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果園裏的“蟲子餐廳”

種菜、種瓜果,施化肥、打農藥本是常事。但是,在千陽縣卻有這樣一個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果園。

10月中旬的一個上午,千陽縣城關鎮段坊村妙耕生態文化産業園裏,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唧唧啾啾的蟲鳴鳥叫此起彼伏。站在園區的觀景臺上,看著穿行在果園裏的遊人,園區負責人王和國還是難以相信,這個在他眼裏再尋常不過的“蟲子餐廳”,火了!

王和國給果樹放音樂,在果園裏種草、種菜,為鳥兒、蟲子建造了一個“樂園”。這些鳥兒、蟲子成了果園的辛勤“園丁”,每天忙活完了就在“員工餐廳”就餐。

鄉土·鄉味

10月13日,記者驅車沿著鄉間小路駛進段坊村妙耕生態文化産業園,這個主打蘋果産業的園區裏一派熱鬧景象。20多名村民正在修枝剪草,遊人不時從樹行間走過,或採摘品嘗,或駐足拍照……

“這蘋果紅艷艷的,看著誘人得很。”從寶雞市區專程趕來參觀的李慧琴忍不住摘下一個蘋果,咬了一口後滿臉陶醉地説,“脆甜脆甜的,後味帶點酸,是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的味道”是王和國最喜歡聽的一句話,也是今年園區早熟蘋果採摘以來,進園遊客常挂在嘴邊的話。

“啥是有機果子?我覺得就是最天然、原生態的果子,還充滿濃濃的鄉土味,而我們的‘蟲子餐廳’就能種出這種味道。”王和國揮一揮手説,“走,帶你們瞧瞧去。”

果園裏,螞蚱、蛐蛐在草叢裏跳出跳進,瓢蟲慢悠悠地從草葉上爬過。耳邊唧唧蟲鳴一聲比一聲高,樹行間一片翠綠。王和國蹲在地上,拔起一簇蒿草。交錯的根系下,幾條正在享受“美食”的蚯蚓好像受到了驚嚇,扭著身軀急忙往土裏鑽。

“這幾年,我們育草護草、培肥土壤,沒用過一滴農藥、一粒化肥。現在果園地肥了、草密了,鳥吃蟲、蟲吃草,蚯蚓吃土裏的微生物,形成了一條果園裏的生物鏈。”王和國把扒開的土輕輕撫平,“不要小看這些蟲子,作用大著呢!”

原來,這個果園按照自然界的規律進行運作:豐茂的植被通過“一歲一枯榮”來涵養土地,為各種蟲子提供舒適的家園;不愁“吃喝”了,這些蟲子不僅不“搗蛋”了,還能疏鬆土壤,讓土壤變得鬆軟肥沃,從而為果樹生長營造良好環境。

自2017年在段坊村種植生態有機蘋果以來,王和國就把這種規律應用在各個環節。他説,園區裏的生物既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有機農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雖然我們的‘蟲子餐廳’面積不大,但實際上整個果園都是蟲子、鳥兒的‘樂園’,樹下的蔬菜、莊稼、花草專供它們享用。”王和國説。

見綠·見美

彎曲的小路在坡臺地上繞來繞去,將這片570多畝的果園分成了幾個區域。園區裏,8個大喇叭分佈在各個角落,迴圈播放著古典音樂。漫步在風景如畫的果園裏,纍纍碩果和山野花草清香撲鼻,加上耳畔傳來的蟲鳴聲和音樂聲,實在是一種享受。

“‘蟲子餐廳’還能理解,讓果樹聽音樂,又是啥説法?”

“音樂讓人放鬆,心情舒暢,對果樹可能也有這樣的效果吧。”

……

幾位遊客你一言我一語地走過,王和國聽了連連點頭:“就是這個理兒。好東西人人都喜歡,在一個好生態、好環境中,咋能長不出好果子?”

“我們建‘蟲子餐廳’,不是放任野草瘋長,有的草順著果樹往上爬,就得把它剪掉;有的草枯萎了,還得補種油菜、青菜。”王和國説。

在王和國的果園裏,各種色彩相互交錯,清香徐徐,處處都是好景色。在“蟲子餐廳”,記者遇到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蘋果種植技術專家李丙智。這位從事果樹育種、栽培研究40多年,對全省乃至全國蘋果産業有著突出貢獻的行業“大咖”,提起“蟲子餐廳”時讚不絕口。

“如果把有機種植分成不同等級,那麼這個‘蟲子餐廳’在陜西蘋果産業中算是獨一份的頂級生態種植方式。給鳥兒、蟲子專門弄個‘吃飯’的地方,有‘飯’吃了,它們就不吃果子了,而且彼此依存,和諧共生。在這樣的環境裏種出的蘋果必然是綠色有機的好果子。”李丙智説。

長期紮根在果園,李丙智對全省果業發展情況了然于胸。在他看來,果園裏的“蟲子餐廳”不僅是一種有益的有機栽培實踐,還可以提升生態顏值,美化鄉村田園。

午後的陽光灑滿了果園的角角落落。透過層層疊疊的綠色,一個田園飄香、見綠見美的現代果業發展新模式在王和國的“蟲子餐廳”體現得淋漓盡致。

畫“圈”·出圈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理兒,王和國一直都堅信。但從開始建“蟲子餐廳”,他就知道這條路不好走。

王和國是子洲縣人。他心裏一直都有個果園夢,尤其是接觸有機農産品後,這個念頭更強烈了。2017年,他不顧家人反對,放棄已有的事業,跑到千陽來務果園。

王和國看中的那片地是段坊村一片樹齡老化的園子。他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樹全部挖掉,換成新品種果樹。栽樹前,王和國拿著鐵锨到園子裏,準備看看土壤肥力情況。結果,頭一锨,因為土壤板結嚴重,他用一隻腳都踩不動鐵锨。第二锨,他兩隻腳一起踩到鐵锨上,才勉強挖出來一點兒土。就這樣,連著挖了幾個大坑,他才看到幾條“活物”。

“植被少,土壤基礎差,要建‘蟲子餐廳’談何容易?”一瞬間,王和國覺得他好像畫了一個大圈,把自己套住了。然而,這才是開始。

既然打定主意走有機種植這條路,果園裏的一切就得按照綠色生態的標準來。要建“蟲子餐廳”,這個標準還得再提高一個檔次。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種草控草、噴生物菌……光是修復果園植被、提高土壤肥力,王和國就花了幾年時間,前前後後“砸”進去不少錢。

“要種出有機蘋果,不僅不能用化肥、農藥,還要通過人工手段來恢復果園的生態。”王和國説,這就是他打造“蟲子餐廳”的目的。有人説他這是胡整,可他覺得這條路沒有走錯。

在這期間,李丙智也給他出了很多好點子。“‘蟲子餐廳’的理念很好,王和國做的事,很多人都理解不了。”李丙智坦言,有機果業作為一種相對傳統的種植模式,成本高、見效慢,雖然能種出好果子,但堅持下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和國遇到的坎兒,是發展有機果業不可避免的,只要邁過這些坎兒,就有嘗不盡的 “甜頭”。

眼下,王和國已經嘗到了這種“甜頭”。“去年初挂果的時候,我們的果子經檢測獲得了中國有機産品認證。”在王和國眼裏,這個認證比啥都值錢,也證明“蟲子餐廳”能種出真正的有機果子。

好生態帶來好果子,也帶來好市場。前兩年,為了修復生態,把樹養壯,王和國並不急著“見果見效”。直到去年,基礎打好了,“餐廳”也建好了,他才“放任”果樹開花結果。

今年,客商來了,遊客也來了,冷清了幾年的果園一下子變得熱鬧了,王和國還有點不適應。前不久,早熟蘋果還沒上市就以每公斤30元的價格被預訂一空。“蟲子餐廳”的名聲也慢慢打響了。

光景·前景

眼下,晚熟蘋果即將採摘,段坊村村民葉煥成帶著工人,一天到晚都在“蟲子餐廳”忙活。

“今年秋季雨水多,果園的草長得旺,有些都纏到蘋果樹上去了,得抓緊時間修剪。”葉煥成和大夥兒既要剪草又要噴生物菌,忙得滿頭大汗。

王和國建“蟲子餐廳”,少不了當地村民參與。這幾年,園區松土耕地、種菜育草、疏花定果、採摘裝箱,樣樣都離不了人。在園區裏,段坊村村民不出村就有事幹、有錢掙。

“‘蟲子餐廳’其實和以前那種原生態耕作模式差不多,不同的是更講究方法、注重科學管理。時間長了,我也摸出了一些門道。”在園子待久了,葉煥成也成了半個“土專家”,“我現在拿的是技術工的工資,一個月近5000元呢。”

蘋果和蟲子的“親密接觸”讓王和國的園區迎來了生態、經濟雙豐收。

王和國整天忙得團團轉,但他卻樂在其中:“最近這段時間,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撥客商和遊客。大家都對‘蟲子餐廳’充滿好奇,還有種植大戶專門來學習取經。”

據了解,“蟲子餐廳”這一模式最早是從雲南開始的,主要以果業為主。這兩年,這種模式已經被“複製”到南方一些地區的稻田裏,不過成規模的不多。王和國的“蟲子餐廳”在陜西是唯一一家,規模不算小。“除千陽縣外,我們今年還在洋縣草壩村開了‘分店’。果園環境、果品品質都有了明顯提升。”“蟲子餐廳”實實在在的效果讓王和國越幹越有底氣。

“目前,我省蘋果種植面積達到930多萬畝,其中綠色果園在200萬畝以上,獲得有機認證的果園有25萬畝……”李丙智説,“近年來,我省蘋果産業正從面積擴張型轉向高品質發展,而有機果業追求的就是高品質。順應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前景將非常廣闊。”

李丙智説,現代農業就是要突出生態優勢,彰顯地區特色,挖掘鄉土文化,打造精品、個性、多樣的産業業態,而“蟲子餐廳”恰好契合了鄉村振興和果業高品質發展的需求。這種模式如果能大面積推廣,將對生態增優、果業增效、果農增收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天慢慢黑了,頂著暮色走出“蟲子餐廳”,漫步在燈光點點的園區小路上,王和國説,他明天又將是忙碌而充實的一天。記者 黃敏 賴雅芬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果園裏的“蟲子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