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持續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越來越多的河湖重現生機
眼下,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青雲鎮劉千河村秋意正濃,昔日乾涸的溝道裏水流潺潺,周圍的農田鋪綠綴黃,長勢喜人。村書記高興地説,得益於礦井疏幹水的再利用,枯竭了十幾年的河道今年告別了沒有流水的窘境。
村頭山峁上,年過六旬的馬柿軍和鄉親們手握鐵鍬,正在開挖魚鱗坑。一個個交錯排列的半月形土坑,看似不起眼,卻能蓄水保肥,助力提高苗木成活率。“蓄水種樹,讓泥不下山、沙不出溝。”順著馬柿軍手指的方向望去,山坡上栽植的200多株蘋果樹茁壯成長。
馬柿軍的家地處黃河粗泥沙集中來源區腹地。站在山頂眺望,溝壑交錯。
“我們抓住水沙關係調節這個‘牛鼻子’,全力在減沙控沙上下功夫。”陜西省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主任楊穩新介紹説,遵循黃土高原地區植被分佈規律,陜西以草固沙、以林攔沙、以壩留沙,持續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進入黃河的泥沙量不斷減少。
三年來,陜西省加強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不斷優化水資源利用,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努力築牢黃河流域水生態安全屏障。“十四五”時期,陜西計劃新建淤地壩420座、攔沙壩2263座,實施坡改梯102萬畝,總投資71.6億元,預計攔泥沙量1660萬噸。經綜合施策,2021年,黃河干流陜西段水質為優,6個國控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以上,出陜風陵渡大橋斷面水質達到Ⅱ類。
在抓好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的同時,陜西省全力推進水工程,通過一系列舉措切實保護河湖生態。“現在河道修平了,每天帶娃路過這裡,看見河邊的花花草草,心情也變得非常好,感覺幸福指數一年比一年高。”安塞縣居民楊秀梅切身感受到了近年來延河的變化。
2016年,延安市投資90億元啟動延河綜合治理工程,涉及四個縣區,共2000多處工程。計劃通過三至五年的治理,最終把延河流域建設成為經濟帶、産業帶、城鎮帶和景觀帶。2019年以來,延安市堅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岸上岸下統籌謀劃,系統治理,使延河面貌煥然一新,延河水質持續穩定達到地表Ⅲ類水,為當地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保障。
三年來,陜西省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度優勢,面對河湖存在的水災害、水環境等突出問題,重拳治理,使黃河流域越來越多的河湖重現生機。
獨特的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形成了陜北、陜南山洪頻發重發的態勢。三年來,陜西水利人不斷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科學精細調度水利工程,成功應對2020年“8·6”洛南暴雨洪澇災害、2021年榆林春夏連旱、2022年陜南、渭北區域嚴重夏伏旱。“十四五”期間,陜西全面提高山洪災害綜合防禦能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提供保障。(記者 張維 通訊員 劉艷芹)
來源:三秦都市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陜西持續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越來越多的河湖重現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