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大漠深處的堅守

——記敦煌市公安局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治安派出所原所長李生壽

今年7月5日,李生壽像往常一樣帶領民警巡邏執勤。

這一天,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仔細,“每一座土丘,每一個山道,看了24年,卻怎麼也看不夠。”

這一天,他與奉獻了全部青春的公安事業告別,結束了和星空為伴、同大漠並肩的歲月。

李生壽,退休前任敦煌市公安局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治安派出所所長兼雅丹公安檢查站站長,二級高級警長。從警24年來,他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獲個人嘉獎15次。獲評“全國模範退役軍人”“全國公安機關二級英雄模範”“全國最美基層民警”“雙百政法英模”等榮譽稱號。

紮根大漠不屈服

1998年,李生壽從部隊轉業,主動申請到遠離市區、條件艱苦、地處羅布泊邊緣的紅十井派出所工作。

2001年,雅丹國家地質公園被開發。為維護景區治安、保障遊客生命財産安全,紅十井派出所搬遷至雅丹,更名為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治安派出所。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死亡之海”羅布泊邊緣地帶,是我國西部極端乾旱區,黃沙漫漫、寸草不生,方圓數百公里人跡罕至。

成立之初,雅丹派出所沒有辦公地點,李生壽和另外4名民警的工作、生活只能“窩”在幾平方米的帳篷裏。

面對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李生壽沒有屈服。沒有水,就開車到150公里外的地方拉鹹水;沒有電,就點煤油燈;沒有地方住,就挖窯洞。

工作之餘,李生壽帶領民警們靠著簡單工具鑿墻壁、挖泥沙。歷經大半年時間,硬是鑿出了40平方米的窯洞。

“現如今的雅丹派出所,已經有260多平方米,2017年通上了水和電,警務、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窯洞派出所,也成為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好多遊客都要在門前‘打卡’。”談及此,李生壽難掩自豪。

人民警察為人民

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是設立雅丹派出所的初衷。

隨著探險旅遊升溫,神秘的羅布泊也成了大批科考隊、驢友、探險者的樂園。與此同時,搜救失蹤、遇險人員也成了雅丹派出所的日常。

有一年秋天,一位探險者獨自騎摩托車闖進了羅布泊,三四天后仍未返回。此時的羅布泊狂風肆虐、飛沙走石。李生壽和民警開車艱難尋找了兩天,終於在一個低窪處,找到已經倒下的探險者。心肺復蘇、人工呼吸……在民警的緊急搶救下,探險者終於有了微弱的氣息。

24年間,李生壽和民警圓滿完成羅布泊探險救助任務200多次,救回了26條生命。

堅守陣地保安寧

2013年,雅丹公安檢查站成立,李生壽兼任站長。檢查站的卡口工作單調重復,還暗藏危險。

有一年春節前夕,群眾舉報有人在羅布泊鹹水泉礦區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接到抓捕命令後,李生壽帶領民警們駕車圍追堵截,在一個山道上,將犯罪嫌疑人擋了個正著。當時羅布泊雪大風急,眼見無路可逃,嫌疑人駕車就要衝向警車。關鍵時刻,李生壽沉著冷靜,對嫌疑人進行了各種戰術“迂迴”,最終憑藉對地形的熟悉,把嫌疑人的車逼停。民警們迅速出擊,將準備引爆自製土炸藥的嫌疑人抓獲,並一舉摧毀了一個犯罪團夥。

檢查站成立以來,在李生壽的帶領下,民警們克服夏天酷暑、冬天嚴寒、春秋季風沙大的惡劣環境,堅持“逢車必查、逢人必查、逢物必查”,實行24小時雙向查控、3人一班的工作機制,織就了一張“安全過濾網”。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董文龍

記者手記

平凡中鑄就不凡

董文龍

“耐得住寂寞,抗得住炎熱,經得住風沙,守得住陣地。”李生壽時常用這句話鞭策自己,也勉勵雅丹派出所的年輕幹警。

與長風同舞,和大漠並肩,常年與大山為伴,他把人生中最火紅的青春、最美好的年華、最燦爛的笑容奉獻給了基層公安事業。紮根大漠戈壁深處,他帶領民警解救探險遇險和迷失方向人員,排查可疑車輛,一幹就是24年。從軍人到人民警察,李生壽的制服顏色改變了,初心本色卻絲毫未改。

“我只是一位基層民警,沒有太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更多的是服務群眾的平凡小事。”李生壽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的確,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把每一件日常小事做好,就能在平凡中鑄就不凡。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大漠深處的堅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