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22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一起講述“和合”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短暫中斷的“和合中國”特展,近期有望在遼寧省博物館再次開展。與以往遼博舉辦的展覽不同,此次特展主題深遠、首展文物豐富,最主要的是,從全國22家博物館外借了100余件國寶級文物。

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到南京博物院,這些出土和收藏地點散佈在全國多地的文物此次匯集在了“和合中國”,讓觀眾實現了“一個展覽看全國”的願望。

《飛天童子圖》

反映了東西方的文化融合

在“和合中國”展廳裏,有一件造型別致、憨態可掬的青銅器。它環目、尖喙、彎眉,外形類似貓頭鷹。這件商代晚期的精美青銅盛酒器就是“鸮卣”,被觀眾親切地形容為“憤怒的小鳥”。

“和合中國”裏展出的這件鸮卣來自山西博物院,是這家博物院的國寶級文物。在此次“和合中國”特展中,除了山西博物院外,還展出了多件來自國內其他博物館的珍貴文物。

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劉寧介紹,此次特展共展出與“和合”文化有關文物、古籍402件/組(436單件),其中,外借文物121件/組(177單件),佔到了展品總數的1/3。

這些外借文物來自甘肅省博物館、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等全國22家博物館。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這些文物不僅出土地點空間跨度大,而且從新石器時代直至明清、近代,時間跨度非常大。

特展上,出土于遼寧省朝陽建平的北宋大晟黃鐘銘文編鐘,是“靖康之變”時一路隨徽欽二宗北上的物品,尤其值得觀看。此外,特展中,還展出了6件旅順博物館的珍貴文物,分別是《阿彌陀凈土變相圖》絹畫殘片、《飛天童子圖》絹畫殘片、赭地聯珠鷹紋錦片、兩件泥塑彩繪文官俑、魏晉貼塑花紋陶片,以及唐代《飛天童子圖》絹畫殘片和唐《剃度圖》畫殘片。這6件文物中,除了魏晉貼塑花紋陶片外,其他均屬於唐代。其中,前兩件是國家一級文物。

旅順博物館館長王振芬介紹説,《飛天童子圖》絹畫殘片出土于我國新疆地區。絹畫中,童子形象生動,全身赤裸,眉間鵝黃,頸佩項飾,臂繞紅色帔帛,雙手持物,手腕和腳腕處皆配釧,肢體舒展,自然向上彎曲,四週祥雲環繞,飛天及其造型都充滿了西方文化色彩,但那種帔帛飄飄的表達方式又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吳帶當風”的繪畫風格,代表了當時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與交流。

絲囊駱駝俑

訴説著絲路上的文化碰撞

在“和合中國”特展中,展出了一件距今5000多年、名為“勾連渦紋彩陶罍”的牛河梁遺址彩陶器。這件彩陶器泥質紅陶身上,被飾畫了黑底,黑底上又畫上了線條,流暢、簡潔,象徵著水波的勾連渦紋帶。

在牛河梁遺址出土的這件勾連渦紋彩陶罍旁,擺放著一件2000多公里之外的青海省出土的圈紋彩陶壺。同樣作為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器,這件陶壺身上也有著畫筆流暢、圓圈狀的渦紋。

同一時期,相隔千里,這兩件文物並排展示,凸顯了幾千年前先民對包括河流、日月等大自然的理解,以及他們隔空將自然景象繪畫在彩陶器上的不約而同。

在“和合中國”展出的400多件文物中,類似于勾連渦紋彩陶罍和圈紋彩陶壺,雖然地域和時間跨度大,但反映同一主題和歷史現象的文物還有多組。

在特展中的“和諧萬邦”部分,展出多件隋唐時期墓葬中出土的駱駝俑。山西博物院的隋代胡人吃餅騎駝俑、遼寧省博物館的唐代彩繪胡人騎駱駝俑、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唐代絲囊駱駝俑都反映了隋唐時期,古代絲綢之路上商貿繁忙、經濟和文化交流的興盛。

記者在採訪中看到,在“和合中國”十幾個文物展出類別中,除了考古遺址及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外,古代書法和繪畫都分門別類地進行了有序陳列,反映同一個主題。比如,圍繞“桃花源”“孝道”“行旅圖”和“蘭亭雅集”等主題,策展人分別展出卷軸、立軸、冊頁、扇面等古代書畫藝術作品。本報記者 朱忠鶴

來源:遼寧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22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一起講述“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