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

前三季度A股公司研發支出近萬億元

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總體保持穩健增長,新能源、高技術製造等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格局逐漸形成,資本市場生態進一步向好。來自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以下簡稱“中上協”)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境內市場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總收入52.37萬億元,同比增長8.51%,佔GDP總額的60.18%;實現凈利潤4.75萬億元,同比增長2.46%。經營業績穩中向好的背後,各領域企業不斷強化研發投入,進一步助推發展動能的釋放。中上協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研發支出達0.94萬億元,同比增長20%。

“強研發”持續迸發增長活力

中上協綜合統計顯示,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均不斷加大,前三季度研發支出增速分別為32%、54%、43%,研發強度分別為4.59%、8.68%、4.30%。其中,191家公司研發強度超20%,271家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速逾50%。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邁瑞醫療等10余家公司研發投入更是在10億元以上。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方面,納入Wind統計的4548家上市公司中,669家前三季度數值佔比高於10%,其中106家高於30%。

具體來看,來自上交所數據顯示,僅科創板公司前三季度合計研發投入金額達681.1億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為16%。其中,君實生物等30家公司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雲從科技等60家公司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0%。

滬市上市企業中,國內率先從事量子科技産業化的國盾量子第三季度研發投入同比增長77.84%,其前三季度研發投入累計近億元;康希諾第三季度研發投入增加111.18%,公司表示,主要係本集團在研産品的研發進展、研發階段不同所致;復星醫藥也持續加強創新投入,公司前三季度研發投入37.61億元,同比增長19.36%。

深市主機板上市公司中先進製造、數字經濟企業研發佈局也十分亮眼。來自深交所數據顯示,383家先進製造公司前三季度研發投入合計1759.57億元,同比增加20.25%,研發投入強度近5%,在航空航太、高端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等領域不斷實現創新突破;匯集了電子、電腦、通信等的280家主機板數字經濟産業公司中,研發支出合計1149.87億元,同比增長14.69%,65家公司研發強度超過10%。此外,深市新能源産業鏈龍頭企業研發投入也快速增長。寧德時代前三季度研發投入105.77億元,同比增長130%,主要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項目增多及研發團隊擴大,相應支出較上期增加;比亞迪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108.70億元,而2021年公司研發費用約79.91億元。

另外,北交所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研發支出合計31.97億元,同比增長33.10%,研發強度達4.37%,約為規模以上企業的三倍。

創新成果轉化“多點開花”

“通過科技創新來獲得核心技術,上市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伴隨著研發投入的持續上升,不少上市公司在産品創新、業績表現等多維度都取得了持續性突破。

根據中上協統計數據,創新企業雲集的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1777家上市公司中,720家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實現雙增長。其中,安旭生物、德方奈米等208家公司營收增幅超50%,漢得資訊、潤澤科技等478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30%,溫氏股份、南都電源等53家較去年同期實現扭虧為盈。

創新成果轉化方面,如利通科技研發推出超耐磨酸化壓裂軟管等高附加值産品,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98.58%;在電力裝備領域保持領先優勢,TCL中環N型硅片全球市佔率多年保持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0.01億元,同比增長80.68%。

從研發成果看,復星醫藥在研産品不斷取得新進展。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0月,其合營公司復星凱特的CAR-T細胞治療産品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的第三項適應症的上市註冊申請獲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品種名單;腫瘤藥領域,截至10月30日,公司旗下的PD-1藥物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共有三項適應症的上市申請相繼獲國家藥監局受理。另一家君實生物三季度也有多項研發突破,其中包括JS015獲批臨床、VV116多項國際多中心註冊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特瑞普利單抗JS001新適應症上市獲批等。華大九天目前則取得授權發明專利150項,軟體著作權67項,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填補了國內平板設計EDA專業軟體的空白。廣立微已取得授權專利68項並承擔了多個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富士達主導制定的IEC國際標準也標誌著公司在射頻同軸電纜組件領域保持著國際技術領先地位。

不斷通過産品研發創新的加速、自動化和數智化水準的提升,億緯鋰能的産品競爭力、品質控制能力和産品的交付能力也得到持續提升。近日,公司鋰亞電池還入選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産品。根據公告,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14.32億元,去年同期為9.24億元,同比增長55.01%。“公司正不斷加大對鋰電池主營業務的研發投入,培養了超過2000人的研發團隊,建設高水準研究院,建成多個實驗室和中試線。”億緯鋰能方面介紹。

業內人士表示,研發決定未來核心競爭力,優秀科技公司往往同時具備較快的收入增速、較高的盈利能力及研發水準。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各行業競爭持續激烈下,領域內不少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提升技術壁壘鞏固領先地位。研發費用逐年增多有利於企業研發實力不斷提升,從而推動A股上市公司整體品質不斷提高,促進我國經濟的良性健康發展。同時,研發投入力度加大也有利於加速科技創新速度,推動我國産業鏈高端化發展。記者 韋夏怡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前三季度A股公司研發支出近萬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