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圍山裏的“幸福密碼”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大圍山鎮地處湘贛兩省交界處,有上千年建鎮史。近年來,大圍山鎮依託豐富的文旅資源和地理環境優勢,豐富文旅業態,加快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建設湘贛邊鄉村振興新樣板,打造長株潭文旅融合新標桿,全力推進文旅高品質發展,激活依託文旅增收致富的源頭活水,解鎖了大山裏的“幸福密碼”。
一條河:唱著宜居宜遊的歌
410平方公里的大圍山鎮,有18條大小支流穿鎮而過,每條支流都“吟唱”著宜居宜遊的歌。
今年8月試營業的陌野·小河彎彎野奢精品民宿位於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的美麗山谷,因一條小河穿谷而過,故名“小河彎彎”。小河彎彎民宿管理者李華陽是學設計專業的,在外拼搏多年,最終選擇回到家鄉,發展民宿事業。“如今,周邊遊、民宿遊走俏,民宿試營業至今,24間房幾乎天天滿房,超出預期。”李華陽説。
看到巨大的市場潛力,小河彎彎的投資者有了更深遠的謀劃。“鄉村振興、文旅高品質發展,民宿是重要一環。我們已經談好了一家舊民居的改造項目,計劃于11月動工。目前,小河彎彎民宿的員工幾乎都是周邊的村民,在帶動村民就業的同時,也讓民宿更有鄉土氣息。”李華陽説。
與陌野·小河彎彎野奢精品民宿一樣火爆的還有大圍山峽谷漂流景區。“今年運營的3個半月我們就迎來了12萬人次遊客,這個夏季,是景區接待遊客最多的一季。”近日,正在現場調度搬運漂流艇的大圍山峽谷漂流景區總經理曹東忙得滿頭大汗,邊指揮邊介紹,“目前,我們已經停漂了,1000多個漂流艇要搬到倉庫裏,來年再用。”
曹東説,在運營期內,景區每天聘請村民保障遊客安全,最多時一天有200多人,村民的工資收入也有了不少提升。
距離大圍山峽谷漂流景區僅幾分鐘車程的泥塢寨研學基地,也是繞溪而建的。基地佔地面積600多畝,由大圍山村投資打造,推出了叢林穿越、空中漫步、極限攀岩、山谷溯溪、捕魚抓蟹、植物課堂等項目。今年五一期間,泥塢寨研學基地試營業,吸引了近3000人次體驗。
大圍山鎮黨委書記賀雲鵬介紹,近年來,大圍山鎮旅遊産品從觀光遊向深度體驗遊轉變,唯山居、雲起圍山別院等精品民宿和大圍山星空露營地等一系列體驗式度假旅遊項目吸引了眾多遊客。
一座山:瓜果飄香的夢幻田園
近日,記者走進大圍山腳下的楚東村,發現有不少遊客到這裡體驗瓜果採摘。“在黨的領導下,我們趕上了好日子。20世紀90年代,村裏的果子還需要人背肩扛,運送到幾公里的鎮上才能賣得出去,一斤才幾毛錢。現在,每逢瓜果豐收的時節,前來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果農在家門口買果子,價格還漲到了十幾元一斤。村裏有268戶種果樹,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有幾十戶。”楚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曾凡平高興地告訴記者。
近年來,楚東村打造了100余畝水果文化體驗基地,推出了賞花攝影、果樹認領、水果課堂等活動,形成了“水果+旅遊”發展模式,楚東村水果産量提高了,銷路打開了。去年,楚東村年接待遊客15萬人次,每人平均純收入達2.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2萬元。
廖堅明是楚東村一名普通的農民,他告訴記者,他的水果種植面積已達到40畝。“依靠種植果樹,我獲得了不錯的收入,還蓋了一棟漂亮的小樓住著。幸福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廖堅明對當下的生活十分滿意。
賀雲鵬介紹,旅遊是拉動鎮域消費增長、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近年來,大圍山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以年均40%的速度遞增。連續舉辦了十三屆的水果文化旅遊節,也為當地水果的銷售添了一把柴。如今大圍山鎮走出了一條“端起綠飯碗、吃上生態飯”的發展之路,築起了瓜果飄香的夢幻田園。
一抹紅:擦亮品牌的鮮艷底色
如果説,綠色是大圍山鎮的生態底色,那麼,紅色就是大圍山鎮的精神底色。
近期,大圍山鎮依託錦綬堂、楚東山大屋、圍山書院復興少年宮等紅色景點,推出了遊紅色景點、聽紅色故事、上紅色黨課等特色活動。
“紅軍英雄們在錦綬堂墻面寫下的標語把我帶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我體會到了革命道路的曲折和艱難,明白了信仰的力量。”一名錦綬堂的紅色講解員分享著自己的心得體會。
2013年起,錦綬堂實施了修繕保護、展陳提質工程,耗資3000萬元左右。今年7月1日錦綬堂對外開放,截至目前,累計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
為保護好這些文物,大圍山鎮推出了文物保護“點長制”,將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定點到人,安排鎮村幹部進行常態化巡查。
聽紅軍故事、重走紅軍路、品嘗紅軍飯等體驗項目吸引著大批遊客“打卡”。去年,大圍山鎮承接省市各級黨組織活動200余場次,接待遊客超50萬人次。
賀雲鵬説,下一步,大圍山鎮將著重打響紅色品牌,充分挖掘錦綬堂、楚東山大屋等紅色旅遊資源的價值,加快錦綬堂景區後期創建工作。以景區發展推動紅色基因傳承、鄉村振興提速、生態環境提質,實現景區高質化、文旅融合化、服務多元化發展。本報記者 高慧 通訊員 張宋姣
來源:中國旅遊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大圍山裏的“幸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