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融”出新風采
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關帝廟景區是山西省第八次旅遊發展大會的主會場,蒼翠中條山襯托下,一座兩層紅色建築格外惹眼,這是9月剛建成的關公數字博物館。全息投影、VR(虛擬現實)等科技手段的運用,讓關公的故事更加生動鮮活。
運城古稱“河東”,歷史文化悠久。像解州關帝廟這樣的國保單位共有102處,不可移動文物6000余處。因文而立,因旅而興。近年來,運城市深入挖掘獨具特色的關公忠義文化、堯舜德孝文化、池鹽文化等,堅持文旅融合發展,打造旅遊強市,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正煥發新的光彩。
創新研發文創産品、建成智慧旅遊服務體系……解州關帝廟景區帶給遊客別樣體驗。突破來自體制機制重塑——2020年,解州關帝廟景區在運城率先進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新組建的運城關公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經營,關公文化研究院負責文化研究,關帝廟文物保護所負責文物本體保護。
“改革後各方職責明確,激發了各方積極性。”運城關公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蘇引萍説。同時,運城關公文旅公司吸納了周邊的七彩鹽湖和鳳凰谷景區。“整合資源打組合拳,優勢更明顯。”談到下一步的文旅開發,蘇引萍信心滿滿,“社會資本注入,會激發更多活力。”
兩年多來,運城相繼完成了關帝廟、永樂宮、李家大院三大國有景區體制機制改革,文保和文旅齊頭並進,傳統景區迎來新的消費增長點。
“旅遊不能僅僅成為賺錢的行當,要讓遊客在這個過程中更好地感悟歷史,增強文化自信。”運城市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王志峰説。
一部大型鼓樂舞詩《大河之東》,成功申報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演出時一票難求;一座永樂宮,深挖文物資源,打造了珍貴文物特展、搬遷展、道文化展,還在向更深處探尋……文旅融合下的河東大地正在探索更多可能。
中條山下,關帝家廟前,去年建成的平常街裏,絳州火鍋、永濟扯麵、稷山麻花……整條街全是運城味道,相聲劇場、國潮館、文創店散落其間,短劇《義結桃園》在街心上演。
平常街附近有關帝家廟和關公聖像景區。以前旅遊配套缺乏,靠的還是門票經濟。如何發展?打造一條主題文旅街區。
“要做就做出特色。”山西平常街景區管理運營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鵬介紹,70多幢倣古建築從磚木選材到雕刻彩繪完全按照古建形制打造,“平常街的定位是展示關公文化,我們精心打造了5部關公短劇,引進相關文化體驗項目等。”
隨著黃河流域文旅大發展,一批優質的旅遊産品在運城涌現。
行駛在黃河一號旅遊公路運城段,大河浩蕩,青山如畫,這條路串聯起運城24家A級景區。近年來,茅津黃河生態園、堯王臺民宿小鎮、印象風陵渡景區等相繼建成,一個獨具晉南特色的黃河文化風情體驗帶初現模樣。
“運城市將從優化業態佈局、提升服務品質、塑造品牌形象三方面發力,力爭3年把‘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自駕遊線路打造成精品旅遊線路。”運城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陳小光表示。
更多的文旅項目正落地,更多新業態在生長。今年,運城實施26個文旅項目,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0.86億元。
“富口袋還要富腦袋,文旅發展必須深度融入城市發展肌理,更好地回應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期待。”王志峰説。近年來,運城利用名人故居、鄉村大院、古建民居等,推進歷史名人、典故展示館建設,這些分散在全市各地的文博場館,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也為運城文旅添彩。記者 付明麗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古城“融”出新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