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傳承保護方式 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
——統籌推進文物保護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西安探索
文物和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産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産品。
近年來,西安市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文物工作方針,創新文物保護利用思路,實施城市考古、大遺址保護、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推進城市建設、促進文物文旅深度融合,讓文物和文化遺産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奮力譜寫西安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
文物如何重新活躍于當下,被今天的年輕人所感知和喜愛?近日,在西安博物院,一件“新文物”鎖住了觀眾的視線,這是一尊用3D技術掃描並列印的唐三彩騰空胡人騎馬俑,結合了當下流行的賽博朋克風格對文物進行了二度創作,最終呈現出一匹“炫酷機械風三彩騰空馬”,當國潮科技美學遇上西博館藏,跨界融合的藝術瑰寶一經展出就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打卡。
“原來文物也能這麼時尚。”許多觀眾看後表示,“這是歷史與未來、傳統與時尚的最佳結合。”
多年來,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博物館事業發展,提出打造“博物館之城”,出臺配套政策引導,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市文物局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借助新媒體創新傳播,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全市博物館舉辦一系列特色鮮明的主題活動、陳列展覽、公眾互動和文化遺産推介活動,讓社會公眾關注博物館、參與博物館、融入博物館,讓博物館真正融入現代生活,全面展現西安市文博資源的勃勃生機。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作為文物保護、展示、宣傳平臺的西安博物院通過多種舉措吸引更多人“走進”文物、了解文物。通過整合利用已有的數字資源,依託“樂居長安”特展與喜馬拉雅聯合推出“福貓特工的十二時辰”系列音頻節目,因生動有趣的設計備受歡迎。
此外,西安博物院推出的全新AR導覽服務,只要戴上一副AR眼鏡對準館藏文物,就能智慧識別了解展品背後的故事,還可以體驗“觸摸”珍貴文物、“修復”破損文物。同時,準確、生動的“超媒體”故事化解説、3D數字化全景和AR創意特效還原了文物的前世今生,呈現出有溫度、可感知的歷史。
“加強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實現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展,也必須基於文物價值的深入挖掘與科學詮釋。”西安博物院院長余紅健説,通過深入挖掘、廣泛傳播文物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利用多樣化的形式對館藏資源進行有效開發,能有效加大文物資源開放共用,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新時代下不斷綻放出更加艷麗的時代光芒。
十年來,西安市“博物館之城”建設成績顯著,博物館夜遊直播、“雲遊”博物館系列活動推陳出新,“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等線上線下活動接連開展,博物館“五進”活動及“史前工場”等青少年文化體驗活動持續上演,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不斷凸顯……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充分發揮“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的作用,在文物保護、科學研究、展示利用、公眾服務、文物安全、綜合管理等方面不斷注入活力,積極拓展博物館傳播渠道,線上展示服務水準不斷提升,線下公共管理水準精細化程度加強,打造數量更多、水準更高、開放多元的“大學校”。
大遺址與大都市相融共生
我國古代文化發展鼎盛時期的周、秦、漢、唐的都城遺址以及帝王陵寢大多分佈在西安,由國家主導保護的150處大遺址中,陜西有19處51個點,其中西安市域有10處,大遺址西安片區又是國家重點支援的6個大遺址片區之一。西安市在明確“文保優先”工作原則的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共同促進遺址區民生改善,探索“大遺址與居民共生共存”的大遺址保護髮展模式,讓遺址區居民共用遺址保護建設發展紅利。
在西安市域內的眾多遺址中,漢長安城遺址是我國現今規模最大、定都朝代最多、遺跡最豐富、保護最充分、研究價值最高的古代都城遺址,是世界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實物資料。“歷史文化遺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專家指出,漢長安城遺址應當是城市底蘊的活化石,而不應把它視作阻礙城市發展的“包袱”。西安作為全球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應該利用好這一寶貴資源,將漢長安城遺址打造為文化旅遊新高地和展示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
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的決策,同年8月,通過《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實施方案》,決定分階段推進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建設工作。
十年來,西安市以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為起點,持續提升漢長安城未央宮等考古遺址公園保護展示水準,堅持文化遺産保護與城市建設、民生發展、環境保護等協調發展的理念,發揮文化遺産保護在改善環境、惠及民生、促進發展的積極作用,探索構建了以唐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秦始皇陵遺址公園、漢杜陵遺址公園等為代表的大遺址保護“西安模式”。
9月22日,國家文物局、陜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聯席會議在西安召開。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充分肯定陜西省、西安市在大遺址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要求持續加大考古研究和科技創新力度,積極服務民生改善,通過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束縛,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推動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高品質發展,為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貢獻“西安探索”“陜西經驗”。
如今,走進西安的遺址公園,你會看到在遺址保護的基礎上,各單位通過景觀綠化提升、綜合管網佈置、道路遊線改造、基礎設施完善、服務設施配建、遺址保養修繕等系統工程,使遺址區和景觀區相得益彰。
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位於西安的大遺址不僅承擔著保護文化遺跡、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使命,也逐漸發揮出城市公園的休閒功能,真正實現了大遺址與大都市相融共生。
賦予文化遺産旺盛的生命力
全力做好歷史文脈守護和中華文明傳承是西安的城市使命。西安市明確,要深化和擴大教育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對外合作交流,打造“一帶一路”重要人文交流基地。《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業發展規劃》提出,按照“保護優先、規劃引領、合理利用、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深化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六大工程”,講好西安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彰顯民族精神。
十年來,西安文物保護實現新突破——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開展太平遺址等重要考古發掘項目,少陵原十六國大墓和江村大墓連續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半坡遺址、漢長安城遺址等6處遺址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對外開放,明德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順利完工……這些陸續成為文物保護利用“西安模式”的最佳注腳。
新技術也在文物保護利用領域得以廣泛應用。正在深化實施的“網際網路+中華文明”行動,通過雲展覽、雲直播、雲考古等手段,打破時空限制,多維度展示文化遺産;實施元宇宙數字文創培育計劃,讓數字化內容呈現成為華夏文明新載體;借助數字技術、資訊技術、網路技術,打造傳播典型性、歷史性、時代感突出的數字化産品。
“大力推廣新技術應用,組織以周、秦、漢、唐歷史文化為特色主題的文物外展,打造外展品牌和精品工程,加大文化遺産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新文物價值的挖掘闡釋和認知傳播方式;健全文物保護機制,堅守文物安全底線;大力推進文物合理利用,推動文物工作融入現代社會和生産生活;深化文物對外交流合作,增強西安在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中的作用。
與此同時,以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助推文旅融合,“融合發展”理念探出新路子——易俗文化旅遊片區建成開放,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碑林歷史文化街區等文旅融合項目穩步推進,打造“城市歷史文化會客廳”,豐富和提升城市文化內涵,不斷賦予文化遺産旺盛的生命力,彰顯西安歷史文化特色風貌。
以大唐不夜城、易俗社文化街區等旅遊消費集聚區為代表的街區進一步提升西安市歷史文化核心吸引力,培育了文旅消費新空間;以中國秦腔藝術節、西部文博會等節會活動為載體,打造了文旅消費新引擎;一批具有西安特色的“老字號”美食集聚區和彰顯歷史文化內涵的實景演出逐漸脫穎而出,激發了文旅消費新活力。
當前,西安市正在打造彰顯中華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中國共産黨西安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明確未來使命:守護好歷史文化遺存,更好傳承延續中華文明和歷史文脈,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公共文化服務水準明顯提高,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文化旅遊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8%,城市文化傳播力、影響力顯著增強,讓西安成為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展示窗口。 龐樂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創新傳承保護方式 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