將史密簋銘文上的字體、字形甚至遣詞造句與其他西周青銅器銘文相聯繫,推動了金文的相關研究。

——歷史學家反覆求索史密簋銘文所隱藏的蛛絲馬跡,考證了盧方、虎方等一批方國的地望、疆域沿革,剖析了西周中期的社會組織結構、鄉遂制度、軍事制度等,再一次證實了《周禮》等古籍真實可信。

——考古學家依據史密簋的形制特徵、銘文內容,為一大批西周中晚期青銅器的斷代研究找準了新的“坐標”,起到了證史補史的作用。

……

文物穿越歲月,將歷史訴諸今人。史密簋銘文用一篇短短93字的“戰爭實錄”,生動描繪了西周中期周天子調兵遣將迅速平定邊境動亂的歷史風雲,勾勒出西周王朝與南夷、東夷以及東方諸侯國之間錯綜複雜關係的冰山一角,仿佛將參觀者帶回到那段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中。

參 深厚的歷史脈絡

一件記錄發生在今山東境內的戰爭的青銅器,為何會在安康市王家壩遺址出土?

王家壩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夾雜有大量西周至秦漢時期的文物。由此可見,至少在這一歷史時期,王家壩遺址所在地是當時的“陜南重鎮”。有學者據此認為,史密原本就駐紮在今安康地區,取得戰爭勝利後回到了駐地,並將史密簋帶了過去。還有的學者認為,史密是後來遷徙到今王家壩地區,並在此繁衍子嗣。

無論哪種觀點,都證明了早在西周時期,安康先民就已沿著河谷通道穿越秦嶺,與周王朝保持緊密聯繫。

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張懋鎔曾撰文評價:“史密簋這樣帶有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出土在安康,不能不使人震動。”

安康是古人活動的重要區域。早在七八千年前,先民就在漢江及其支流月河兩岸繁衍生息,安康境內發現了七八處較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此外,據考古調查發掘,安康地區秦漢時期遺址也是星羅棋佈。但令人好奇的是,周代文物,尤其是周天子以關中地區為根基的西周時期的文物,這裡卻鮮有發現。因此,史密簋的出土,對於探索安康在西周時期的歷史沿革具有重要意義。

周人直到文王遷豐、武王遷鎬後,勢力才達到關中中部,此後逐步向東推進。周人從關中向東南方向發展,一條路徑是經由今藍田、商洛,沿丹江向河南發展,所以藍田、商洛地區屢有西周青銅器問世,還有一條路徑是從今西安出發,出子午谷,然後沿旬河到旬陽,或者經寧陜、漢陰進入安康。

“以前我們總是感到困惑,為什麼關中大量出土西周青銅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也出土西周或春秋早期的青銅器,而偏偏作為關中進入河南、湖北通道的安康、商洛不見有西周或春秋早期的青銅器出土呢?像史密簋這樣的青銅器出土後,我們就可以把這一系列青銅器聯繫起來做綜合研究了。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史密簋的出土,比它的銘文本身所具有的意義更深遠。”張懋鎔表示。

歲月流轉,銅簋不語。一次偶然的發現,使歷史再次復活。籠罩在史密簋上的歷史迷霧雖然仍未全部消散,但人們仍能從史密簋中領略到西周王朝的獵獵雄風。(記者 陳志濤)

傾聽歷史深處的迴響

走近史密簋,可清晰地感知時光所留下的深刻印記,我不禁産生諸多疑問。史密是什麼人?他有怎樣的生平事跡?為什麼史密簋殘破不全還能成為國家一級文物?它將來還能被修復成原貌嗎?

其實,史密的“史”,並非其姓氏,而是其官職,即他是一位名叫密的史官。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學勤的研究表明,周代的史官常和軍事有關,在戰爭中用式盤這種數術用具推斷軍隊的行止,其作用類似于後世的軍師。

由於史密其人尚屬首次被發現,傳世史籍中並無相關記載。在史書以外,史密用93字銘文證明了自己的存在,講述了一段不為後人所知的故事。我們僅能從銘文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史密的高光時刻,還不足以還原他的絢爛人生。不過,銘文中與史密一起出現的另一位將領師俗,考古工作者已經在師永盂、師振鼎等青銅器上找到關聯資訊,通過交叉比對、相互印證,讓師俗的歷史形象漸漸豐滿了起來。未來,相信隨著更多考古新發現的問世,有關史密的歷史迷霧將得到進一步廓清,一個更為立體、生動的史密形象將更加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我凝視著那些凹凸不平的銘文,文字的美穿過悠悠歲月,傳遞出歷史深處的回音。審視全篇,疏朗的佈局和緊密的文字形成了極強的形式感,不求整齊劃一,使一些本來可以縱橫延展的字形筆勢大為收束,出現了大與小、長與短的強烈對比,體現出金文內斂濃縮、返璞歸真的美感。

望著銘文,我眼前浮現出西周中期的風雲變幻。周邊方國對周天子屢屢挑釁,黑雲壓城,戰事即發,周天子運籌帷幄,面對強敵發起多面反擊;心懷國家安危的史密、師俗在湯湯漢水邊,厲兵秣馬發動正義之師,遠赴千里之外,還百姓以安定。銘文的字裏行間,還迴響著史密得勝歸來時吹起號角的喜悅自豪。西周的故事,在史書之外,因這一件件被發掘的青銅器物而愈加完整、生動。我們不知,在這三秦沃土之下,還有多少驚喜在等著我們探知。

而它那丟失的底座、殘缺的雙耳、破漏的器身,我們也不必去強求恢復最原始的樣子。史密簋在安康博物館輕輕訴説著綿延千年的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們只需靜靜地傾聽。(陳志濤)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史密簋:方寸之間補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