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奏經典旋律,賞江山如畫

國慶假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聯合中國愛樂樂團、哈爾濱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西安交響樂團,連續5天上演《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經典的曲目在北京、哈爾濱、杭州、普洱、西安等5個城市的標誌性自然景觀中迴響,悠揚的旋律和青山綠水共同繪就了一幅江山如畫的壯美長卷。

10月5日晚,《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收官演出在華清宮舉行,指揮家夏小湯與西安交響樂團聯袂演出,展示了古都長安的歷史風貌、人文風情。

曲目多樣 展現風土人情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西安站交響音樂會以水幕開場,體現了“江山如畫”的主題。水幕落下的同時,青年鋼琴家萬捷旎與西安交響樂團共同奏響了振奮人心的鋼琴協奏曲《黃河》第一樂章,激昂的旋律縈繞在觀眾耳畔。

“此次音樂會由西安交響樂團與多個單位合作完成,涉及民歌、老腔、舞蹈等多個種類的傳統曲目。”西安交響樂團品牌總監曹繼文介紹。交響樂《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的旋律在演出會場回蕩。

老腔《將令一聲震山川》充滿著濃郁的陜西風情,盪氣迴腸的華陰老腔結合交響樂團的演奏,帶給觀眾別樣的體驗。交響樂團的打擊樂與華陰老腔敲擊條凳聲融為一體,西方藝術與東方民俗渾然天成,既奔放大氣又不失雅致。

選自唐詩交響吟誦音樂會的《長安古意》是西安交響樂團的原創招牌節目之一。節目以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同名詩作為藍本,以交響樂結合古典舞的形式,充分體現詩歌中的意境美與韻律美。樂曲與舞蹈交匯呈現出大唐的盛世美景,低吟淺唱的唐詩交響樂讓觀眾似乎也隨之進入千年前的長安妙夢中。

此外,《走西口》《雄武》《絲路霓裳》等頗具陜西文化特色的節目一一呈現。此次西安站的交響音樂會表演形式不局限于交響樂,而是融合多種藝術表演形式,在作品的選擇上縱貫古今、雅俗共賞,盡顯千年古都的歷史底蘊及時代風采。“我們希望在傳統交響樂中加入陜西特有的曲子,體現地域文化的魅力。”西安交響樂團首席周虎翼説。

聲畫交融 描繪錦繡山河

驪山腳下山姿水態,展現祖國江山如畫。《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西安站在華清宮九龍湖舞臺進行錄製,錄製舞臺以驪山為背景,以亭臺樓閣、垂柳、湖水為舞美元素,應用高科技手段,營造出富麗堂皇的宮廷殿宇、璀璨奪目的星空、滾滾而下的霧瀑等華麗場景。同時,300多平方米的可升降大型水下LED發光舞臺和LED折疊式軟屏光彩奪目,讓觀眾能夠在真山真水間深切感受祖國山川的恢宏氣勢。

“交響樂+”的新形式為藝術和文旅注入雙重活力。西安交響樂團聯合演奏家、舞蹈家再現經典。在旅遊勝地進行交響樂演出是創新表演形式的嘗試之一,這種跨界既能增強視覺和聽覺的衝擊力,激發更多人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又能增加文旅産業的影響力。

“這次音樂與文旅的融合好處很多,音樂無國界不應局限在古典音樂的範圍內,應該積極與其他文化産業融合以實現共贏。”曹繼文感慨。目前,陜西也在通過重大項目推動“文旅+”多元産業的嫁接融合,促進新業態、新場景、新成果蓬勃生長,不斷提升文旅産業的影響力。

創新形式 藝術走入生活

西安交響樂團進行戶外公演已有10年。自2013年起,西安交響樂團每年均舉行春、秋兩次公演。近年來,除了在秋季線下舉行公演,西安交響樂團還實行“線上+線下”的新模式,將交響樂推向更多人,《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便是應用這一新模式的積極嘗試。

“得益於科技進步,收音和傳輸已不再成為難題。現在我們時常策劃和其他領域相連接的線上音樂會,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江山如畫》系列交響音樂會就是最好的體現之一。”周虎翼告訴記者,2020年4月,西安交響樂團攜手陜西歷史博物館直播了一場“雲上國寶”音樂會,藝術家們在流光溢彩的大唐遺寶展前,將古典音樂與文博産業相融合,實現了一次東西方藝術的碰撞。

這些演出涉及多個領域,又借助先進技術走入千家萬戶。“我印象最深的節目是《小放牛》,那片綠意盎然的茶山太美了,有機會的話我也想去漢中看看。”在現場觀看了《江山如畫》交響音樂會後,觀眾張博文激動地説。神州大地,江山壯麗。一幅幅各具特色的時代畫卷,隨著經典的旋律和跳動的音符徐徐展開。“交響樂+”的形式,讓交響音樂會成為一場聽覺與視覺的雙重盛宴。本報記者 趙茁軼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奏經典旋律,賞江山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