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

數字化+社區店 超市最後的救命稻草?

超市企業轉型的需求已刻不容緩。11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梳理各超市的前三季度財報發現,在已發佈財報的13家超市企業中,有6家企業營收相比去年同期下滑,7家企業出現凈利潤虧損的情況。分析人士指出,超市業態進入了一個“洗牌”階段,風險與機遇並存,未來離居民區更近的小型超市或許更受歡迎,同時結合線上業務發展、選品調整等方式,有望扭轉局面。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順客隆、人人樂、華聯綜超、利群股份、步步高、中百集團等企業的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凈利潤方面,永輝超市、聯華超市、中百集團、北京京客隆、華聯綜超、人人樂、中國順客隆等7家企業出現虧損。其中,北京京客隆凈利潤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402.58%,永輝超市虧損金額最多,為8.87億元。凈利潤盈利的企業中,紅旗連鎖凈利金額最高,約3.57億元,其餘盈利的企業都在2億元以內。而毛利率的表現則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準。

關於營收與凈利發生變化的原因,永輝超市在其公告中表示,前三季度虧損幅度較去年同期有了較大幅度的收窄,但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受影響對業績帶來一定衝擊。聯華超市表示,其門店主要分佈于長三角地區,報告期內部分門店暫時關閉、促銷活動減少對營收産生一定影響。

實際上,各超市企業為了不被市場所淘汰,面對“大賣場”業態帶來的挑戰已陸續嘗試轉型。通過數字化策略,發展線上業務是其中一種方法。

永輝超市在“科技永輝、數字賦能”的戰略下,線上業務的發展已小有成效。永輝超市三季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線上銷售額達116億元,同比增長16.35%,佔比16.4%;聯華超市亦在三季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其通過會員行銷、社群行銷、電商等多元化行銷方式,線上線下聯動,銷售成果得到了一定提升。

數字化轉型之外,還有部分企業通過整合門店、佈局折扣店業態的方式進行自救。

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則指出,以前消費者追求一站式購物,故業績較好的超市企業大部分都是規模大、面積大的企業,如今消費者消費習慣轉變,這一類企業的優勢成為了包袱。“場內許多大面積陳列的商品賣不出去,但租金等成本支出無法減少。”賴陽表示。

綜合市場各種因素,超市業態正進行新一輪的洗牌,而最後贏家是誰將取決於企業能否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賴陽認為,未來超市業態能夠發展得好的應是佈局在社區周邊的小型超市,且商品應以生鮮産品為主。“超市企業轉型最根本要做到本身業態功能的轉型,若社區型生鮮超市能與線上融合,增加到家業務,消費者會選擇下單。”

零售專家胡春才指出,目前企業採取數字化轉型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營壓力,但未來超市企業發展應主打差異化,面對中高端消費者,需要針對其對生活品質的高要求提供優質選品,吸引消費者到店;而面對中低端消費者,折扣店的思路或許可行,但需要把供應鏈打通,減少成本,在價格上縮短與電商商品的差距。記者 趙述評 實習記者 胡靜蓉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數字化+社區店 超市最後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