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天祝“農牧互補”助推羊産業高品質發展

深秋時節,地處祁連山腹地的天祝縣旦馬鄉天高氣爽、草木漸黃。

見到康路村村民劉斌文時,他正和妻子給新引進的三隻良種公羊喂草、添水。

“我養羊已經幾十年了,發現近些年羊肉品質退化,肉質下降。今年,政府給我們幫扶了天華美利奴種羊,我想通過雜交提高羊的肉質和毛質,增加經濟收入。”劉斌文説。

劉斌文所説的天華美利奴種羊,是天祝縣從2009年開始培育,由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與甘肅高山細毛羊雜交,適應高寒牧區放牧和半放牧半舍飼的肉用細毛羊新品種。

天祝縣農業農村局畜牧技術推廣站站長李開輝介紹,天華美利奴肉羊具有生長髮育快、體格大、肉質好等諸多優勢,育種群母羊可實現兩年3産,每100隻母羊每年可多産80多只羔羊,年度只均效益可提高200元,基礎母羊每只生産效益能增加900元以上。

近年來,天祝縣按照武威市發展“8+N”優勢主導産業、打造“三沿”特色産業帶要求,聚焦聚力在品種改良上下功夫、在農牧互補上做文章,著力推動羊産業擴量提質增效。

在天祝縣打柴溝鎮多隆村村民祁學福的養殖小區,大棚裏進食的綿羊個個膘肥體壯。“我現在養了900多只天華美利奴肉羊,比起以前的高山細毛羊,這個品種的羊肉多、毛好、體質也好,收入比以前高多了,一年下來純收入20多萬元。”祁學福高興地説。

作為天華美利奴肉羊品種繁育示範村之一,多隆村農牧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天華美利奴肉羊培育項目中來,全村羊産業年實現經濟效益566萬餘元,較項目實施前增加106萬元,示範帶動作用明顯。

在天華美利奴肉羊品種繁育過程中,天祝縣種畜繁育研究院通過與蘭州大學李發弟專家團隊開展科技研發合作,積極推行優質種羊“集中繁育+分散推廣”模式,進一步健全完善了“縣種畜繁育研究院+綿羊人工授精站+養殖場戶”三級良種繁育體系,先後繁育優質種羊500多只,完成綿羊改良60萬隻,直接增效1.5億元。

農牧民群眾主動養殖,農業農村部門持續推廣,科研團隊提供技術支援,讓天華美利奴肉羊種群規模日益壯大。截至目前,天祝縣天華美利奴肉羊育種工作已整體推進到4世代,累計選育新品種群體35萬隻以上,核心育種群達到6.2萬隻。全縣共組建天華美利奴肉羊擴繁推廣群125群,引調天華美利奴肉羊種公羊300多只,擴繁推廣群飼養量達到4.9萬隻,基礎母羊有2.8萬隻。

隨著肉羊新品種培育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如何確保飼草和養殖之間實現供需平衡,成為發展壯大天華美利奴肉羊種群規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天祝縣松山鎮是全縣藜麥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也是肉羊養殖大鎮。每年10月下旬,10余萬畝藜麥迎來豐收,收割後成片的藜麥秸稈無人問津,此時又正值養殖戶飼草料短缺、牲畜“冬乏掉膘”的困難期。為此,天祝縣及時引進藜麥秸稈回收機,實現了秸稈利用和飼草補充“雙贏”。

“我們推廣的秸稈回收機,具有吸入量大、撿拾乾淨、破碎除塵效果好、便於堆放運輸等優點,收集的秸稈可直接用於飼養牲畜。”天祝縣農牧業機械技術推廣站站長托有德説。

天祝縣是甘肅省燕麥草三大主産區之一,每年種植面積30萬畝以上,可收穫優質燕麥草乾草6.7萬噸左右。旦馬鄉地域面積廣闊,草場資源豐富,畜牧業優勢明顯。為進一步發展壯大天華美利奴肉羊養殖業,旦馬鄉將坡度大的山旱地充分利用起來種植燕麥草,並積極推廣燕麥草機械套袋青貯技術,讓養殖戶就近就地獲取優質飼草料。

旦馬鄉橫路村村民楊春林説:“今年我們村的燕麥草已全部加工成了青貯飼料,青貯草不僅營養價值高,還節省了一筆購買飼草的費用。”

今年以來,天祝縣因勢利導,堅持走草畜結合、農牧互補、迴圈發展路子,科學規劃草畜産業發展新佈局,在此基礎上,強化科技引領,推廣舍飼育肥,不斷擴大“牧區繁育、農區育肥”效應,持續推進牛羊品種改良和擴繁提升,用心打造畜牧産業“晶片”,全力推動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今後,天祝縣將持續深入推進‘農牧互補’,加快推動高原肉羊産業鏈式發展、生態發展、迴圈發展、綠色發展,努力讓廣大農牧民群眾分享到更多羊産業高品質發展帶來的‘紅利’。”天祝縣委主要負責人説。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通訊員 張新華 劉劍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天祝“農牧互補”助推羊産業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