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黃果樹旅遊區:內外兼修促跨越 奮楫揚帆啟新程

“來黃果樹旅遊,有一萬種理由。”這是很多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內心獨白。

而這一萬種理由的背後,是黃果樹旅遊區一萬次奮進的腳步。

從一個5A級景區到兩個國家5A級景區;從白天遊覽黃果樹大瀑布到晚上夜遊體驗實景光影盛宴;從排隊檢票進景區到幾秒鐘刷臉進景區,10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黃果樹旅遊區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著力調結構、轉方式,強基礎、增後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大力發展旅遊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累計引進項目361個,旅遊産業實現持續“井噴式”增長,一幅天藍水清、景美業豐的畫卷徐徐鋪展。

全域旅遊 構建黃果樹旅遊生態圈

每年一到旅遊旺季,黃果樹旅遊區匠廬·村曉、匠廬·閱山、文凡·嶠山等十余家高端民宿和各類酒店幾乎天天客滿,一房難求。

從黃果樹和龍宮景區兩張5A景區“王牌”到周邊旅遊項目如直升飛機空中游覽、壩陵河高空蹦極、高空鞦韆等極限運動項目,再到石頭寨村、桃子村、郎宮村等鄉村休閒避暑旅遊示範點,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

作為“十四五”全省100個高品質精品旅遊建設提升景區,黃果樹景區是全省、全市旅遊産業化發展的核心引擎。近年來,黃果樹旅遊區全力推動景區提質擴容和精品建設提升工作,聯動周邊景區景點共同發展,增強遊客體驗感,加快推進由旅遊觀光目的地到休閒度假目的地的轉變,全面提升文化旅遊經濟活力,帶動周邊旅遊新業態鏈條高品質發展。

在瀑布溶洞中戲水觀景,在沃野田園體驗農趣,在古村名鎮尋古探幽……黃果樹景區,高品質民宿旅居産品不斷增多,匠廬·村曉、匠廬·閱山、文凡·嶠山、雲端石頭寨等民宿讓你流連忘返;黃果樹國家濕地公園內,清澈見底的河流,蜿蜒的木棧道向遠處延伸,河道兩旁各類花草映著一輪紅日西下,構成一幅親近自然的優美畫卷;漫步龍宮、水上溶洞、龍字田,仿佛身處仙境;夜遊黃果樹,流光溢彩中讓你感受沉浸式視覺盛宴;鄉村特色更為鮮明,石頭寨、郎宮、桃子、龍潭等布依族特色民族村寨,給遊客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通過圍繞“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康養旅遊休閒度假勝地”目標,黃果樹旅遊區依託自然資源豐富和遊客聚集的稟賦優勢,緊扣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和龍宮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充分發揮黃果樹景區和龍宮景區兩個國家5A級景區輻射帶動作用,培育打造出一批鄉村旅遊示範村,創建全域旅遊體系,實現了旅遊與發展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旅遊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旅遊富民增收。  

打造全域旅遊,是黃果樹旅遊區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在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行動,也是把綠色作為高品質發展最大底色的必然選擇。

改革創新 推動發展提質增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黃果樹旅遊區堅持在發展中改善民生,始終把改善民生福祉擺在突出位置,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連年高於經濟增速,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高。

組建黃果樹、龍宮、屯堡景區的大旅遊區管理機構,構建大景區格局。整合30余個職能部門設立10個大部制,將過去的“小景區、大政府”轉變為“大景區、小政府”的扁平化管理體制。管委會與集團公司幹部交叉挂職,政企聯動,共建共治,助推景區發展。

提出“一區兩翼”發展目標,以“文旅小鎮”、布依八寨和民宿産業示範區三大項目為支撐,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探索推廣夜經濟增長模式,被評為省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成功舉辦一屆汽車拉力賽、三屆黃果節、四屆生態文明分論壇、四屆國際啤酒節、六屆壩陵河國際低空跳傘、十屆油菜花旅遊節,與維多利亞、尼亞加拉等8個最具影響力的瀑布締結“國際瀑布可持續發展聯盟”,景區國內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除疫情期間外,全區遊客數量增長率均保持在30%以上,實現“井噴式”增長。

垃圾壓縮轉運站、公共停車位等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建成運作;新建和改造旅遊公廁83個,被評為全國廁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區;建設完成G60滬昆高速黃果樹收費站、龍宮收費站、花安高Athlon宮段及龍宮北收費站、迎賓大道工程、G320國道黃果樹段改造、大瀑布、天星橋、陡坡塘景區入口提級改造工程。建成管養公路265公里,全面實現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全區組組通公路全覆蓋、全區縣鄉公路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全覆蓋、“村村通客運”目標。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被評為貴州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建管並重,推動城鎮品質魅力同步提升。過去10年,黃果樹旅遊區城鄉一體化格局不斷形成,常住半年以上城鎮人口4.97萬人,城鎮化率提升到43.16%。積極推廣“黃果樹+石頭寨”等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1+N”鎮村聯動模式,鎮村聯動覆蓋率達到80%以上,有效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向綠而行  生態風光無限好

冬日的黃果樹瀑布,依舊氣勢磅薄。以往,站在瀑布對面的半邊街就可以看到瀑布的大半身,現在卻只聞其聲不見其身。究其原因,是因為黃果樹瀑布周邊的自然生態好了,遊客只能走近才能一窺全貌。

過去,在黃果樹景區旁,自然形成的村落——半邊街,因為“人工痕跡過重”給景區造成“申遺”硬傷,直接影響大瀑布景觀。2011年9月,黃果樹完成半邊街搬遷工作。隨後,投資5000余萬元的半邊街生態復綠及景觀打造工程開始實施,清運廢渣5萬立方米,覆土9萬立方米工作,道路擴寬改造、排洪管網、給水管網鋪設、電力系統安裝、沿河觀光木棧道及配套設施建設等工程相繼完成,打造出觀果區、觀花區、古榕園區、微雨密林區、草坪教堂區、紅海桂香區、霞客溶洞區7個景觀節點區域。

一直以來,生態是黃果樹旅遊區最寶貴的財富,綠色是黃果樹旅遊區最耀眼的底色。黃果樹旅遊區堅決扛起生態保護重大政治責任,切實打好污染防治五大攻堅戰,持續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

深入實施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珠江防護林三期工程、森林撫育等營造林工程。以項目化造林為抓手繼續紮實推進“綠色黃果樹”行動計劃,大力實施綠化造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石漠化綜合治理、生態搬遷移民等重點生態工程,推進黃果樹國家濕地公園、龍宮生態公園建設,全面提升景區森林覆蓋率。

10年來,黃果樹旅遊區生態環境治理效果顯著,環境優勢持續增強,森林鋪滿景區、綠色遍佈鄉村、河湖扮靚山川,繪就綠色美好生活的圖景。森林覆蓋率達到66.31%,核心景區森林覆蓋率超過85%,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100%。

黃果樹旅遊區順利入選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成功申報全省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集聚區,並連續三年獲得專項資金支援。以濕地公園為中心的城市生態體系基本形成,全面完成礦山清理整治,水質保持穩定達標,打邦河(黃果樹)、省控斷面桂家河(石頭寨)等考核斷面優良比例100%。黃果樹景區獲得“全球低碳生態景區”榮譽。

如今的“黃果樹”不僅僅是瀑布,更是佔地163平方公里的美麗山地公園,村寨是各具特色的人文景點,瀑布是鑲嵌在公園裏的明珠。旅遊區將瀑布與周邊1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形成有機一體,配套溫泉、酒店民宿、極限運動、康養綜合體,打造旅遊升級版後,景區基礎服務設施得到全面升級提升,為遊客留下了嶄新印象。

智慧旅遊 讓遊客旅途更舒暢

進入黃果樹景區,只需1秒面部識別,在景區智慧調度指揮中心,通過一面智慧管理顯示大屏,景區地理標誌、自然資源、遊客行為、景區工作人員行蹤都清晰可以進行監管,方便快速反應和調度。

“我們提前一天預約門票,刷臉很方便啊,幾秒鐘就可以進入景區了,每一次來都有新變化。”來自廣西的遊客陳女士多次來到黃果樹景區旅遊,為景區智慧旅遊系統點讚。

近年來,黃果樹旅遊區緊緊圍繞“大眾旅遊、智慧旅遊”的主流趨勢,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為抓手全力推進智慧景區建設,為遊客帶來全新體驗。

自2019年5月起,黃果樹景區率先在全省試行實名制分時線上預約售票,實行全天9個時段的分時預約售票制度,徹底解決了以往80%的遊客集中在同一時段入園時景區有限容量和暫態暴增遊客量之間的矛盾,有效保障了遊客的觀賞體驗。建立黃果樹智慧景區運營管理指揮調度中心,通過後臺終端實時調度每一台觀光車的基本情況、駕駛員狀態等資訊和每個景點遊客情況。同時,自主研發了“景區管家”手機APP,景區工作人員通過APP實現和指揮中心實時視頻連線,以便出現緊急情況時及時上報資訊、妥善處置。景區開發“微信掃碼、免費導覽”的黃果樹景區自助導覽系統二維碼。該應用有地圖、GPS定位和搜索功能,能為遊客提供文字、音頻的景點講解,遊客只需用手機掃碼進入系統,就能收聽各景點的語音介紹,幫助遊客深度體驗黃果樹景區的風景人文。遊客“零等候”入園,滿意度直線上升。

景區根據雲平臺近幾年計算分析,當遊客流量達到最大的核定承載量的80%以上時,通過微信、微網志、電商平臺、交通廣播、報紙等媒體和渠道向廣大遊客發出往龍宮、夜郎洞、天龍等景區的分散遊客的資訊,對前往黃果樹景區的遊客提前實現分流,既保證了遊客遊覽的舒適度,又提升了市域其他景區的知名度和客流量。通過車輛管理系統、電商平臺、微信平臺與OTA資訊共用,多渠道掌握遊客對旅遊要素的需求特徵,對目標遊客的類型、消費偏好、獲取資訊渠道等進行數據分析,從而達到提升旅遊服務質效的目的。推出直升飛機空中游覽黃果樹大瀑布項目,使黃果樹大瀑布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從6個方位360°觀賞的瀑布,切實提升遊客遊覽瀑布的體驗感。建成西南地區首家大型6D數字動感影館,利用恒潤三自由度座椅特效和風、雨、雷、電等環境特效,讓遊客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動感完美融合之中,感受黃果樹景區在2.3億年前地質變遷和大瀑布的形成過程。

2021年,黃果樹景區啟動提質擴容工作,景區容量提升至“日最大承載量5萬人”,獲“貴州省省長品質獎提名獎”,成為國內首家在國家文旅幹部學院平臺展示智慧旅遊案例的景區。黃果樹旅遊區向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發展前景無限。

以旅促農 好風景換來“好錢景”

在黃果樹旅遊區白水鎮打翁村黃果種植生態園,綠油油的黃果樹一片連著一片,宛如一幅生態山林畫。

“這一片原來都是荒山荒坡,如今都種上了黃果,全村一共有4000多畝。”打翁村黨支部副書記潘永美稱,黃果的種植,不僅美化了生態環境,也給村民帶來最直接的經濟效益。

過去一直以來,打翁村因地勢較高,發展産業面臨著缺水的難題。2014年以來,在潘永美的帶領下,當地群眾通過種果樹、綠荒山,發展林下經濟,如今,一片片果林“搖身一變”為綠色銀行,富了群眾口袋。

不只是打翁村,在白水鎮翁寨村,目前投産的草莓種植大棚30余個,品種有紅顏、九香、彩虹等10余種,吸引大量遊客自駕遊參與觀光采摘,體驗田園採摘的樂趣。

水果産業只是黃果樹旅遊區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黃果樹旅遊區深化産業革命,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推進“優質水稻”、精品水果等特色優勢産業,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加快建設中國黃果(柑橘)博覽園等項目,形成一批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點,打造農旅結合示範區。

創新推出“三級壩長制”,以打造500畝以上壩區建設為契機,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規劃,積極推進傳統産業提質升級。按照“多彩康養龍宮鎮、綠色生態黃果樹鎮、精品果蔬白水鎮”的産業定位,培育發展了生薑、紅米、椪柑、枇杷、辣椒等一批特色農業産業,優質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在1.99萬畝,建成壩陵河谷枇杷等一批特色精品水果基地。

同時,成功申報了“黃果樹黃果”“龍宮桃子”地理標誌農産品,正在積極申報黃果樹紅米、黃果樹小黃姜地理標誌農産品。積極開發系列化農副産品,做好白水小黃姜、翁寨草莓、打翁黃果、龍宮桃子、募龍枇杷、盔林紅米等農業特色産品規模化種植工作,推動黃果、桃子、草莓、蔬菜等農業産業快速發展,引導傳統農業生産方式向專業化和規模化的集約生産方式轉型,引導傳統農業産品向特色旅遊商品轉型。

過去10年,黃果樹旅遊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抓落實,舉全區之力決戰脫貧攻堅,3個鎮1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931戶11914名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歷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

農村集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含有農、牧、漁類(種養殖類)等“村社合一”農民專業合作社共99個,村級産業發展蒸蒸日上,涌現出“省級巾幗林基地”等先進典型,“黃果開啟致富門的打翁樣板”村黨支部副書記潘永美入選貴州省優秀黨組織書記,“草莓大棚帶動全村奔小康的翁寨模式”入選貴州省脫貧攻堅群英譜。農村地區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黃果樹旅遊區:內外兼修促跨越 奮楫揚帆啟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