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

建設 三年新建1萬個營地 擬推公建民營

在戶外運動場地設施建設方面,《規劃》不僅提出了未來三年戶外運動場地建設的目標,還在經營模式上提出通過推廣公建民營模式,提高建設運營效率。同時要求進一步完善營地配套,規範露營市場。

三年建萬個營地

《規劃》提出,到2025年,建設各類戶外運動營地10000個,其中包括利用風景道、步道、水道、雪道、跑道、騎行道等線狀道路,串聯山地戶外營地、航空飛行營地、濱海度假營地、汽車自駕運動營地、運動船艇碼頭、自行車驛站、滑雪場等設施,形成全域覆蓋、配套完善的戶外運動場地設施供給格局。

為此,將實施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因地制宜建設航空飛行、汽車自駕、冰雪、山地、水上等戶外運動營地,加強戶外運動營地與交通幹線之間的連接。此外,要求統籌用好多方資金渠道,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

推廣公建民營模式

在戶外運動營地的運營管理模式方面,《規劃》也給出了明確指引,即推廣“政府建設、企業運營”“政府和企業成立合資企業建設運營”等公建民營模式,強化政府要素保障能力,保障企業市場化運營靈活度,提高戶外運動營地及配套設施的建設運營效率。

吳麗雲表示,“民營企業對市場的把握較強,對於運營模式的把握也較為靈活。通過公辦民營的模式,可以在解決基礎設施問題的同時,賦予戶外運動場地較為靈活的運營機制,使其能夠更有效地運營”。

分類型制定建設標準

對於戶外運動配套設施的完善也被提上了日程,《規劃》中也提到,應完善停車、供水、供電、環衛、通信、標識、應急救援等戶外運動配套設施;制定不同類型戶外運動營地的建設標準和分級評定標準,提高戶外運動營地的服務水準。並鼓勵運營管理規範、服務品質優良、綜合效益顯著的戶外運動營地申報體育旅遊示範基地。

近幾年,隨著露營産業的快速發展,配套設施不足也成為影響遊客體驗的主要問題之一。對於露營産品的配套設施,《規劃》提出支援在營地集聚區域配套建設露營服務中心、加油(充電)站、維修站、停車場、旅遊廁所、觀景平臺等。

在吳麗雲看來,此次發佈的《規劃》明確了戶外運動場所、營地等應該完善的配套設施。“此次規劃的出臺給企業、社會資本提供了方向,有助於吸引更多資本投入戶外運動産業,推動戶外運動的發展。”記者 關子辰 張怡然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建設 三年新建1萬個營地 擬推公建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