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繪就隴原鄉村振興新畫卷——甘肅省城鄉發展投資集團助力隴原鄉村振興走筆

清晨時分,盛夏時節的榆中棲雲山李家莊田園綜合體微風徐來、綠浪翻滾,薄霧在田野和民宿之間流淌漫舞。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正在甘肅省城鄉發展投資集團精心描繪下徐徐展開。

近年來,甘肅省城鄉發展投資集團(以下簡稱“省城鄉集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借力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援,成立鄉村振興公司,發揮鄉村振興龍頭企業引領作用,不斷創新城鄉融合模式,努力探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實現農民增收、生活富裕的新路子,城市近郊資源型鄉村振興模式正在悄然開啟。

産業原動力激活鄉村振興

夏葉成蔭,果蔬飄香。在一個個日光溫室大棚裏,果農們正在採摘即將上市的瓜果。一場新雨後,榆中縣李家莊村村民郭小燕捲起自家大棚的防雨簾,棚裏果蔬散發出陣陣清香。

2018年,在得知棲雲山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項目將設立智慧農業生産區和現代農業採摘園後,郭小燕率先投入到了智慧農業生産中,先後承包三個智慧大棚用於時令果蔬種植、現代農業採摘。現在,郭小燕不僅年收入大幅提升,還學到了不少新的種植管理技術和經營理念,施肥、嫁接、修剪、運營、銷售、推廣,樣樣在行。

“今年的果蔬長勢不錯,每棚能掙3萬多元。”有3年日光溫室大棚種植經驗的郭小燕已是村裏經驗豐富的“老果農”。“以前主要種植番茄、西葫蘆、茄子等傳統作物,年收入2萬元左右。如今,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我們家的年收入可達10萬元。”

打破原本單一的農業生産,延長産業鏈條。省城鄉集團以創新農村用地為突破口,結合當地特色,在農業産業園區發展方面,積極發展無土栽培和特色採摘農業,流轉土地3000余畝,引入大型機械連片種植,轉變了傳統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産方式,解放了勞動力,初步實現了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在促農增收方面,構建“公司+合作社+農戶”緊密聯結的利益機制,成立了李家莊田園綜合體農民專業合作社、鄉村旅遊農民專業合作社、巧妹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等農民合作社組織。通過對土地資源的整合,按照自主創業、農業生産、三産服務、農産品加工及手工藝品製作五種方式進行了細分,讓鄉親們從事具體的餐飲、保安、保潔、綠化、工程建設及業態經營,提供就業崗位,培訓帶動村民參與試點建設,形成了“土地流轉費+入股分紅+勞動收入”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有效拓寬了收入渠道,每戶每年平均增收3萬餘元,帶動村集體每年增收300余萬元。栽樹植草、修復山體、路面加寬、新建社區、整村搬遷……省城鄉集團全力助推當地農民變工人、變商人、變市民。截至目前,全村803戶3253人全部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老人醫療、子女教育和生活品質得到了明顯改善。

抓好統籌規劃,匯集多方優勢,盤活資源資産,勇於探索創新,實現試點目標……4年多的時間,省城鄉集團整合發揮各方資源優勢,推動實現城市資本與農村資源有效公平交換,李家莊村和榆中縣城二元化差距逐步縮小,城鎮化的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在李家莊這片熱土上,省城鄉集團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路子,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文化賦能煥發文明新鄉風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棲雲小鎮,丁沙金就開始準備著手一天的采風工作了。以花為魂,以綠為韻,以農為景,暢遊在絢爛的花海中。丁沙金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了李家莊田園綜合體一點一滴的變化。

畢業于上海工業美術學院的丁沙金是一名美術設計師。一次偶爾的機會,他走進了李家莊田園綜合體。廣袤的天地、別樣的景色讓他很快作出了留在這裡的決定。省城鄉集團得知丁沙金願意返鄉創業的決定後,幫他在棲雲小鎮免費設立了文創工作室,並協助開發文創衍生産品。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在省城鄉集團的全力支援下,丁沙金的文創工作室逐漸在當地小有名氣,並形成了産業鏈,帶動了一批年輕人投身文創産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熱潮中。

引導創意設計企業、平臺、工作室及設計師向鄉村拓展業務、落地經營,為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農戶等提供創意設計服務,打造青年創業孵化基地……省城鄉集團一邊積極貫徹《關於推動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文件精神,創建獨具特色、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美麗鄉村樣板工程,一邊構建“校企合作”共用經濟模式,實現高校、企業與村民互利共贏。

2021年12月31日,由省城鄉集團與西北師範大學共建的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在李家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棲雲小鎮掛牌成立。蓄人才之水養發展之魚。這是繼省城鄉集團在李家莊田園綜合體建設過程中實行“三大整合”、“三變”改革,打造“農業+”“文旅+”“地産+”産業模式後的又一有益探索。

5月18日,來自全省14個市州和蘭州新區的100名鄉村振興“兩新”幹部走進鄉村振興培訓學院,開始了為期一週的全省鄉村幹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能力提升培訓。課堂搬到地頭,實訓忙於田間。以充分發揮院校師資和實踐教學優勢的鄉村振興培訓學院目前已迎來了多場培訓。

遠山疊翠、小巷幽長,一片片花海錯落有致,一根根玉米稈迎風搖擺,一名名學子在這裡撒下了求知的種子。在李家莊這片田野上,鄉村振興培訓學院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管理人才、鄉村環境治理人才、鄉村規劃人才和鄉村文化建設人才,持續開展鄉村振興基層幹部、致富能手、農民素質提升等教育培訓,為推進全省鄉村振興事業,努力培養一批具有鄉土情懷的愛農業、愛農村和愛農民的鄉村振興工作隊伍,在助推區域農業農村建設中作出了新貢獻。

真情幫扶提升群眾幸福感

接地氣才能有人氣,暖人心才能得人心。省城鄉集團始終堅持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在履行國企責任的同時,紮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探索符合地方實際的鄉村振興路徑。

初夏,一縷陽光剛透過山尖,武山縣咀頭鄉鳴鼓村村民們已經在晨光熹微中開始了田間勞作。不久前,村民們剛剛領取到由省城鄉集團購買的價值近4萬元的馬鈴薯種植複合肥。

過去,貧窮、閉塞是鳴鼓村的真實寫照。900多名村民在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的土地上耕耘著祖輩留下的希冀。儘管辛勤耕作的腳步從未停止,但單一的種植結構、微薄的種植收入、閉塞的交通讓這個小山村遲遲邁不開發展的步伐。鳴鼓村的出路在哪兒,如何實現精準扶貧,幫助當地村民擺脫現狀?這是省城鄉集團聯繫幫扶鳴鼓村時面對的嚴峻問題。

修建産業路,改變單一種植結構,安裝路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金秋助學”,成立合作社……4年來,省城鄉集團累計投入171萬元用於鳴鼓村的産業扶貧、教育扶貧、消費扶貧。在省城鄉集團的傾心幫扶下,鳴鼓村每人平均收入也從2017年的5750元增長到目前的9400元。持續助力産業幫扶、改善基礎設施、加強村莊治理,鄉村從亂到治,産業從無到有,道路從泥濘到平坦,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鳴鼓村徐徐展開。

幾年間,省城鄉集團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傾心打造出了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特色小鎮、産業園區、美麗鄉村“三位一體”的研學旅居目的地棲雲山李家莊田園綜合體,帶動當地村民就業,推動産業振興;成立西北師範大學鄉村振興培訓學院,開啟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工作,盤活人才隊伍,提升“土專家”“田秀才”實用型隊伍科技含量,推動人才振興;加強鄉村傳統文化的發掘整理,設立非遺産品行銷點,帶動特色手工藝品製作、傳統文化展示,助力品牌建設,推動文化振興;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特色小鎮,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涵養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推動生態振興;開展黨建工作結對幫扶,推動當地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立甘肅特別支部體驗課堂,推動組織振興。

在鄉村振興的探索中,省城鄉集團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助推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探索鄉村研學旅居發展模式,引領行業興起,助推蓬勃發展,逐步實現鄉村振興産業做強做優做大,進行了鄉村振興、城鄉融合、三産融合的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城鄉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之路,形成了城鄉融合發展、成果共用的城郊資源型模式。如今,省城鄉集團重點在品牌策劃、項目設計、經營諮詢、模式輸出、服務輸出等方面不斷拓展服務,進一步促進地企合作,助力全省鄉村振興。

“助力鄉村振興是企業的職責所在,也是企業加快自身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機遇。我們將持續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投身於服務鄉村振興,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省城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明壽説。魏晶晶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繪就隴原鄉村振興新畫卷——甘肅省城鄉發展投資集團助力隴原鄉村振興走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