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中國潮、國際范、煙火氣  北京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城”為空間,“市”為活力,城與市交織繁榮。2021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商務部明確提出將北京等5座城市作為首批培育建設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1年8月,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傳統商圈百貨提質升級、“首店經濟”引領消費升級、網紅打卡地頻頻涌現……一年多來,北京這座超大城市正向著“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邁進。

老商圈提檔升級“潮”不可擋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消費的一扇窗,是一條聞名中外的百年“金街”。對於1987年出生的徐晶來説,王府井是一條從小逛到大的商業街,她的第一雙紅皮鞋、第一個玩具娃娃都來自王府井,這裡保留著她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王府井曾是中國歷史上最時髦的商業街區,但隨著諸多潮流商圈的崛起,現在的王府井需要重振旗鼓。”王府井地區管委會主任宋敘説。2019年,王府井步行街向北延長了344米,隨之延伸的還有王府井更具特色、更加高端、更國際化的視野。吸引全球知名品牌落地、不斷挖潛文化消費吸引力、重塑王府井商業IP影響力……隨著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百年商業街的時髦基因正在被喚醒。

今年初,經過了13個月的封閉改造,119歲的東安市場開門重張。曾經的櫃檯式傳統百貨變身集結超600個國際一線奢侈品牌、獨立設計師品牌和高街潮牌的“買手制”百貨,這也是這家京城老字號23年來最大規模的轉型提升。走進全新亮相的東安市場,徐晶不禁感嘆:“‘潮’正在成為這個傳統商圈轉型的關鍵詞。”

前不久,《北京市商業消費空間佈局專項規劃(草案)》提出,到2035年,北京將建設成為“中國潮”“國際范”與“煙火氣”共融共生的國際消費中心示範城市。其中王府井×西單×前門、CBD×三里屯、環球影城×大運河、麗澤×首都商務新區等四片國際消費體驗區,將以國際交往功能突出、傳統文化魅力鮮明的城市消費中心為依託,聯動輻射周邊地區活力消費圈。

近年來,以文化加持的特色消費空間頻頻涌現,為傳統商圈注入了新的活力,越來越受年輕人的青睞。走進位於前門大街的宮宴餐廳,仿佛一秒穿越。餐廳三層是以周朝飲食禮制中的“燕享食禮”為歷史背景而打造的“美食劇場”,賓客們可以在“粧造司”挑選自己喜愛的古代傳統服飾,沉浸式品嘗美食、體驗宮廷食禮文化。而今年新創編的“須盡歡”則情景再現了《韓熙載夜宴圖》中演奏、觀舞、宴憩、清吹、歡送等場面。

“我們用演繹的形式來講故事,每一道菜品以及為賓客上菜的過程都融入在故事中,以這樣的方式來傳播中國傳統的禮儀及美食文化。”宮宴創始人行斌説。

“首”字當頭釋放消費新活力

1987年初冬,中國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業。彼時,美式快餐對於人們來説還是陌生與新奇的,因此肯德基很快就成了普通老百姓新的“旅遊景點”,成為新潮與時尚的代名詞,甚至有人在肯德基舉辦婚禮。雖然那時還沒有“首店”這個詞,但卻體現了“首店效應”的強大能量。

所謂首店,是指鼓勵和吸引國際品牌、本土品牌的零售企業在區域內開設首家門店,通過首店的聚集帶動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實現消費結構的升級和城市功能的轉型。2019年,北京首次出臺首店支援政策。“‘首店經濟’作為新鮮事物,政策引導方面沒有先例可循。”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年來通過逐步探索,對前期政策“邊實施、邊評估、邊完善”,不斷在精準施策方面下功夫。

今年3月,北京首店政策3.0版本出臺,“真金白銀”支援首店發展。如提升零售品牌北京首店、旗艦店的最高支援額度,由原來的最高支援50萬元,提升到100萬元;提升國內外知名品牌在京舉辦時尚消費類新品發佈活動的最高支援額度,由原來的最高支援100萬元,提升至200萬元等。數據顯示,近3年來,北京新增超2570家首店,衣食住行遊購娛俱全,國際范兒、北京味兒、煙火氣特色明顯。

今年9月20日,北京環球影城迎來開園一週年。作為中國首家環球影城,這裡匯聚了全世界環球影城項目中人氣最高的騎乘娛樂設施、地標景點和表演演出,開園一年累計吸引了1380萬人次遊客,成為了國內最熱門的文旅消費目的地之一。而免費開放的環球城市大道已成為京城“首店經濟”最具規模化的商圈之一。

通州區文化旅遊區管委會副主任劉蕓介紹,在環球度假區的有力帶動下,2021年通州區規模以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收入同比增長367.4%,住宿業收入增長122.6%,溢出效應凸顯。

在2022全球首發節上,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傑表示,力爭到2025年,北京以服裝服飾、化粧品、金銀珠寶、運動健康、文化創意、智慧穿戴、國潮老字號等領域為重點,打造一批領軍企業,落地2000家以上時尚類品牌首店。

創新是首店的“魔力”所在,北京也將加速培育創新品牌之都。在今年9月舉辦的北京新消費品牌孵化創新大會上,北京新消費品牌聯盟正式成立。按照計劃方案,到2025年,北京將孵化超100個新消費品牌,成為新品牌之都、新消費之城。

發力“夜經濟”點燃煙火氣

微風陣陣,波光粼粼,夜間的亮馬河在霓虹閃爍中獨具韻味。今年夏天,朝陽區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開啟了夜遊新體驗,新增6艘不同風格的遊船,邀市民遊客共度親水休閒時光。而在河岸一旁的棧道上更是熱鬧,啤酒美食節、潮購市集、歌手駐唱等活動,開啟了一場場多元化、時尚范兒、有腔調的夜間品質消費盛宴。

今年7月15日,北京發佈了《北京市促進夜間經濟繁榮發展的若干措施》,即“夜經濟”3.0版措施。新版措施共包含9條具體內容,重點突出“北京范”“時尚潮”“文化芯”“科技核”。開發夜遊特色旅遊項目就是舉措之一。拓展特色夜間多元消費,文旅商體實現進一步融合,全市將打造5到10條夜遊精品路線。

不僅在城市,鄉村“夜經濟”也在不斷升溫。在懷柔,夏日夜遊成為新亮點:常態化演出為夜間添彩、長城音樂節點燃鄉野激情、精品民宿酒店入住火爆……更加接地氣、更具煙火氣的京郊正在成為人們“微度假”的首選之地,盡享田園夜生活。

在今年國慶假期,“夜京城”異彩紛呈。2022北京消費季·夜京城推出節慶“消費大餐”,昌平樂多港萬達露天電影、清河萬象匯戶外燈光、大興大悅春風裏城市夜巷啤酒節、華熙LIVE麻辣搖擺舞會共同捕捉夜晚精彩瞬間。八達嶺“長城·Night”文化街區、懷柔雁棲湖“星光璀璨夜·越夜越風光”絢麗燈光伴隨夜遊、夜娛、夜食、夜購,描繪休閒消費美景。監測數據顯示,國慶假日期間,北京夜間服務消費人次同比增長9.1%。

“夜經濟”3.0版措施還提出打造“夜京城”城市名片。打造10個左右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夜京城”特色消費地標,30個左右具有夜間消費顯著活力的“夜京城”融合消費打卡地,40個左右具有區域保障力的“夜京城”品質消費生活圈。

簋街是北京傳統的“夜貓子”聚集地,麻辣小龍蝦、饞嘴蛙、巫山烤魚、成都串串香……在這條一公里多的大街上,餐飲服務業佔了約90%,餐廳密度之大在京城很難找出第二家;而三里屯的夜晚,網紅創意美食、地道外國味兒、意境小酒館是這裡的主題,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在五棵松,除了“深夜食堂”,還匯聚了商業、體育、娛樂等多種元素,成為京西“潮人”聚集地。

不僅滿足味蕾,首都夜間消費的“文化芯”也將進一步升級。“夜經濟”3.0版政策提出,延長劇院、劇場、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書店等主體夜間開放時間,打造夜場展覽、夜讀、“博物館奇妙夜”等特色主題“文化IP”,滿足夜間文化消費需求。

成為彰顯時尚的購物之城、薈萃全球風味的美食之都、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全球旅遊目的地……到2025年,北京將在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政策引領度等關鍵指標方面水準顯著提升,基本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聚焦“國際”方向、緊扣“消費”核心、突出“中心”關鍵——在這條康莊大道上,北京正昂首挺胸,步伐堅定,自信且充滿活力地向前邁進。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中國潮、國際范、煙火氣  北京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