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湖南長沙縣:踐行生態文明 扮靚大美星沙

近年來,湖南長沙縣堅持走“兩型引領,綠色發展”路徑,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收穫湖南省首個“國家級生態縣”稱號。

2021年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連續15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2021年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居第五。從2012年到2022年,長沙縣空氣優良天數始終保持在330天以上,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以來,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創新體制機制構建大環保工作格局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長沙縣尤其注重體制機制創新。2007年,長沙縣編制《長沙縣生態縣建設規劃》,2015年編制出臺《長沙縣環境保護2015—2030規劃》,為深入做好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藍本。

2015年底,長沙縣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以縣委書記任顧問、縣長任主任,明確環委會辦公室對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綜合協調、督查考核,縣委明確兩名專職副主任,抽調10多名精幹人員充實環委辦。環境違法違規項目清理整治、迎接長沙市環保督察、配合中央環保督察等系列急重任務圓滿完成。

該縣提出“分類考核,統籌發展”戰略,率先取消GDP考核指標。專門制定出臺系列文件,從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和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對縣進行比較評價,明確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生態環境和資源嚴重破壞的嚴格追責。

堅持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保護生態

縣環委辦統籌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強化督查和績效考核;縣河長辦以河長制為抓手,以水質改善為核心,加強巡河管控,強化河道清淤、岸線保潔工作,加強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縣藍天辦強抓“六控”和“十嚴禁”,確保藍天保衛戰取得實效。

同時,縣“兩治辦”牽頭全縣農村垃圾分類和改廁工作;縣城管辦牽頭全縣城鎮環境管理、縣行政執法局統一執法、各鎮街和部門分工合作,構建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全方位治理體系。

長沙縣秉承生態治理理念,把握“工程補短板,行業強監管”總基調。全縣採用“四個融合”方式,強力推進中小河流治理。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達100%,松雅湖獲評“長江經濟帶美麗湖泊”。

該縣先後融資100億元,鋪設污水管網800公里,建成10座城區污水處理廠和17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形成三級污水治理網路,實現中心集鎮、次集鎮和主要功能區污水處理全覆蓋,榮獲全國生活污水治理示範縣。

做細城鄉垃圾分類。長沙縣按照“全域覆蓋、全民動員、全面推進”的思路,每年投入近億元用於購買垃圾分類設施設備、組織垃圾收運和實施工作獎補,探索建立“四藍”工作體系,建立智慧雲平臺管理系統,創新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活動,打造一批垃圾分類樣板,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2020年,長沙縣獲評“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

優化發展方式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景區連片,道路連線,尤其當下時節,來到影珠山‘避暑勝地’,山清水秀,綠樹成蔭,行駛在路上真是愜意。”長沙縣福臨鎮始終致力於加大對影珠山的保護開發力度,生態引領帶來全域理念提升,為村民打開“生態+文旅”經濟發展的“天窗”。2021年,影珠山正式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遊客量達29.6萬人次。

作為綠茶小鎮,金井鎮依託以茶葉産業為主導的生態農業,推動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使加工産業、農業體驗、觀光旅遊融為一體,農文旅一體化發展,串起一條全産業“增收致富鏈”。

今年上半年,金井鎮共計接待遊客60余萬人次,茶園周邊的村民僅遊客接待收入增長40%左右。“村組+村民+企業”的村企共建模式,有效實現品牌增值、企業增效、村組增收、村民增富、環境增美。2021年,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已超過4.1萬元,企業茶葉銷售收入突破8億元。

今年5月,長沙縣發佈湖南首個縣域GEP(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核算成果,經核算,長沙縣2020年度GEP總值為1643.67億元。2020年長沙縣GDP是GEP的1.10倍,為當前國內已發佈GEP數據地區中GEP與GDP差值最小,為全省生態系統價值實現提供持續不懈的有益探索。(楊源)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湖南長沙縣:踐行生態文明 扮靚大美星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