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東:鍛造文旅品牌 賦能鄉村振興
肥東,是一方多姿多彩的旅遊沃土,這裡有鮮艷的“紅色”、滿眼的“綠色”,也有濃郁的“古色”和厚重的“底色”。
近年來,安徽省肥東縣用好“四色”資源,擦亮文化名片,鑄造文旅品牌,走出了一條以文化旅遊推動民宿、農家樂等相關産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的鄉村振興之路。
擦亮文化名片賡續“紅”引擎
肥東縣內有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中國共産黨合肥歷史館、蔡永祥紀念館等44處紅色遺址舊址。其中,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安徽省直機關主題黨日教育基地,2021年接待遊客量達16.8萬人次。
目前,肥東縣正對品牌資源全面提檔升級,在舊址所在地撮鎮鎮瑤崗社區,以“渡江戰役,紅色瑤崗”為主題,打造佔地100多公頃的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文化生態景區,力爭將其打造成為紅色主題沉浸式體驗景區,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探索生態旅遊釋放“綠”動能
肥東縣東依浮槎山,西傍濕地群,南臨八百里巢湖,北靠江淮分水嶺,坐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環境要素齊全,旅遊資源較為豐厚。作為合肥近郊第一高峰,浮槎山橫臥于肥東縣石塘鎮境內,峰巒疊嶂,清幽宜人,“乳泉、巧石、浮茶、飛瀑”等元素賦予浮槎山獨特的自然人文氣質,浮槎飛瀑更是合肥近郊唯一瀑布。如今,浮槎山“人”字形遊步道及盤山公路已經建成,隱于大山的奇石、飛瀑即將揭開神秘面紗。
肥東縣在浮槎山景區規劃佔地面積約5500畝,聚焦康養休閒等業態,旨在打造一個全時、全齡、全域的旅遊度假區。
挖掘僑鄉人文激發“古”活力
位於肥東縣的六家畈古鎮,是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4000多名海外華僑從這裡走出去,足跡遍佈17個國家和地區。明清時期的古村落建築群——六家畈古民居群,是合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依託江淮僑鄉古鎮資源,近年來,肥東縣以“江淮水鎮、文化僑鄉”為主題,打造了江淮僑鄉六家畈項目,佔地面積3908畝,一期投資5.5億元,致力於打造成合肥鄉村振興新名片。
如今,在巢湖北岸的江淮僑鄉,“畈塘·拾吾舍”“僑鄉里”“四頂山居”等獨具特色的文旅項目已成為合肥周邊熱門的出行目的地。江淮僑鄉已初步形成一條集城鄉微度假、研學旅行、戶外運動、沉浸式夜遊生活等特色文旅産業于一體的旅遊産業鏈。
鑄造文旅品牌夯實厚“底”子
安徽肥東,素有“包公故里吳楚要衝”之美譽,孕育了中國古代清官廉吏的典範包公,包氏宗祠現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肥東縣先後投資2億多元,在包公鎮打造佔地5.01公頃,集人文、生態、文化于一體的包公故里文化園,計劃2022年10月1日對外開放。這裡將建設成為全國廉政文化教育培訓基地,帶動周邊相關服務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截至目前,肥東縣在建的文旅項目總投資額超過30億元,一幅“風景美、村民富、遊客樂”的文旅新畫卷正在肥東徐徐展開。2021年,肥東縣接待遊客69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1.3億元,成為點燃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未來,肥東縣將按照“文化賦能、品牌引領”的發展思路,串珠成鏈,推出以“文化遊、山水遊、紅色遊、休閒遊、鄉村遊、美食遊”為主題的精品旅遊線路,構建一廊、一環、一核、雙心、三區的“11123”全域旅遊大格局,賦能鄉村振興。
數據來源: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安徽肥東鍛造文旅品牌賦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