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提振文旅消費 暢享海岸生活 “一鏈協同三雙聯動”的“煙臺實踐”

煙臺放大海洋優勢,深耕消費“藍海”,在山東省率先推出“海洋文化旅遊産業鏈”的相關實施意見,構建“雙鏈長一鏈辦、一聯盟一基地、一園區兩平臺”的工作機制,推動“濱海遊、海上游、海島遊”的高品質發展,構築“一帶貫穿、一廊串聯、三灣突破、三極崛起”的“向海”新格局,拓展文化和旅遊消費的“向海”新空間,建設具有“仙境特質、國際氣質”的海洋休閒度假目的地。

煙臺海洋文化旅遊産業鏈著眼“鏈長”的協同功能,發揮“鏈主”的市場動能,構建提振文化和旅遊消費的長效機制。煙臺市委、市政府成立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文化旅遊發展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先後出臺《煙臺市開展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工作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編制實施《煙臺市濱海一帶(養馬島-芝罘島)控制性詳細規劃》《昆崳山至長島濱海一線文化旅遊發展規劃》等系列規劃,海陸統籌“海洋文化旅遊産業鏈”的發展,立足長遠佈局頂層指導體系。近年來,煙臺市級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以上的文旅惠民消費專項資金,出臺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獎勵500萬元、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獎勵100萬元、獲評五星級的酒店獎勵100萬元等獎補政策,為消費提振和産業發展“引擎護航”。

煙臺圍繞“海洋文化旅遊産業鏈”發展産業,以新供給帶動新消費,培育全省領先的文化和旅遊“鏈主”集群,把文化和旅遊消費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舊動能轉換中新的支撐點來打造。目前,煙臺藍天文旅管理公司、煙臺文旅集團、蓬萊閣文旅集團、長島旅遊集團、海陽文旅集團、張裕文旅公司、業達文旅集團等11個國有文旅企業,加上蓬萊八仙過海旅遊集團、南山旅遊集團2個民營文旅集團,煙臺市文旅企業集團總數已達13個,資産規模達238億元。創建國家級、省級旅遊度假區10處,居山東省前列;全域旅遊示範區3處,國家級、省級文化産業園區(基地)10個。5A級景區、五星級酒店、A級旅行社數量居全省前列。旅遊商品、文創企業200多家,形成八大系列2萬多種特色文創和旅遊商品,近3年在旅遊商品、文創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21項、省級33項。

“三雙聯動”

探索文化旅遊消費實踐路徑

煙臺著眼消費新趨勢、新業態、新環境,不斷探索“一鏈協同三雙聯動”的文化和旅遊消費實踐路徑。“三雙聯動”即“線上、線下雙陣地”“供給、需求雙引擎”“公共服務、市場消費雙渠道”的統籌聯動。

把握消費新趨勢,開闢文化和旅遊消費的“線上、線下雙陣地”,引領與智慧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和旅遊服務消費。創新上線市級公共文旅服務平臺——“煙臺文旅雲”,為市民和遊客提供藝術欣賞、網路直播、旅遊預訂等智慧便捷服務,實現“一機在手、暢享文旅”;目前,“煙臺文旅雲”用戶155萬、訪問量超770萬,入選文化和旅遊部2021年度“智慧旅遊優秀案例”,煙臺市入選全省“好客山東 雲遊齊魯”智慧文旅試點城市。線下,統籌旅遊度假區、A級景區、影院劇院、文化街區、文博場館、餐飲飯店、商圈綜合體等“鏈主”集群聯動發展,構建文化和旅遊消費的多元化載體體系,提振消費、共用“鮮美”。

著眼消費新業態,培育文化和旅遊消費的“供給、需求雙引擎”,通過節慶活動、特色産業、非遺文創等促動消費。煙臺國際海岸生活節、煙臺國際葡萄酒節、“煙臺人遊煙臺”等活動既是對煙臺文化和旅遊市場的有效供給,也是對遊客和市民消費需求的有效滿足。以地域性特色産業拓寬消費空間,依託海洋、葡萄酒、黃金等眾多優勢産業資源,培育城市微度假、海岸自駕、文化演藝等消費新業態、新産品,以特色供給滿足個性化、差異化的消費需求;僅文化演藝方面,新創復排50多部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煙臺解放》《戚繼光》通過保利院線全國巡演,進入文藝市場“大迴圈”。活化“煙臺剪紙”等非遺傳承,打造“煙臺手造”精品文創産品,目前已有萊州毛筆、哈福玩具等7項産品入選“山東手造·優選100”名錄。

致力消費新環境,暢通文化和旅遊消費的“公共服務、市場消費雙渠道”,營造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的“鮮美”消費環境。強化消費領域中的公共服務和惠民供給,持續多年開展煙臺文旅惠民消費季活動,以煙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為引領,自2019年起創新舉辦煙臺市民文化節,推出貫穿全年、覆蓋全域的萬場以上主題活動,打造“文化的盛宴、市民的節日、群眾的舞臺”;打造“家門口的藝術課堂”“我們的節日·4+N”等十大特色服務品牌。在文化和旅遊市場消費方面,培育海岸海島度假、美食美酒品鑒、濱海田園康養、海洋度假休閒、民宿鄉情體驗等一批核心産品,在“仙境海岸 鮮美煙臺”城市品牌的引領之下,放大“東方葡萄酒海岸”“魯菜之都”“蘋果之都”“中國金都”“京劇碼頭”“書法之鄉”等城市名片的聚合之力,讓煙臺文化和旅遊消費更具市場活力、承載力和吸引力。(山君 曹陽)

來源:中國旅遊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提振文旅消費 暢享海岸生活 “一鏈協同三雙聯動”的“煙臺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