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業幸福景 紅光村裏話未來
深秋時節,大地一片金黃,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走在河東街道紅光村彩虹路,只見道路一側的大型農業拖拉機正在平整耕地,另一側10座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潔白的大棚墻體上“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的宣傳語分外醒目,大棚外,幾位工作人員正在調試棉被卷簾機……
“這些年來,村裏、家裏的變化太大了,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大家的幹勁更足了,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德令哈市河東街道紅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四軍一邊向記者介紹田園綜合體項目推進情況一邊説。
“這條鐵軌小火車計劃後期再繼續延伸,將環繞整個田園綜合體,你們看到的這10座溫室大棚以及周邊的這塊空地開發的就是種植採摘區、土地領養區和餐飲區……”
聽著劉書記的介紹,記者一行繼續向南走去。
河東街道紅光村位於德令哈市城鄉接合部,現有村民340戶1091人,耕地103.02公頃,每人平均耕地面積0.0947公頃,主要種植小麥、油菜、馬鈴薯、蔬菜等農作物。因每人平均耕地少,一部分村民選擇進城打工。
2013年,紅光村整體搬遷至光明小區,村裏原來的宅基地就閒置了。對此,村黨支部一班人集思廣益,提出“留老村、建新村”,並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利用現有耕地發展田園綜合體,這樣既可以解決村民致富問題,又可以開闢一條村集體經濟新路子。經前期各項準備,2020年7月,紅光村田園綜合體開業,截至2021年底,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82萬元。2021年,紅光村被確定為“全省鄉村振興示範點”“鄉村旅遊示範點”。
“劉書記,你是不是來給我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來了?有啥好消息,快給大家説説唄。”走進其中一座溫室大棚,正在種蒜的幾位大姐看到劉四軍後便你一言我一語地問了起來。
“好消息多得很,這兩天正準備召開黨員擴大會,你們過來仔細聽聽,我今天過來給你們提前説一聲,順便看看各個大棚的種植情況,你們這棚蒜快種完了吧?注意保持棚內的溫度和濕度……”劉四軍笑著説。
“成!成!大家都聽到書記説的了嗎?咱們快點幹完手頭的活,到時候好好聽書記給咱們講講二十大精神!”正在種蒜的都春蘭笑著招呼其他一起幹活的大姐。
“我聽二十大報告裏説要‘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咱們種大蒜、草莓、小番茄算不算發展特色呀?”一位大姐笑著問。
“這你就説對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內容豐富得很,到時候我仔細講給你們聽。現在我先給你們説個好消息,十一月中旬咱們的農事體驗館就建好了,流轉土地上收割的油菜籽、小麥就可以加工了!”劉四軍説。
出了大棚又走了一段路,便來到了遊樂區,這裡的水系項目已經建設完成,親子無動力樂園正在規劃實施中。再往前走,就是民宿四合院及農事體驗館。
紅光村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依靠農民建設,積極打造有機農業、農事體驗、親子樂園、休閒娛樂、特色餐飲、地域文化、鄉村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實現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提升三大産業增加值,助力産業振興,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為帶動農民不斷增收打造新的增長點。
“‘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這些內容真正説到村民的心坎裏了。”
讓農村的産業留住人,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黨的二十大必將給廣袤鄉村帶來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本報記者 楊林淩 通訊員 韓瑋瑋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宜居宜業幸福景 紅光村裏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