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西安北-玄武330千伏線路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可別小瞧電纜頭製作與組裝,它是影響電纜絕緣性能和安全運作的關鍵工序,技術含量高、工藝複雜。”國網西安供電公司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經理劉立卿説道。8月10日10時許,在西安北-玄武330千伏線路工程建設現場,10余名電力工友們有的負責電纜開斷、提取電纜鋁護套作業,有的則是校直電纜、打磨電纜主絕緣……各項作業按分工有序進行著。

據介紹,西安北-玄武330千伏線路工程(以下簡稱“涇玄線路工程”)作為省市政府督辦的重點工程與西安電網迎峰度夏的重點保供線路,該項目新建線路路徑長度36.7公里,其中架空線路長度21.7公里,電纜線路長度15公里。作為線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安北-玄武雙回電纜線路起于330千伏林溪高抗站,終於330千伏玄武變電站,單回長度15公里,分為7個交叉互聯段進行敷設,係國內目前最長的330千伏電纜。

截至目前,涇玄II線架空線路部分及電纜敷設已經完工,正在進行電纜附件安裝,標誌著該工程第一回線路順利進入收尾階段。

記者跟隨電力工友們的腳步,鑽入一條長達約21公里、深22米的地下電纜隧道內,與戶外的炎熱不同,隧道裏溫度約20℃,徒步而行感到陰冷潮濕。與普通的電纜隧道相比,涇玄線路工程的電纜隧道更加寬敞、明亮,但也僅能容納2人並肩而行,特別是走到電纜附件組裝區域,單相直徑17釐米、三相直徑共計51釐米的電纜低懸在洞中,操作空間十分狹小,工友們只能側身站立在電纜兩側進行應力錐安裝與密封處理工作。

“涇玄線路工程電纜隧道屬於單倉結構,一個倉內要接22組電纜頭,由於工序複雜平均一組需要耗時近10天。今天,我們正在進行全段最後一套電纜附件組裝,主要內容是進行應力錐安裝工作。”劉立卿説道。

記者觀察到,工友們為了滿足電纜附件安裝的潔凈度要求,必須穿著不透氣的連體防塵服作業,幹一整天活下來,裸露在外的手與臉都是冰涼的,但包裹在工裝內的身體卻已被汗水浸透了。即便如此,工友們絲毫沒有懈怠,而是嚴格按照作業流程,用精細的操作“呵護”著每一條電纜。

該工程北三環段自年初進場以來,陸續受到上海、西安疫情的影響,支架安裝、電纜敷設等工序相應滯後。為此,項目部人員面對嚴峻的工期挑戰與管理壓力,持續統籌規劃,組織土建、支架安裝、附屬設施、電纜敷設等眾多施工單位採取“日彙報、周糾偏”的形式,每週編制里程碑計劃,明確交接界面,確保施工力量枕戈待旦,無縫銜接。

劉立卿表示,接下來項目部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全速推進涇玄線路剩餘部分工程,按時完成電纜附件安裝、電纜耐壓試驗及調試工作,確保線路于8月中旬如期安全投運,助力電網順利迎峰度夏。

據悉,待西安北-玄武330千伏線路工程順利投運後,陜北的能源經750千伏涇渭變送至西安市負荷中心玄武變,將加強西安北部地區負荷中心的供電能力,優化西安電網330千伏主網架結構,進一步提升城市供電可靠性。記者郭沛然 實習生雷欣瑜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西安北-玄武330千伏線路工程建設如火如荼)