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魚蝦肥、稻花香,一田雙豐收

——“西北小江南”漢中重新詮釋“魚米之鄉”

進入9月,漢中121萬畝水稻開始集中收割。其中採取稻漁“套養”的8萬餘畝稻田,不僅會收穫高品質大米,還將迎來水産豐收。既保住“米袋子”,又鼓起“錢袋子”,這正是漢中近年來積極探索推廣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取得的成效。

漢中位於秦嶺以南、漢江上游,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區域內水稻種植廣泛、漁業資源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近年來,漢中按照水稻種植與水産養殖互利共生的理念,在穩糧基礎上大力推廣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實現畝産“千斤糧、百斤魚、萬元錢”,走出一條穩糧和增收並舉的新路子。

據漢中市農業農村局統計,漢中稻漁綜合種植養殖面積從2016年的1500畝,發展到今年的8萬餘畝,有稻魚、稻蝦、稻鰍、稻蟹、稻蛙等13種種植養殖模式,産業覆蓋11個縣(區)90個鎮(街道)283個村。

穩糧、增收、生態,漢中借稻漁綜合種植養殖重新詮釋“魚米之鄉”。

穩糧優先 發展特色高效農業

9月22日,天氣晴好,收割機在漢中市漢臺區武鄉鎮西村的塊塊水田裏來來往往。這是漢臺區德勝種植養殖合作社的稻漁綜合種植養殖水田。稻田裏的水之前已排完,晾曬一段時間後,收割機就進場收割了。現在只剩稻田邊的環溝裏還蓄著水,裏面養著魚、蝦、蟹等。目前蝦、蟹已經上市,魚也即將上市。

水田是合作社從周邊村民手裏流轉的。“村民手裏的田小的只有二三分,大的也就一畝多,不方便機械化耕作,效益也差。我們統一把這些田地流轉過來將‘小田變大田’,嚴格按照溝坑面積佔比不超過10%的要求發展稻漁綜合種植養殖,既保證了糧食産量,也提高了綜合收益。”該合作社負責人劉保明説,自2016年以來,合作社累計流轉村民土地610畝,發展了稻魚、稻蝦、稻蟹等多種共作模式,畝均收入上萬元。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漢中是我省水稻主産區,水稻種植面積達121萬畝,其中宜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的水田約20萬畝,産業發展潛力很大。為此,漢中緊緊把握中央和省上的政策機遇,將發展稻漁綜合種植養殖作為統籌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去年4月以來,漢中市政府出臺實施意見,推出財政、信貸保險、技術服務等所有支援舉措,推動漢中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楊漢超是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的一名“新農人”。他之前在外做裝飾裝修,2018年回到家鄉南鄭區新集鎮羅堰村,成立了陜西漢芳河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讓我看到了發展的新機遇。”他説。

楊漢超經過市場調研和自主探索,選定了稻田養鱸魚的産業。他通過與相關企業和高校合作,研發出鱸魚種苗孵化、馴化和成魚養殖的一整套技術,還建立了完整的水迴圈處理系統,大大提高了種植養殖技術水準。“我們種的生態水稻每斤比市場價高1元至2元,養的鱸魚可避開11月的集中上市期,提前到8月上市,每斤鱸魚售價可增加6元左右。”楊漢超興奮地説,“目前企業已累計流轉700余畝土地發展稻田養鱸魚,技術日漸成熟,效益也不斷顯現。我們接下來要進一步探索標準化種植養殖,讓更多人參與到這項産業中。”

借助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發展的“東風”,一些耕作不便的撂荒地也重新煥發生機。洋縣黃安鎮程河村地處山區,全村1300多人中有400多人常年外出務工。村中留守老人居多,山溝中一些耕作不便的土地逐漸撂荒。“去年村上爭取項目資金,將村裏120多戶的150畝撂荒地流轉過來,發展稻漁綜合種植養殖。今年秋天,我們種植的有機水稻以及套養的鯽魚、草魚等將迎來第一季豐收。”程河村第一書記任建波説。

去年,漢中稻漁綜合種植養殖水稻總産量22431.6噸、蔬菜總産量4216.5噸、水産品總産量6464.5噸,總産值達4.63億元。

助力增收 壯大新型經營主體

9月,是漢中福旺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異常忙碌的時候。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城固縣一家重要的糧食收購及加工企業,年加工稻穀2.6萬噸,年産值7600多萬元。企業將稻穀收來後,經烘乾、倉儲、加工等多道流程,製成小包裝大米,銷往漢中本地及成都、重慶的商超。

“我們今年從8月22日開始收購稻穀,一直要忙到9月底。為從源頭上保證糧食品質,我們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種糧大戶、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經營主體等開展訂單農業,目前簽訂訂單水稻3萬多畝,其中有1.3萬畝來自稻漁綜合種植養殖。”漢中福旺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張雷説。

談到企業的發展歷程,張雷深有感觸。剛開始企業僅做常規水稻的收購加工和銷售,産品附加值很低。後來,企業開始發展訂單農業,讓農民種植指定品種,並規範耕作流程,最後以高於市場價15%的價格收購。這兩年,漢中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植養殖,企業又緊跟形勢,積極與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經營主體合作,以高於市場價25%的價格收購稻穀,加工後企業以自有品牌銷售。“稻漁綜合種植養殖進一步提高了水稻品質,通過‘優質優價’的方式,農民種糧收入提高了,企業利潤增加了,農民和企業實現了共贏。”張雷説。

據了解,該公司目前建設了1000畝自有稻漁綜合種植養殖基地進行品種試驗和示範推廣,同時成立了子公司開展代耕代種等全程農事服務。

村集體經濟組織也是發展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的重要力量。漢中市南鄭區漢山街道草堰村距漢中中心城區10公里,有耕地860畝,以糧油生産為主導産業,是典型的平川區域農業型鄉村。為更好地發展鄉村産業,帶動農戶增收,草堰村去年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主體,以“租金+股金+薪金”為利益聯結機制,集中流轉村民土地700畝,同時爭取財政扶持資金210萬元,建設了稻漁綜合種植養殖基地,預計今年可收穫優質稻穀300余噸、水産品13噸,産值可達280萬元,凈利潤30萬元。

“我們通過盤活整合土地資源,發展稻漁綜合種植養殖,實現傳統糧油生産到綠色、高效農業的轉變,實現土地動起來到村集體富起來的轉變。我們目前正在建設集糧食烘乾、倉儲、包裝為一體的生産加工基地,同時註冊‘草堰大米’品牌,以進一步夯實農業産業鏈,促進鄉村産業振興和農民增收。”草堰村黨總支書記李雙喜説。

截至目前,漢中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經營主體達365個。借助稻漁綜合種植養殖,漢中鞏固脫貧戶1.21萬戶2.09萬人。北京、西安以及江蘇淮安、浙江嘉興、湖南永州、四川廣元等地的企業紛紛來漢中考察、投資,僅今年就吸引3.5億元社會資本投資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為更好地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去年以來,漢中市、縣兩級落實財政資金1.7億元支援稻漁綜合種植養殖。漢中成為全省首個實施“稻漁險”和開展水産品保險理賠的市,“稻漁險”方案被銅川和四川內江等地借鑒。漢中還組建了市、縣兩級稻漁綜合種植養殖技術專家服務團,技術人員包聯縣(區),對經營主體進行點單式、保姆式、一對一服務。漢中培育了漢臺“漢漁蝦稻米”、南鄭“花英稻鰍米”、勉縣“稻鰍香米”、西鄉“稻鴨米”等稻漁品牌。

保護生態 推動綠色迴圈發展

9月16日,在漢中市南鄭區花英家庭農場的塊塊稻田裏,機器收割後的稻茬整齊排列,幾隻白鷺悠閒地在田間啄食,家庭農場負責人李小華往稻田邊的環溝撒下一把餌料,一大群鯉魚立刻聚了過來。李小華2016年開始發展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已是“圈裏”的老人手了。去年10月,他又與幾個合夥人共同投資3000多萬元,在洋縣流轉土地,建設了1860畝的“水稻+鱸魚”種植養殖基地。未來,他們還計劃啟動二期項目,建設集稻漁綜合種植養殖、觀光旅遊、住宿、水産品加工等為一體的稻漁小鎮。

農忙間隙,李小華給記者講起了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的“生態密碼”:“在水稻生長季,整個稻田都蓄著水,魚、蝦、蟹等在稻田裏四處游動,以各種水生動物植物為食,可以起到除草、除蟲、松土的綜合效果。同時,它們的糞便又是很好的有機肥,可以滋養水稻生長。稻漁綜合種植養殖實現了良好的生態迴圈,也有效保障了大米和水産的品質。”

漢中“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産兼東西之共有”,稻漁綜合種植養殖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考證,漢中稻漁綜合種植養殖在先秦時期萌芽,東漢時期就已經成熟。

如今,漢中積極傳承農耕文化,同時利用現代農業科技,讓稻漁綜合種植養殖能更好地反哺生態。

今年3月,城固縣上線了稻漁數字化管理系統,目前該縣龍頭鎮的3500畝稻漁綜合種植養殖基地已接入系統。基地裏安裝了水質感測器、蟲情監測器、氣象和土壤資訊感應裝置,並通過網路與稻漁數字化管理系統終端連接起來。基地管理員通過手機、電腦等能第一時間查看相關預警資訊,採取相應舉措。

在洋縣,“朱鹮國際·稻蛙空間”萬畝鹮鄉稻蛙項目正在建設中。該項目採取“三池兩壩”的方式凈化水質。“稻田裏的水會依次經過沉澱池、曝氣池、凈化池,並經過兩道過濾壩,最終實現水迴圈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項目建設方陜西龍亭田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霍磊説,企業聯合漢中市生態養蛙産業創新聯盟、漢中市稻蛙産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實行標準輸出、技術輸出,通過品牌共用、技術共用、市場共用,把稻蛙産業打造成洋縣的富民産業、生態産業。

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良好的生態基礎,也為漢中農旅融合、綠色迴圈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甘國柱是漢中市漢臺區鋪鎮國柱種植養殖合作社負責人。從2017年起,他陸續流轉土地建設了2100畝稻漁綜合種植養殖基地,同時又在周邊建起民宿、食品加工廠、農民田間學校等配套設施。“今年夏天,盛開的荷花和小龍蝦啤酒節吸引了大量中心城區市民前來觀光體驗,我們感到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商機無限。”甘國柱説。

“保障糧食安全是地方要扛牢的政治責任,漢中充分挖掘自身資源稟賦,統籌穩糧增收目標,因地制宜發展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下一步,漢中將繼續堅持政府市場協同、穩糧增收並舉、綠色生態種植養殖、三産融合發展,穩步擴大産能、提高效益,加快推動稻漁綜合種植養殖産業高品質發展。”漢中市委書記鐘洪江説。

本報記者 高振博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