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黨的二十大 綠水青山看寧夏】沙坡頭區永樂村:紅蘋果種出富民大産業
在寧夏,提起蘋果人們都會想到中衛市沙坡頭區南山臺子,因為這裡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得黃河灌溉之利,水資源條件優越,特殊的土壤、氣候和光熱資源,出産的蘋果綠色天然、糖分充足、口感獨特、品質上乘,深受廣大消費者和經銷商的歡迎。
金秋時節,“喜迎黨的二十大 綠水青山看寧夏”寧夏林草非凡十年主題採訪團從中衛市區驅車大約半小時,就來到位於南山臺子的永樂村。在村黨支部書記韋興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位於村部東側的一片蘋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果樹上挂滿了密密麻麻的套袋蘋果,果農們正忙著給樹上的蘋果摘袋。“再過一個星期,這白色的果子在太陽的照射下就會變紅,到時候就可以上市銷售了。”韋興財開心地告訴記者,今年蘋果的價格比去年好,一斤能賣到4元上下。
為什麼要給蘋果套袋?韋興財劇透了其中的秘密:首先,給蘋果套上果袋,可以確保它們在沒有農藥和病蟲害的環境裏生長。一般來説,這樣結出的蘋果品質有保障,而且結出好果子的概率特別高。套袋的另一個作用是保護蘋果的表皮,防止蹭傷或劃傷,這樣結出的蘋果外表光滑,顏色鮮艷,沒有斑點,賣相更好。“這就是科技帶來的收益!”韋興財深有感觸地説。
“科技就是生産力。”對於蘋果種植技術,韋興財深有體會。過去,村裏雖有5600畝經果林,但效益不明顯。近幾年來,在沙坡頭區林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指導下建設了300多畝蘋果新技術示範園,對園內經果林實施提質增效工程,通過採取高接換頭、起壟覆膜、林下生草、交替控管等技術措施,以點帶面,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提升果園管理水準,産出了更多優質蘋果,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然而誰曾知曉,昔日的永樂村曾是一片缺水的戈壁砂石灘。因為沒有像樣的産業,村子一度成了脫貧攻堅重點貧困村。直到2008年,中衛市政府投資500多萬元用於改善生態移民村環境,通過實施提水灌溉工程,為永樂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注入致富“活水”。
喝上了甘甜的黃河水,如何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怎麼發展特色産業,成為當時永樂村亟須解決的問題。
“我們村地勢高,光照充足,土壤富硒,種的蘋果又甜又脆。”村黨支部書記韋興財自豪地説。在林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指導下,永樂村結合資源優勢,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蘋果種植。
2017年,在中央及自治區財政扶貧資金的支援下,通過實施“整村推進”項目,投入資金285.27萬元在田間鋪設肥水帶經果林1000畝。到目前,永樂村蘋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5600畝。隨著蘋果陸續挂果,有了穩定支柱産業,群眾致富奔小康的積極性越來越高。2021年全村經果林收入達到1800萬元,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4000多元,蘋果産業已成為全村村民的富民支柱産業。
為了幫助鄉親們持續增收,近年來永樂村搶抓電商發展機遇,2016年建設村級電商服務站,鼓勵群眾開展以蘋果為主的電商業務。經過精心培育和發展,目前村裏共有12人發展線上農産品銷售,永樂村群眾2021年通過淘寶、拼多多、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累計銷售蘋果、枸杞、烤饃等農特産品4500噸,銷售額突破750萬元。
80後新生代農民吳天俊看準商機,通過創辦家庭農場大力發展蘋果産業,他嘗試通過直播銷售蘋果,如今已經做得風生水起,不但自己家的蘋果不愁賣,還幫助其他果農找到了銷路,成為村裏的電商骨幹。吳天俊告訴記者,電商讓果農直接面對消費者,省去了中間環節,利潤比以前增加了,“今年的蘋果價格比往年都好,村民收入肯定會增加”。
面對蓬勃發展蘋果産業,韋興財早已為村裏謀劃好了下一步的發展思路:“我們計劃從深加工做起,延長蘋果産業鏈條,同時試種市場青睞、産業帶動性好的蘋果産品。同時充分利用電商銷售平臺,把蘋果賣出更好的價格,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寧夏新聞網記者 楊洲 蔣萍 馬建寧 文/圖)
來源:寧夏新聞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喜迎黨的二十大 綠水青山看寧夏】沙坡頭區永樂村:紅蘋果種出富民大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