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綠水青山間的“花樣”幸福生活

進入金秋十月,毛洞山下的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古鄯鎮山莊村山腳下,數百畝“花海”色彩斑斕,與佈局有序、白墻青瓦的農家庭院,繪出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在村子西南方向的七里花海景區是民和縣重點打造的文化旅遊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典型。

景區附近,毛德雄經營的“避暑山莊農家樂”,庭院佈局簡潔、環境衛生,農家氛圍的裝飾透射出滿滿的鄉土氣息。“天上掉不下金元寶,雖然家門口有七里花海景區的好條件,但增收致富還得靠個人勤勞打拼。”毛德雄告訴記者,農家樂主要由妻子和兒媳負責經營,一年下來有五六萬元的純收入。

而如今這樣的好日子,在十年前他們做夢都想不到。山莊村地處腦山地區,全村有4個社226戶877人。在毛德雄的記憶裏,村裏儘管有著七里藥泉等自然稟賦,卻並沒轉化成經濟效益,村民生活貧困,110多名學生在漏風漏雨的簡陋教室裏上課,村集體經濟更是一片空白。村民居住分散,莊廓破舊、臟亂,通往川官公路只有一條砂土路,雨天泥濘難行,晴天塵土飛揚,雖然坐落在風光秀美的大山腳下,但生活卻與“美”字不沾邊。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莊村實施的“黨政軍企共建示範村”項目是村子美麗“蝶變”的“分水嶺”。那時起,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毛德雄帶領群眾將致富的夢想照進了現實,“我希望把山莊村打造成集旅遊、休閒、餐飲為一體的美麗新農村。”

2018年,七里花海景區建成,並探索實施“黨支部+企業+貧困戶”模式,累計投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東西部協作項目資金、鄉村振興示範建設資金共1274萬元。依託花海景區,山莊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結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在村前旅遊公路兩側、村級文化廣場、村內巷道、農戶門前等處,種上了長壽菊、八瓣梅等多種花卉,與村子對面山坡上的“花海”遙相呼應,美不勝收。

如今,卸任後的毛德雄和兒子當起了景區管理員,兩人一年有七八萬元的務工收入。一家人憑著勤勞致富,每年收入十多萬元,家裏蓋起了“小別墅”,添置了小轎車,日子過得很殷實。他家的經歷,是山莊村群眾生活面貌翻天覆地的一個縮影。

同村的陳玉成是山莊村的脫貧戶,從景區開發建設時起,就在其中務工,每年有三四萬元的工資收入。他還發展起養豬業,“明年,我打算把莊廓前面的空地平整成停車場,將家裏那五六間閒置房收拾出來開個農家樂,用自己家庭牧場飼養的土豬自育自銷,多掙點錢。”陳玉成樂呵呵地説。

目前,山莊村依託鄉村旅遊發展農家樂、民宿、特色産品經營10余家,很多村民在“家門口”找到了務工門路,一年下來都有2萬元左右的勞務收入。村民毛德龍有位年過七旬的舅舅在景區門口擺地攤,賣黨參、柴胡、黃芪等野生中藥材,“他一般能賣個百十元,最高一天賣過500元哩。”毛德龍告訴我們,這些年的生活讓他深刻地懂得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以前守著大山受窮是因為方法不對,現在走對了路子,村民們的生活都越來越富裕。

如今山莊村中,大自然的綠水青山、天然甘泉和色彩斑斕、遊樂項目豐富的景區融合統一,打造了美好生態中的幸福家園。2021年,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每年幾百元增加到11680元,全村年收益達62.2萬元。由七里花海旅遊有限公司負責經營的景區,每年使村集體經濟收益18萬元,還在景區門外為村民免費提供木亭攤位68個,鼓勵他們銷售本地農副産品。

經過十多年的變遷,山莊村以質的嬗變而欣欣向榮,村民生活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邁向幸福小康。大山腳下崛起了一個能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生態優美、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村民都表示,今天的好日子都靠黨的好政策,他們將把對黨的感恩化作奮進力量,用勤勞將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通訊員 石延壽 本報記者 趙 睿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