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南門外的記憶”
——從淩霄廣場改造看榆林古城更新
“塔為筆,河為墨,城為紙,橋為硯”。在榆林衛城南門外,文房四寶景觀是老榆林人內心深處的記憶。隨著城市規模的快速擴張和重心遷移,南門外的景觀逐漸凋敝,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為打造更具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2021年底,榆林發起“相約榆林·對話古城”榆林古城更新計劃。今年10月,承載著南門外記憶的淩霄廣場正式建成開放。作為榆林古城更新計劃重點片區先行落地的成果,淩霄廣場讓城市擁有了嶄新面貌,同時也為古城更新帶來更多思考。
南門外的記憶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去拍淩霄廣場,跟進10多年了。”10月23日,在榆林城區居住的張喜利,向記者發來五六個淩霄廣場圖片的網頁連結。
張喜利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從2009年開始,他收集拍攝了大量淩霄廣場的照片,有網路地圖上的衛星圖片,有像素不高的手機圖片,也有用無人機航拍的高清圖片。
“這裡是榆林古城中心,東南西北的人都會來這裡,一度非常繁華。”張喜利説。
淩霄廣場位於榆林衛城南門外、榆林八景之一的“南塔淩霄”腳下。站在廣場中央環顧四週,記者可以看到淩霄塔為“筆”、榆陽河為“墨”、榆林城為“紙”、榆陽橋為“硯”的古城景觀。整個淩霄塔片區與榆林衛城、鎮北臺共同構成榆林歷史城區的南北向軸線,形成更大範圍內的景觀呼應。
對榆林人來説,這裡不僅是歷史的遺跡,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對於80後榆林人趙璐來説,童年記憶裏的春節、元宵節、國慶節都和淩霄廣場分不開,她也從老人口中聽説了許多故事。“對老一輩人來説,這個地方寄託了他們的情懷。”趙璐説,如今人們向開發區流動,曾經的記憶就逐漸消失了。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榆陽橋東側新建了大橋,後榆陽橋被拆除,連帶它承載的500餘年歷史也“消逝”了。如今,榆溪河生態長廊、河濱公園等相繼建設,人們有了更多生活休閒空間的選擇,淩霄廣場的熱鬧不復往日,廣場逐漸被包裹在車水馬龍和各種建築之中,歷史風貌喪失、開發建設失序、基礎設施不完備等問題接踵而來。
但淩霄廣場並沒有被人們遺忘。上網搜索會發現,幾乎每年都有網友發帖詢問淩霄廣場的近況,呼喚廣場的建設和復興。人們分享當年跳廣場舞的視頻,懷念舊日的時光。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在拍攝完一組淩霄廣場的組圖後,張喜利附上了詩人艾青的《我愛這土地》。
“還景于城,還城於民”
今年2月25日,榆林市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批重點項目暨城市更新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淩霄廣場舉行,正式拉開了淩霄廣場改造的帷幕。
“淩霄廣場改造項目是榆林市委、市政府2022年確定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榆林市榆陽區區長崔飛表示,榆陽區堅持“尊重過去、面對現實、妥善化解、依法依規”總基調,將該項目納入古城保護開發整體工作計劃,實現“還景于城,還城於民”。
為了更好推進古城更新工作,榆陽區聯合北京CBC建築中心共同發起“相約榆林·對話古城”榆林古城更新計劃,通過開展淩霄塔片區設計大師邀請賽,邀請中外專家共同為淩霄廣場改造出謀劃策。
究竟什麼樣的改造方案是榆林所需要的?
淩霄塔片區設計大師邀請賽評委會主席、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認為,“文化取向”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淩霄廣場改造項目一側是古城墻、古城門,一側是古代遺留下來的標誌性建築淩霄塔。在這個節點上,改造項目重點應追求場所的內在文化氣質、內涵和特色。”李曉江説。
經過反覆研究評審,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王向榮設計團隊的《南門外的記憶》方案最終勝出。而後短短數月,圖紙上的規劃變為現實——淩霄廣場升級為淩霄公園,在今年國慶節正式與市民見面。
記者步入淩霄公園,駐足廣場中央環顧四週,有多條朝向古城和淩霄塔的廊道;向南望去,一眼便能認出復建的榆陽橋;“筆墨紙硯”的歷史風貌驚喜再現。“我們要把曾經南門外的風景重現,再把它昇華。”王向榮介紹。
10月底,記者再次走進淩霄公園,遇到了正在和老友們坐在廣場上曬太陽的市民劉開翔。“新廣場更綠了、環境更好了。”劉開翔告訴記者,廣場往日的“人氣”回來了,繁華、熱鬧和當年一樣。
“城市建設要和周邊景觀有機融合,新榆陽橋的燈光和雲霧設計很漂亮。”國慶假期,張喜利也在現場記錄激動人心的時刻。
古城更新的未來
榆林人牽掛著的淩霄廣場終於建成了,但這只是榆林古城更新的起點。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準不斷提升,城市發展更需提質增效。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
“目前,淩霄塔片區改造仍在整體推進中。”榆陽區城市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琦介紹,淩霄古塔區、濱水休閒區等區域後續建設也在推進中。按照榆林古城更新計劃,古城大街、梅花樓片區、城墻遺址、民居自建區等也將進行整體提升改造。
“這次古城更新雖然做的是文旅文章,但帶來的綜合效應不僅推動文旅産業發展,還能夠吸引大量人才,而這正是城市轉型發展的關鍵。”李曉江説。
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張傑認為,如何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空間,是城市更新面臨的問題。“古城更新要通過動態的、小規模的方式來進行,更好地把歷史記憶保留下來。”張傑説。(記者 張樂佳)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重現“南門外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