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能人回村,帶動鄉村振興

初秋的旬邑,萬物豐茂。9月13日,記者走進旬邑縣土橋鎮東曹村,但見村巷步道寬闊平坦,特色民居錯落有致,群眾文化活動廣場上老年人歡快起舞……一幅幸福祥和的美麗鄉村畫面展現在人們眼前。

可就在3年前,東曹村還是另一番模樣,東曹村黨支部還被確定為旬邑縣“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過去村子發展慢,人心不齊,幹部沒想法,我們沒方向。”村民吳醜娃説。

怎麼改變?如何發展?這是擺在村“兩委”班子面前的頭等大事。對此,土橋鎮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為契機,走訪群眾徵求意見,召開村民大會,招引在外創業有成的黨員吳兵利回村任職。

2019年秋,吳兵利開始擔任東曹村黨支部書記。在他的帶領下,村裏補齊黨建陣地建設短板,陸續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站和群眾文化活動廣場,群眾文化活動廣場上便民服務中心、衛生室、健身房、便民超市等一應俱全。

“辦事一般不出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務,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了。”剛在便民服務站辦理完業務的村民王娟説。

吳兵利介紹,為了發展鄉村旅遊,他帶領班子成員克服困難,為村上改造提升了倣古民宿31座,修建了景觀池、標準化公廁,栽種雪松、紅梨等,打造了十里花海景觀長廊。每逢節假日,前來東曹村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

“現在村裏風氣好了,大家遇事也是第一時間找村支書、村幹部。他們都會想辦法全力解決老百姓的問題。”村民任成斌高興地説。

錘鍊硬功夫,撕下“軟”標簽。這幾年,吳兵利和村“兩委”班子鼓足幹勁謀發展,以心換心解民憂,得到了村民的理解、認可和支援,昔日的黨組織軟弱渙散村成了“網紅村”。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只要我們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鄉村振興的路就會越走越寬。”面對東曹村今後的發展,吳兵利信心滿滿。

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鄉村振興基礎。旬邑縣持續加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實施“頭雁競飛”工程,開展“能人興村”行動,逐鎮分片開展“興産業、建家園、促振興”活動,以能人帶村民,用外力增合力,聘請91名在外鄉黨擔任村“名譽書記”“名譽主任”,吸引42人回鄉投資興業,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持續優化。

在太村鎮張家村,張海洲是村民的“主心骨”和致富領路人。

今年46歲的張海洲早年在外包攬工程,是村裏有名的“能行人”。2020年村“兩委”換屆,張海洲當選張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任職以來,張海洲和村“兩委”班子積極為村子發展找突破口、想方法。了解到村裏閒置勞動力較多後,張海洲借助早年包攬工程時積攢的資源,跑項目、搞調研,組織成立了“張家村建築施工隊”,既解決了大部分村民務工難問題,也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同時,張家村通過“支部+企業+農戶”的産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採取流轉土地的形式建設了150畝青貯玉米種植基地、300畝連翹生産基地,建成頗具規模的現代化糧油加工廠、電商服務中心,帶動周邊村民就業,群眾致富渠道持續拓寬。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0余萬元,每人平均收入達1.6萬元。

“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改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張海洲説。

幹群“一條心”,振興“一股勁”。旬邑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馬燕介紹,該縣持續加強村“兩委”班子特別是“頭雁”隊伍建設,採取從致富能人中“選”、從外出務工返鄉人員中“挑”、從高校畢業生中“引”、從退役軍人中“招”等形式選拔能人。特別是村“兩委”換屆以來,旬邑縣先後選拔168名四類能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佔比達93.9%,村黨支部書記引領發展成效進一步凸顯,全縣各基層黨組織引領鄉村振興活力更加充沛。

班子強、人心齊、産業興、村莊美、群眾富。鄉村振興路上,旬邑縣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本報記者 劉曌瓊 通訊員 燕曉鋒 白家琦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