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會寧 黃土地迸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秋日,走進會寧縣劉家寨子鎮的土地流轉項目工地現場,挖掘機、推土機在田間來來往往,將細碎的地塊推平拉直,被重新盤活的沃野田疇正在為鄉村振興蓄勢儲能。

會寧縣的耕地呈現分佈零散、陡坡地較多、灌溉不便的特點。近年來,當地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撂荒地變成“淘金田”,坡耕地化身“高産地”,逐步走出了一條從存量中挖增量、促進土地集約高效發展的新路子。

在劉家寨子鎮袁埫村,“巴掌田”隨處可見。鎮裏利用全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將村裏的8300畝土地流轉,進行地塊的“小變大、陡變平”,不僅推動了撂荒地復耕,增加了有效耕種面積,也極大提高了耕地産出效益,讓糧食生産的基礎更加牢固。

“我把自家的50畝土地全部進行流轉,施工方還給每戶每人平均一畝水地,我們不僅能在工地務工,而且解決了土地長期撂荒的問題。”村民元向前説。

高標準農田建設給當地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如今,田間道路寬闊平坦,大小溝渠縱橫相連,蔬菜大棚整齊明亮,展現出産業興旺的鄉村美好圖景。

“以前荒山崗子靠天收,如今旱澇保收水自流。我們通過農田整治與水利設施的配套建設,改變了以往農業生産靠天吃飯、旱澇無常的狀況,真正做到‘旱可澆、澇可排、穩增收、能致富’。” 劉家寨子鎮黨委書記馬宗禎説。

為加快現代農業建設,補齊農業發展“短板”,會寧縣還引進了以甘肅開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為鏈主企業的農業産業集團,未來將在全縣逐步發展高效現代農業種植20萬畝,以農業現代化、種植規模化、生産集約化助推農業高品質發展。

“我們主要在會寧的韓家集、四房吳、白草垣、劉寨等幾個鄉鎮進行高效設施農業建設,通過‘旱變水’實施高效節水灌溉,提高農業産出,實現農民增收。”會寧開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鵬告訴記者。

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特色産業,廣袤的會師大地黃土扮綠、土地生金,正在繪就一幅生機勃勃的現代農業新畫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彭 雯 通訊員 魏永剛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會寧 黃土地迸發鄉村振興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