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傳承創新 陜西文化産業的活力之源

2021年,陜西共有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法人單位1665家、從業人員12.2萬人,營業收入1209.8億元;規模以上文化新業態法人單位154家,營業收入192.8億元,營業利潤29.5億元……

一串串亮眼的數字,展示了陜西文化産業在傳承創新中的生機與活力。

十年來,陜西圍繞文化強省建設目標,不斷完善文化産業發展體制機制,發掘利用豐富的特色文化資源,持續加快推進文化與旅遊、科技的深度融合,以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促進文化産業發展,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産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種類不斷增多,文化新業態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 華麗轉身 構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以小人物故事折射出國家蓬勃發展歷程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講述為社會主義建設默默奉獻的科學家、文學家的人生故事的電影《錢學森》《柳青》,以基層勞動者為美好生活而不懈奮鬥為主線的電視劇《裝臺》,榮獲陜西省廉潔文化微電影微視頻展播一等獎的微電影《一張電影票》……多年來,西部電影集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傳承現實主義創作傳統,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時代要求和人民心聲的現實題材作品。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援下,西影集團以重塑陜西影視發展生態為己任,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佔地面積150畝的老廠區建設成為開放共用、共生共融的影視産業生態圈——電影圈子·西影電影産業集聚區,用電影基因賦能“城市更新”,探索影視文旅跨界融合。

2020年,涵蓋影視全産業鏈的西影電影圈子甫一亮相就驚艷了所有人。煥然一新的老辦公樓,拔地而起的西影大廈,彰顯創作實力的星光大道,文旅商融合的西影TIME,充滿時代記憶和科技元素的電影博物館……這個全國獨一無二的電影藝術化生活空間,迅速成為全國城市更新的樣板。如今,西影電影圈子已匯聚影視産業上下游企業40余家,每年實現影視主業産值超過30億元,在完成産業轉型的同時也成為電影愛好者紛至遝來的網紅打卡地。

國慶假期,在西影電影圈子裏,第二屆“西影電影藝術生活季”活動舉辦。孟菲斯空間展、西影TIME放映俱樂部讓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電影愛好者流連忘返,西影電影博物館、魔法書屋、美輪美奐的電影藝術體驗空間更是為專程帶孩子前來的父母們展示了藝術“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西影集團的華麗轉身是陜西文化産業創新發展、文化體制改革的縮影。同樣為業內所稱道的,還有西安演藝集團。

2012年,在文化體制改革大潮推動下,西安歌舞劇院、西安話劇院、西安兒童藝術劇院、西安市豫劇團、西安市説唱藝術團5家國有文藝院團被劃歸曲江新區管委會統一管理,西安演藝集團應運而生。成立之初,5個院團經營慘澹,人才流失嚴重,當年全部演出收入僅580萬元,院團僅剩287人。為了徹底改變現狀,西安演藝集團大刀闊斧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選優用能,整合資源,全新起步。

為了闖出一條新路,西安演藝集團創排話劇《麻醉師》,在第11屆中國藝術節上收穫文華大獎後,再獲“五個一工程”獎。隨後推出的舞劇《傳絲公主》、豫劇《秦豫情》等作品廣獲讚譽,相聲《南腔北調》獲中國曲藝牡丹獎、話劇《紅箭紅箭》獲田漢戲劇獎、話劇《柳青》獲文華大獎。憑藉精品創作,西安演藝集團突破困境。

在全力推進精品創作的同時,西安演藝集團積極探索“演藝+旅遊”合作模式,與曲江海洋館聯合創排的大型兒童舞臺秀《哪吒》,5年間演出746場、接待觀眾71.4萬人次。西安演藝集團又組建西安戰士戰旗雜技團,吸收易俗社、三意社、周至縣劇團,全面接管西安大華1935劇場集群,組建西演藝術中心,讓古老的雜技、秦腔藝術煥發新的生機,為文旅融合打造重要陣地。

歷經十年艱辛奮鬥,西安演藝集團2021年主營收入增長至9520萬元,直屬文化企業增長到17家,資産規模超過11億元,編創優秀演藝作品130余部,獲得國家級獎項47項,完成各類文化惠民演出近萬場。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中,西安演藝集團探索出了一條國有院團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振興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寬廣大道。

十年來,創新已成為陜西省文化産業發展的內驅動力。全新改造提升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刷屏網路的唐風體驗地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等,在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精神文化産品、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時,融入國民經濟的大格局中,為陜西高品質發展提供新動能。

■ 創意無限 打造文化傳承新名片

你以為大唐芙蓉園只有恢宏典雅的亭臺樓榭?沉浸式演藝《尋夢·芙蓉裏》讓你一秒穿越到如夢似幻的長安勝景:芙蓉湖畔,唐代仕女輕歌曼舞裙裾飛揚;芙蓉酒肆裏,才子佳人行令飛花引經據典;芙蓉庭院中,麗影穿行盡顯千年前的盛唐之美,令人沉醉其間。

你以為大唐芙蓉園只有正月十五的賞燈會人頭攢動?直播間裏,擁有逾百萬網路觀看量的唐代宮廷燕樂《鼓》讓世界感知流傳千餘年的中國古典音樂。古韻悠揚的西安鼓樂、輕盈優美的《霓裳羽衣舞》再現大唐風采。在“東倉鼓樂”非遺課堂上,遊客還可以體驗古樂器演奏、學唱工尺譜,親身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綿長。

2020年8月,大唐芙蓉園正式免費開放,年惠及市民遊客近600萬人次,日均入園1.6萬人次。水舞光影秀《大唐追夢》、唐樂舞劇《夢回大唐》等深受遊客喜愛,成為陜西旅遊“日遊夜演”的新名片。

作為文化資源大省,陜西發展文化産業具有先天優勢。而做強文化産業實體經濟,不僅需要有能打動消費者的産品和服務,還需要有更多奇思妙想的創意。

在延安市安塞區,以腰鼓表演和民俗觀光為主題的民俗文化村馮家營村,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安塞腰鼓“舞”出了新花樣。曾經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千人腰鼓表演,如今已經成了常態化的表演項目。村民們在家門口“上班”,憑技藝掙錢。安塞區打造的另外兩個文化産業項目東方畢加索繪畫村和陜北信天遊大舞臺,也充分發揮當地非遺優勢,將世代傳承的“文化名片”變成群眾致富源泉,讓更多群眾在文化傳承中受益。

寶雞市岐山縣以民俗文化為支撐,打響“中國臊子面之鄉”“周禮之鄉”金字招牌,開啟文旅産業興農的新征程。安康市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嵐皋縣“非遺文旅”小鎮、鎮坪縣“臘味小鎮”等,通過“非遺項目+特色小鎮”的模式,為當地百姓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和巨大的文化紅利。渭南市依託省級非遺項目“臨渭草編”建立生産傳承基地,為當地群眾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徑。西鹹新區以“風雅詩韻醉《詩經》”為主題打造的詩經裏小鎮,成為集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旅遊度假、創意設計于一體的旅遊度假目的地。

陜西還依託豐富的博物館資源,用種類多樣、獨具特色的文創産品刷新了外地遊客對陜西文創的認知。文創盒子推出的文化盲盒“遇見長安”,通過13個手辦角色講述唐朝的故事;來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閉眼寶寶“秦貝貝”,重新定義了兵馬俑旅遊紀念品的概念;華夏文創推出的“我愛中國”系列文創産品,將國寶何尊上的“中國”印記炫出新的色彩;鎏金蓮花紋五足薰爐、唐簪花仕女罐,讓文創産品美出新高度。

如今,文化産業的發展不再只強調擁有資源,而更加重視創意和創造。陜西在文化産業的發展過程中,將傳統文化滲透其中,從粗放逐漸走向精細,由追求數量逐漸走向追求品質,在精益求精中讓文化産業的內涵更加豐厚,讓每一件文創産品由內而外散發著陜西獨屬的文化氣質。

■ 科技賦能 把握産業發展新機遇

“震撼!”“太酷了,還想看!”今年9月,絕美的大雁塔AR夜景秀震撼上演。在科技的加持下,“煥新顏”的大雁塔成為古都西安最炫酷的存在。近年來,隨著AR、VR、智慧互動等科技元素的應用,沉浸式體驗賦予文旅産品新的形式和內涵,以沉浸式演藝、沉浸式展覽、沉浸式娛樂等為代表的沉浸式體驗成為拓展文旅産業領域的“催化劑”。

2021年,西安城墻景區持續推出系列數字藏品,截至今年5月,累計圍觀量達到1842萬人次。西安市曲江新區引進的和平精英職業聯賽在曲江舉辦S1、S2、S3共3個賽季,吸引眾多人觀看。

2021年12月,陜旅集團旗下的科技板塊子公司博駿文化和駿途網共同推出以區塊鏈為底層架構的“Hi元宇宙”數字文創平臺,不僅迅速成長為國內領先的數字文創頭部平臺,並在元宇宙落地場景開拓、推動區塊鏈生活化普及、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等方面走在行業前列。

科技變革帶來文化産業生産方式、消費模式的革新,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數字文化産品,為文化産業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廣闊視野和無限可能。

西安博物院推出的AR導覽服務、“文物復活計劃”等,帶領觀眾沉浸式遊覽博物館,讓文物自己“説話”。依託數字技術打造的沉浸式旅遊體驗新場景,讓遊客在家中“雲遊”陜西。4K/8K高清技術、線上演播、數字出版等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影視製作、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方面,雲演出、雲展覽、數字書等形式和産品層出不窮。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正在加快實現方便、快捷、共用的公共文化數字資源服務的進程。

此外,陜西動漫産業平臺、西安高新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曲江新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西安文化科技創業城、西安曲江電競産業園等一系列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和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的創建,也為陜西文化産業發展注入了創新創造的活力。

據統計,目前全省已有電競、動漫企業200余家,國家動漫認定企業10家,相關聯企業營收達25.88億元;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1個、基地11個;運用聲光電、互動投影等現代科技手段打造的具有科技感、沉浸式、場景化的旅遊演藝70余臺;延安紅色文化旅遊體驗場景創新與應用示範等3個項目,進入國家文旅科技創新工程名單;陜西師範大學“民歌智慧計算與服務技術實驗室”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遊陜西”數字文旅産品矩陣已深度服務省內外涉旅企業近150個、遊客近600萬人次。

文化因産業賦能欣欣向榮,産業因文化引領方興未艾。面對新的使命和機遇,陜西將持續以科技賦能産業,以創新引領發展,積極把握數字化機遇,在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中推動文化産業壯大升級。本報記者 柏樺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傳承創新 陜西文化産業的活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