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重卡駛上換電新賽道,四川逐浪千億級藍海

近日,中石油、中石化和四川能投相繼宣佈,提供重卡換電服務的綜合能源站在川建成投運。在宜賓三江新區,一個佔地面積超30畝的重卡換電産業基地於今年7月奠基,其中的換電裝備製造基地建成後,可年産2萬套重卡車載換電系統和400套換電設備。

隨著重卡電動化進程加速,重卡換電市場被業界視為千億級藍海,而企業紛紛搶灘佈局、科研成果在此轉化,令四川表現亮眼。新賽道上,四川已有哪些突破?前面還有什麼難關?記者就此前往一線走訪。

A 3分鐘換電可跑百餘公里

應用場景日漸豐富

7月下旬,由四川能投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打造的高縣福溪充換儲綜合能源站建成投運。一個月後,記者沿宜威路驅車前去探訪,迎面而來的重型卡車絡繹不絕,混凝土攪拌車是其中的主力軍。

“看,那個就是綠色牌照。”四川能投高縣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建明指著一輛飛馳而過的藍色攪拌車告訴記者,商砼運輸是電動重卡的重要應用場景,而宜威路是當地商砼運輸最為繁忙的線路之一,如今電動重卡的身影越來越多,新建成的重卡換電站就位於這條線路的“黃金分割點”上,“到珙縣30公里,到宜賓20公里,來回都非常方便。”

走進綜合能源站,重卡換電設備整合在一個集裝箱模樣的“盒子”內,一側開口並劃設了一條車道。卡車由入口駛入,換電設備伸出手臂,將安置於貨車駕駛室後方的電池包吊起,放上新的電池包。卡車一進一齣,僅用時2分鐘左右。

“3分鐘內就能‘滿電復活’。”曹建明介紹,目前每個電池包可蓄電282千瓦時,正常工況下續航150公里左右,而此處位於山區運輸通道的中間,重卡可以選擇輕車上行、重載下行,更加省電,續航里程還能更長。已經開上電動攪拌車的司機李運丘提供了一個更為直觀的數字:“跑兩個來回才換一次,速度比加油還快。”

在宜賓城區,由宜賓三江集團綠城公司牽頭打造的7座重卡換電站陸續投入使用,其中就包括中石油在川首個、中石化全國首個重卡換電站。

“滿足了更多應用場景。”宜賓三江集團綠城公司副總經理張偉向記者展示了一張重卡換電站的點位佈局圖,有的位於港口附近,有的位於城市新區,還有的位於機場路上,“續航百餘公里,特別適合港口等封閉場景,以及渣土運輸等短道場景,換電也更能滿足這些場景的高效需求。”

中長途運輸場景也有所突破。8月15日,蜀道集團成渝公司啟動“成渝電走廊暨換電重卡”項目,計劃新建多座重卡換電站。其中,資中停車區換電站建成後,將成為全省首座高速公路重卡換電站,每天可為200台電動集裝箱卡車提供換電服務。

四川蜀道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路運輸是成渝間貨物往來的主要運輸方式,在疫情反覆、油價上揚等情況影響下,縮減物流成本、實現低碳運作是大勢所趨。換電站投用後,成渝之間計劃開行換電集裝箱班車,實現降本增效、減排降耗。

B 換電重卡熱銷拉動換電需求

關鍵技術在川孵化

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反映出市場對重卡換電模式的逐步認可。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終端上牌資訊,今年上半年全國換電重卡銷售4887輛,約佔電動重卡銷量的50%,相比去年同期的308輛凈增4579輛。

換電重卡熱銷拉動換電需求。國家電投綠電交通産業創新中心副主任劉須寶預測,2030年全國重卡換電站將超過2.6萬座——僅換電站的投資規模,就達千億元以上。

“重卡換電是重卡電動化發展路徑的必然趨勢。”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電動重卡與家用轎車不同,直接取電充電對電網衝擊太大,換電模式更加安全便捷,在川設立的院士工作站就重點圍繞換電環節開展探索,一批關鍵技術在此孵化。

今年1月,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孵化企業——四川智鋰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承接重卡換電設備研製業務。走進公司大廳,高達兩米的車載換電系統總成撲入眼簾。“這是最新的第三代産品。”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波告訴記者,這套系統高度整合了鋰電池、控制器、連接器等設備,是重達2.6噸的大傢夥,“我們正在讓它更加輕量化、高度整合化,並更加可靠。”

“這兩個小東西也是關鍵。”劉波指著另一邊的鎖緊機構和連接器,前者是固定車載換電系統總成的裝置,4套鎖緊機構合力就能讓2.6噸的大傢夥牢牢固定在車上;後者則是能量和信號傳輸的重要器件,其電流承載能力超過800A,讓重卡重載也能動力十足。

新的換電設備剛剛在這裡誕生。“換電機器人可以自動完成換電操作,加上類似自動駕駛的視覺識別演算法,容錯率更高。”劉波介紹,這些都是在四川誕生、轉化的自主創新技術,代表了行業領先水準。

已經進駐宜賓的寧德時代,也推動了當地重卡換電産業的發展。宜賓三江集團綠城公司牽頭建設的7座重卡換電站,主要採用寧德時代換電技術和設備。張偉告訴記者,宜賓計劃在2年內建成換電站20座,到2025年建成60座,“新興技術迭代迅速,可以在這裡就近轉化、不斷優化。”

張偉介紹,工信部確定了11座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其中重卡特色類試點城市有唐山、包頭和宜賓。“發展重卡換電,應用場景數量不是我們的優勢。”張偉説,宜賓的重卡保有量有1萬餘輛,相比另外兩個試點城市的重卡保有量低,但是依託四川時代、四川智鋰、宜瑞汽車、豐川動力等行業領先企業,當地已成為覆蓋動力電池、換電裝備、電動重卡整車、電驅動總成完整換電産業鏈的試點城市,能夠提供成套的解決方案,這也是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在這裡試水重卡換電的重要原因。

C 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

一站多用、多站通用是方向

發展重卡換電,政策東風正勁。國家層面,換電站被列入“新基建”,工信部于去年10月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重卡換電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四川,今年3月印發的《“電動四川”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市(州)積極探索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支援在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工程、環衛、港口、礦山等公共領域率先推進換電應用。

張偉告訴記者,在重卡換電站建設過程中,當地在用地、資金等方面的支援力度不小,旨在通過適當超前佈局換電設施推廣應用換電重卡,“先把蛋糕做大”。

“長遠來看,市場驅動是關鍵。”曹建明則告訴記者,佈局建設重卡換電站,是四川能投發展根據市場趨勢作出的決策,“行業已經進入啟動期,現在佈局設點並不是盲目搶先。”他坦言,重卡換電站建成投運後,還未産生實際收益,盈利模式也在探索當中。不過,通過“一站多用”的多元化設置,這個綜合能源站能夠實現整體盈利。“重卡換電之外,我們還提供充電、加油、加氣等補能方式,並預留了加氫功能。”曹建明説,多種補能方式可以根據市場需求來調節,隨著重卡電動化的進程平滑過渡,“有什麼車就建什麼站、有多少車就建多少站,這是更符合市場規律的打法。”

劉波也認為,重卡換電行業已進入快速成長期,市場驅動力正在不斷顯現。不過,行業標準不統一,仍是阻礙行業規範化發展和規模化發展的絆腳石。“就拿連接器介面來説,像手機充電介面一樣,可以有幾個標準,但不應該是一個車一個標準。”劉波説,通過凝聚行業共識完善重卡換電標準體系,實現“多站通用”,才能更好解決車主的補能難題和續航焦慮,“要建立‘電池銀行’、實現‘車電分離’,降低換電重卡的購車成本和推廣門檻,都需要一個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

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推進當中。由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牽頭,已聯合12家科研單位、企業等成立中國電動重卡換電産業促進聯盟,正合力完善重卡換電標準體系,推動服務網路互聯互通,實現産業生態良性發展。

在投身重卡換電行業前,劉波曾在國內知名整車企業工作十餘年,主要從事新能源乘用車開發。如今重卡換電行業的發展,讓他感到“似曾相識”,“我們開發的第一款新能源乘用車,只能跑100多公里。”劉波説,續航里程不斷提升、充換電設施不斷加密,解決補能難題和續航焦慮,終於讓新能源乘用車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對重卡換電來説,曙光已經出現。”(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憂)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重卡駛上換電新賽道,四川逐浪千億級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